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
因为孟子的母亲十分注意居住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择邻而居,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孟子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只能住在城外的破房子里,破房子在墓地旁边。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成长不利。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哪?搬到市集上,搬到商业街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当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讲是非常艰难的事。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间的规矩。又凭耳朵听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是随着周围的环境而成长改变的,在好的环境下,可以教出好的人才。
孟子成年后本来就尽快向他的祖师爷孔子那样去周游历国,有一番作为,但是家有老母,不忍远游,所以孟子常常除了讲学之外就是陪伴母亲,侍奉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之后,他守孝三年期满才开始到处游历。传说孟子不忍心母亲在黄泉路上孤独,特意请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刻了一个雕像,与母亲一起合葬,为的就是能代替自己在阴间继续孝敬母亲,可见母子深情。
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门望族的女性很多都不识字。但是尽管在传统社会中母亲一般都没受过很好教育,但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