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风暴而激动的大海]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政成: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后又得益于诸多师长的教诲和指导,成为扬剧的领军人物。他基本功扎实,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神兼备,并且博学多才,善于吸取其他剧种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昆乱不挡文武兼备的表演艺术风格,2004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现担任扬州市扬剧团团长。
翻开李政成的履历表,简直就像是一个戏剧演员中的“模范生”成长历程――出生演艺世家,从小学艺是科班出身,而且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进入院团,获名师教导;他扮相俊朗、唱做俱佳,广受观众欢迎并屡屡获奖,为此,他有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扬剧王子”。不到四十而立之年,他又走上院团领导岗位……然而,履历表上表现出的仿佛就是那突出海面的岩石,其实大海才真正是他人生延绵的历程,他就如那遇风暴而激动的大海,恬静时蕴藏能量,涨潮时奋起追逐、浪卷惊涛……
“武状元”的文武之道
李政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扬剧时,学的是武生,和其他十几岁的男孩一样,他对“舞刀弄枪”的课程非常喜欢,而且更令他高兴的是,武功是他的主科。所以较其他同龄人不同的是,李政成学武不只是一时兴趣,而是真正做到了勤奋和坚持。因此在老师心目中,“李政成是永远不会偷懒的”。教他武打的老师曾对他说:“只要有天赋,嗓音迟早会唱出来的,但武功却是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出来的,丝毫马虎不得。”这句话,让李政成更坚定了艺业“以武为先”的观念,理直气壮地开始轻视“没劲的文戏”。在七年的艺校生活中,李政成当了七年的“武状元”,并用大大小小的伤痛“勋章”标注这份荣誉。
可是让李政成没想到的是,毕业后进了扬剧团,一贯成绩优异的“武状元”却发现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当时摆在李政成面前的残酷现实是,扬剧团的戏大部分都是文戏,而他由于标榜自己善武,所以排文戏时,几乎没人会想到他。为此李政成第一次感到了偏科与通科、梦想与现实之间苦涩的差距。原本认为“迟早会唱出来的嗓子”,只能在见不到舞台灯光的角落里酝酿。可是由于少滋养,少关爱,少机会,李政成的唱功基本是靠自己琢磨,也只能在家里练“私功”。扬剧团的冷板凳,他一坐就是8年。
1992年,无戏可唱的李政成选择了停薪留职,离开了扬剧团。然而他接下来的工作却大多和“唱”有关。他组过乐队当歌手,并靠“唱”赚了钱,还收入颇丰。就当李政成在这样的状态下磨练自己的唱腔时,扬剧团的新团长找到了他。这位团长从小看着李政成长大,他看好李政成在扬剧上会有所发展,因此希望李政成能回去。
对扬剧舞台,李政成还是心怀期许的,但面对在社会上演出的高收入与扬剧团微薄的演出津贴,能做出抉择也很不容易。可是为了实现曾经深藏心底、看似无望的艺术理想,李政成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他格外珍惜这次回归。回到扬剧团后,他接到的第一个戏是文戏《狸猫换太子》,他主演“站定了表演”的陈琳。或许是上天的眷顾,或许是终于等到了历练积累后的释放,李政成第一次演文戏,凭借自己高亢清脆的嗓音与细腻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对此李政成说“是陈琳这个角色开始让大家知道了李政成是能唱的,会唱的。”文戏不再是阻挡他扬剧生涯的软肋,“能唱”的他终于扭转了自己前途的劣势。由此开始,他逐渐担起大任主演了一系列大戏,越发用心磨练自己的唱功。2002年,他主演了《史可法》一剧,无论是表演上还是唱功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翌年,他以此剧捧得了“梅花奖”。
拿到“梅花奖”后还有件喜事,就是他因此结识了戏曲名家裴艳玲,更有幸成为了裴艳玲的正式弟子。说起来两人属于不同剧种,但是“京昆梆子三下锅,文武不挡”的裴艳玲却看中了李政成身上文武全能、善于吸收其他戏曲能量的那股劲儿。裴艳玲还把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能体现文武和京昆梆子诸多艺术特色的《响九霄》本子交给了李政成。“师傅对我有很大的期望。”李政成说:“她对我说,我是她弟子中,唯一能够传下这部戏的。”文武兼备,成了李政成成功路上一个坚实的脚印。
如此这般地,又是一个八年过去了。在这一个八年中,李政成不但收获了奖项,年轻时的梦想也终于回归轨道向着成功驶去;更重要的是,他在武打上付出的努力与唱腔终于相得益彰,慢慢令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真正绽放出了他激荡的人生乐章。
