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名词解释: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文化散文: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 *** 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 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张中行的《负暄琐话》,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他们的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二、历史散文与文化散文的区别: 相同之处: 许多学者认为《历史散文与文化散文之间没有多大的区别。有的历史散文也可以称为文化散文。其原因是:第一、文化大散文首先应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其次,与传统散文相比,它更倾向于写大题材,抒大感情,篇幅一般都较长。第三,视野较开阔,较注重理性,结构上突破了杨朔“苏州园林”式的结构模式。 不同之处: 陈剑晖解释认为:文化散文虽与历史散文有相同相近之处,但也有区别。从题材与主题看,文化散文偏重于历史上的重大题材,专注于寻求历史的正解;历史散文更多的是记录历史事件。再从表达方式看,文化散文感 *** 彩更浓,较注重文采,理性思辨也较强;历史散文则自然平实,注重史实。 没有多大的区别,有的历史散文 也可以称为文化散文 我觉得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 没必要分得很认真 以余秋雨的文章为例,如果他的文章主要说的是一 种文化,比如城市文化,戏剧文化等内容,就可以称为文化化散文, 如果他的文章是讲历史事件的,那就是历史散文了 其实这些不过是人们对于散文的叫法和大体的分类罢了 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代表作家及作品、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 《尚书》的内容,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 代表作品: 尚书 文化散文 指20世纪80。《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 *** 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大多是一些誓词,叙事清晰,井井有条;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尚书》有今文,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等;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历史散文 产生文学时期: 先秦文学 简要介绍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 个人认为简单的说 一个写实,一个写事 先秦历史散文可分为: (1)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2)从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代表作是《左传》和《战国策》,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在《荆轲刺秦王》中: “为之奈何”的“为”意思是“处理、应对”。 “乃为装遣荆轲”的“为”意思是“制作”。 “以次进”的“以”意思是“按照”。 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