为什么我们会遗忘?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例如,对于幼儿已经记忆过的一首古诗,如果没有反复背诵和抽查,在幼儿头脑中保留下来的痕迹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失。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记忆痕迹是指记忆的编码。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指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质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使经验得以识记和保持;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使旧经验以回忆、再认等形式表现出来。可见,记忆痕迹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法。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干扰理论的最早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在一个实验中,让儿童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达到一次能正确背诵的标准。一种情况是识记后即入睡,另一种情况是识记后继续日常工作。然后分别在1、2、4、8小时后,再让儿童回忆学习过的材料。日常工作干扰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其效果都低于睡眠的儿童。新近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有梦睡眠比无梦睡眠的保持差,也表明干扰对记忆的影响。
提取失败理论。有这样的例子:有时我们不能回忆起某事,但又知道这件事是知道的。有时我们明明知道某人的姓名或某个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忆起;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假思索便油然而生。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这种情况说明,遗忘只是暂时的,就像把物品放错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提供检索线索就能提高回忆成绩。例如,黄昏时分,远处站着两个人,既看不清面貌也听不到谈话声;缺乏必要的线索,往往会发生再认错误。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对成年人回忆儿童时代的经验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原初经验的共同情绪是同高兴相联系(占30%),其次是害怕(占15%),再次是愤怒、痛苦和激动。总之,不愉快的事件更容易遗忘。另一个收集早期经验的实验研究表明,许多为研究者判断为创伤性记忆的儿童往往将自己的经验有选择地重新编码为中性的甚至愉快的。显然,我们能重新组织自己的童年经验,以便记住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实际生活并非如此,只是“应该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