善事先利器
2006年,李政成担任了扬州市扬剧团团长。从剧种带头人,变成了承担全团生计的当家人,李政成自有一番雄心壮志。不过他心里其实一直很明白,扬剧所面临的困难,首当其冲就是经济问题,因为在李政成上任前,团里演职员的工资只能拿到计划工资的60%。所以李政成觉得,收入上的问题是扬剧团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因此“我是下决心了,第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让团里的人都过上体面的日子”。
为了能维持演出,李政成四处奔波,争取企业家的支持,开拓演出市场。他很坦率地说“我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扬剧是什么剧,但是听说过李政成这个演员。所以我就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找有关领导解决问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团里人找补助。即使我在拉企业赞助时,也没有想过要拿一分钱回扣。我要成为扬剧代表去推广扬剧,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了解扬剧,这才是我的目标。”李政成还说:“我当然希望能得到经济帮助,但关键是自己的东西要做好,自己做好了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这里李政成的“做好”指的就是扬剧自身的发展。由于戏曲演出市场有限,而演出成本却不低,所以剧团创收一直处于困难状态。
2005年,在李政成的提议下,扬剧团开始酝酿“周周演扬剧”。这项建议得到了总工会的帮助,演出场所定在工人文化宫,场租费很少。李政成回忆说“我们票价定在10元和15元,应该说是非常便宜了,真可谓是赔本赚吆喝。一开始看的人真的很少,甚至只能四处请人来看戏。但是我觉得这事一定要慢慢来的,只要你的戏好,自然会有人来看的。”虽然起步艰难,但是“周周演”并没有因此降低标准,而且常演常新,保证观众有新鲜感。果然如李政成所言,“周周演”慢慢在扬州打响了名号,观众也越来越多,后来竞还出现了一票难求、观众站着看戏的景象。观众也由最初的老戏迷发展到后来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为此李政成得意地说“我把此事说给扬州以外的朋友听,他们都不相信‘周周演’的票房能这么火爆,观众是排队买票的,有时出票不一会儿就挂上了‘卖完’的牌子,而且还有南京、上海等地的扬剧迷们包车来看呢!”
“周周演”的成功,让团里的演员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扬剧的影响力增强了。但是,“周周演”毕竟是一项半公益性质的演出,靠“周 周演”解决资金困难显然不行,此外票房虽然火爆,但是工人文化宫狭小的演出场地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于是,李政成上书扬州市领导,希望能帮助解决演出场地。在扬州市领导的重视和李政成的坚持努力下,2007年,已闲置多年的扬州中日友好会馆的使用权交给了扬州市扬剧团。有了场地,扬剧团连场租都可以省下了。更让李政成感到惊喜和安慰的是,现在全团演职员都能全额拿到工资了。他形容自己心中一块大石头此时终于落地了:“现在扬剧在扬州发展良好,我还可以给手下的演职员发出奖金,年终奖也有了。”同时,火爆的“周周演”还吸引了其他地方的扬剧团,如江苏省扬剧团、仪征市扬剧团、高邮市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这四个扬剧团也都加盟了“周周演”,“这样的阵容能让戏迷们欣赏到更多流派、更多风格的扬剧,由‘五团’携手将“周周看扬剧”打造成了本剧种的品牌。当然,扬州市扬剧团的演出还是最主要的,更不能放弃更新剧目这件事。
伴随演出的常演常新,观众的欣赏习惯,特别是对扬剧文武戏的比例、移植剧目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我到上海来演出后就更有这种体会了,我发现上海观众对传统扬剧剧目更认可,觉得越传统越好,而扬州当地的观众则是更喜欢看新戏。”李政成说。
为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戏台搭好了,演职员的生存问题解决了,李政成又有了新的担忧:“到2006年,扬剧专业停止招生已有10年,目前最晚一批进扬剧团的演员现在都已三十多岁了。人才断档、后继无人已成不争的事实。我曾为扬剧团提案过两次,一次是场地问题,还有个就是招生问题,并且希望能由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为此,李政成又开始了新一轮奔波。
令李政成欣慰的是,扬州市领导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几次约请李政成商谈,研究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最后决定采用政府出资、学校教育、剧团参与的培养模式,即:由市政府承担学员每年的上万元学杂费;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负责系统教学,并适当补助生活费和提供奖学金;扬州市扬剧团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学员毕业后扬州市扬剧团从中择优录用。
2007年,经过层层选拔的45名扬剧班学员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李政成把振兴传统戏剧文化的希望寄托在了这群学员身上,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年少时学戏过程中因偏科吃过亏的李政成,现在尤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李政成眼里,扬剧的声腔韵白就是其自身的传统特色,是必须要坚持的而扬剧作为一种地方戏,缺乏的是京昆般规范的体系和基本功,尤其是在“做”和“打”上。他说:“裴艳玲老师的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戏曲没有门派之分,好的东西就要学。扬剧虽然有三百年历史,但传统剧目并不多,而且重文轻武,基础就很不均衡,我学戏的时候常常去请教其他剧种的老师。所以,我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落下这些基本功。比如说《双下山》这个戏,扬剧本身就只有唱段,没有设计过什么动作,于是我就去学京昆《双下山》的动作,再加上扬剧的唱。还有像《夜奔》、《沉江》、《野猪林》等,扬剧中原本没有,是被全盘移植过来的剧目。”而“周周演”更成为这种“移植学习法的”契机和动因。李政成说:“周周演’剧目基本上是每个月必定要更新一次的,而且基本上做到更新大戏。扬剧现在常演的剧目是不够的。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恢复了许多扬剧的老戏,还移植改编了其他剧种的剧目。”之所以这样做,李政成解释说:“目的就是想通过地方特色与大剧种接轨的模式去更好地推广扬剧,这就像写书法要练楷书一样,是一种基本规范,是学习其他本领的基础。而观众中对京昆本来就认可,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他们来欣赏扬剧最有地域特色的声腔韵白。”为了达到目的,李政成利用各种方式,从各地邀请名师好友前来教学,其中“梅花奖”得主就有4名。李政成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他就是想让学员们学到名家们的拿手戏,得到丰富的滋养。
海纳百川,万川归之,才能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经过两年半的学习、苦练,如今这些扬剧学员的成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已经能够表演一些扬剧的传统剧目了。说到这些成绩,李政成感到非常自豪。对于为扬剧付出的努力,他却讲得很真诚而朴实:“往远了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剧种的带头人,还是当家人,有这个责任从剧种出发让扬剧兴旺发展。往近了说,我选择了扬剧这门艺术,当然也希望其他人能来喜欢它,爱护它,因为我不希望看到我是一个人。所以我有这个私心,希望扬剧能从小地方一点点走出来,好让别人提到中国戏曲时、提到地方戏时,也能提到扬剧。”
翻开李政成的履历表,简直就像是一个戏剧演员中的“模范生”成长历程――出生演艺世家,从小学艺是科班出身,而且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进入院团,获名师教导;他扮相俊朗、唱做俱佳,广受观众欢迎并屡屡获奖,为此,他有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扬剧王子”。不到四十而立之年,他又走上院团领导岗位……然而,履历表上表现出的仿佛就是那突出海面的岩石,其实大海才真正是他人生延绵的历程,他就如那遇风暴而激动的大海,恬静时蕴藏能量,涨潮时奋起追逐、浪卷惊涛……
“武状元”的文武之道
李政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扬剧时,学的是武生,和其他十几岁的男孩一样,他对“舞刀弄枪”的课程非常喜欢,而且更令他高兴的是,武功是他的主科。所以较其他同龄人不同的是,李政成学武不只是一时兴趣,而是真正做到了勤奋和坚持。因此在老师心目中,“李政成是永远不会偷懒的”。教他武打的老师曾对他说:“只要有天赋,嗓音迟早会唱出来的,但武功却是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出来的,丝毫马虎不得。”这句话,让李政成更坚定了艺业“以武为先”的观念,理直气壮地开始轻视“没劲的文戏”。在七年的艺校生活中,李政成当了七年的“武状元”,并用大大小小的伤痛“勋章”标注这份荣誉。
可是让李政成没想到的是,毕业后进了扬剧团,一贯成绩优异的“武状元”却发现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当时摆在李政成面前的残酷现实是,扬剧团的戏大部分都是文戏,而他由于标榜自己善武,所以排文戏时,几乎没人会想到他。为此李政成第一次感到了偏科与通科、梦想与现实之间苦涩的差距。原本认为“迟早会唱出来的嗓子”,只能在见不到舞台灯光的角落里酝酿。可是由于少滋养,少关爱,少机会,李政成的唱功基本是靠自己琢磨,也只能在家里练“私功”。扬剧团的冷板凳,他一坐就是8年。
1992年,无戏可唱的李政成选择了停薪留职,离开了扬剧团。然而他接下来的工作却大多和“唱”有关。他组过乐队当歌手,并靠“唱”赚了钱,还收入颇丰。就当李政成在这样的状态下磨练自己的唱腔时,扬剧团的新团长找到了他。这位团长从小看着李政成长大,他看好李政成在扬剧上会有所发展,因此希望李政成能回去。
对扬剧舞台,李政成还是心怀期许的,但面对在社会上演出的高收入与扬剧团微薄的演出津贴,能做出抉择也很不容易。可是为了实现曾经深藏心底、看似无望的艺术理想,李政成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他格外珍惜这次回归。回到扬剧团后,他接到的第一个戏是文戏《狸猫换太子》,他主演“站定了表演”的陈琳。或许是上天的眷顾,或许是终于等到了历练积累后的释放,李政成第一次演文戏,凭借自己高亢清脆的嗓音与细腻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对此李政成说“是陈琳这个角色开始让大家知道了李政成是能唱的,会唱的。”文戏不再是阻挡他扬剧生涯的软肋,“能唱”的他终于扭转了自己前途的劣势。由此开始,他逐渐担起大任主演了一系列大戏,越发用心磨练自己的唱功。2002年,他主演了《史可法》一剧,无论是表演上还是唱功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翌年,他以此剧捧得了“梅花奖”。
拿到“梅花奖”后还有件喜事,就是他因此结识了戏曲名家裴艳玲,更有幸成为了裴艳玲的正式弟子。说起来两人属于不同剧种,但是“京昆梆子三下锅,文武不挡”的裴艳玲却看中了李政成身上文武全能、善于吸收其他戏曲能量的那股劲儿。裴艳玲还把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能体现文武和京昆梆子诸多艺术特色的《响九霄》本子交给了李政成。“师傅对我有很大的期望。”李政成说:“她对我说,我是她弟子中,唯一能够传下这部戏的。”文武兼备,成了李政成成功路上一个坚实的脚印。
如此这般地,又是一个八年过去了。在这一个八年中,李政成不但收获了奖项,年轻时的梦想也终于回归轨道向着成功驶去;更重要的是,他在武打上付出的努力与唱腔终于相得益彰,慢慢令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真正绽放出了他激荡的人生乐章。
善事先利器
2006年,李政成担任了扬州市扬剧团团长。从剧种带头人,变成了承担全团生计的当家人,李政成自有一番雄心壮志。不过他心里其实一直很明白,扬剧所面临的困难,首当其冲就是经济问题,因为在李政成上任前,团里演职员的工资只能拿到计划工资的60%。所以李政成觉得,收入上的问题是扬剧团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因此“我是下决心了,第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让团里的人都过上体面的日子”。
为了能维持演出,李政成四处奔波,争取企业家的支持,开拓演出市场。他很坦率地说“我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扬剧是什么剧,但是听说过李政成这个演员。所以我就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找有关领导解决问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团里人找补助。即使我在拉企业赞助时,也没有想过要拿一分钱回扣。我要成为扬剧代表去推广扬剧,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了解扬剧,这才是我的目标。”李政成还说:“我当然希望能得到经济帮助,但关键是自己的东西要做好,自己做好了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这里李政成的“做好”指的就是扬剧自身的发展。由于戏曲演出市场有限,而演出成本却不低,所以剧团创收一直处于困难状态。
2005年,在李政成的提议下,扬剧团开始酝酿“周周演扬剧”。这项建议得到了总工会的帮助,演出场所定在工人文化宫,场租费很少。李政成回忆说“我们票价定在10元和15元,应该说是非常便宜了,真可谓是赔本赚吆喝。一开始看的人真的很少,甚至只能四处请人来看戏。但是我觉得这事一定要慢慢来的,只要你的戏好,自然会有人来看的。”虽然起步艰难,但是“周周演”并没有因此降低标准,而且常演常新,保证观众有新鲜感。果然如李政成所言,“周周演”慢慢在扬州打响了名号,观众也越来越多,后来竞还出现了一票难求、观众站着看戏的景象。观众也由最初的老戏迷发展到后来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为此李政成得意地说“我把此事说给扬州以外的朋友听,他们都不相信‘周周演’的票房能这么火爆,观众是排队买票的,有时出票不一会儿就挂上了‘卖完’的牌子,而且还有南京、上海等地的扬剧迷们包车来看呢!”
“周周演”的成功,让团里的演员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扬剧的影响力增强了。但是,“周周演”毕竟是一项半公益性质的演出,靠“周 周演”解决资金困难显然不行,此外票房虽然火爆,但是工人文化宫狭小的演出场地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于是,李政成上书扬州市领导,希望能帮助解决演出场地。在扬州市领导的重视和李政成的坚持努力下,2007年,已闲置多年的扬州中日友好会馆的使用权交给了扬州市扬剧团。有了场地,扬剧团连场租都可以省下了。更让李政成感到惊喜和安慰的是,现在全团演职员都能全额拿到工资了。他形容自己心中一块大石头此时终于落地了:“现在扬剧在扬州发展良好,我还可以给手下的演职员发出奖金,年终奖也有了。”同时,火爆的“周周演”还吸引了其他地方的扬剧团,如江苏省扬剧团、仪征市扬剧团、高邮市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这四个扬剧团也都加盟了“周周演”,“这样的阵容能让戏迷们欣赏到更多流派、更多风格的扬剧,由‘五团’携手将“周周看扬剧”打造成了本剧种的品牌。当然,扬州市扬剧团的演出还是最主要的,更不能放弃更新剧目这件事。
伴随演出的常演常新,观众的欣赏习惯,特别是对扬剧文武戏的比例、移植剧目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我到上海来演出后就更有这种体会了,我发现上海观众对传统扬剧剧目更认可,觉得越传统越好,而扬州当地的观众则是更喜欢看新戏。”李政成说。
为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戏台搭好了,演职员的生存问题解决了,李政成又有了新的担忧:“到2006年,扬剧专业停止招生已有10年,目前最晚一批进扬剧团的演员现在都已三十多岁了。人才断档、后继无人已成不争的事实。我曾为扬剧团提案过两次,一次是场地问题,还有个就是招生问题,并且希望能由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为此,李政成又开始了新一轮奔波。
令李政成欣慰的是,扬州市领导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几次约请李政成商谈,研究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最后决定采用政府出资、学校教育、剧团参与的培养模式,即:由市政府承担学员每年的上万元学杂费;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负责系统教学,并适当补助生活费和提供奖学金;扬州市扬剧团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学员毕业后扬州市扬剧团从中择优录用。
2007年,经过层层选拔的45名扬剧班学员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李政成把振兴传统戏剧文化的希望寄托在了这群学员身上,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年少时学戏过程中因偏科吃过亏的李政成,现在尤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李政成眼里,扬剧的声腔韵白就是其自身的传统特色,是必须要坚持的而扬剧作为一种地方戏,缺乏的是京昆般规范的体系和基本功,尤其是在“做”和“打”上。他说:“裴艳玲老师的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戏曲没有门派之分,好的东西就要学。扬剧虽然有三百年历史,但传统剧目并不多,而且重文轻武,基础就很不均衡,我学戏的时候常常去请教其他剧种的老师。所以,我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落下这些基本功。比如说《双下山》这个戏,扬剧本身就只有唱段,没有设计过什么动作,于是我就去学京昆《双下山》的动作,再加上扬剧的唱。还有像《夜奔》、《沉江》、《野猪林》等,扬剧中原本没有,是被全盘移植过来的剧目。”而“周周演”更成为这种“移植学习法的”契机和动因。李政成说:“周周演’剧目基本上是每个月必定要更新一次的,而且基本上做到更新大戏。扬剧现在常演的剧目是不够的。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恢复了许多扬剧的老戏,还移植改编了其他剧种的剧目。”之所以这样做,李政成解释说:“目的就是想通过地方特色与大剧种接轨的模式去更好地推广扬剧,这就像写书法要练楷书一样,是一种基本规范,是学习其他本领的基础。而观众中对京昆本来就认可,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他们来欣赏扬剧最有地域特色的声腔韵白。”为了达到目的,李政成利用各种方式,从各地邀请名师好友前来教学,其中“梅花奖”得主就有4名。李政成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他就是想让学员们学到名家们的拿手戏,得到丰富的滋养。
海纳百川,万川归之,才能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经过两年半的学习、苦练,如今这些扬剧学员的成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已经能够表演一些扬剧的传统剧目了。说到这些成绩,李政成感到非常自豪。对于为扬剧付出的努力,他却讲得很真诚而朴实:“往远了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剧种的带头人,还是当家人,有这个责任从剧种出发让扬剧兴旺发展。往近了说,我选择了扬剧这门艺术,当然也希望其他人能来喜欢它,爱护它,因为我不希望看到我是一个人。所以我有这个私心,希望扬剧能从小地方一点点走出来,好让别人提到中国戏曲时、提到地方戏时,也能提到扬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