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玛丽亚人物详细赏析 300.400字
展开全部
1. 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部长青的家庭电影,也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 。相信看过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经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它的音乐,它的主题,它经过精雕细琢的台词,充满艺术的美感,音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爱的主题,真正打动每个人内心的纯真的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开始,天真烂漫的玛莉娅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莉娅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子,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埋下向观众表达知真的伏笔。
玛莉娅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甚至七个个性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和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上校的性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监长国恨当然不能忘,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据!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剧的灵魂,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有: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2. 感动心灵的是最美的
平素就非常喜欢看欧美影片,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因为这些影片大多情节生动曲折,故事性强,更重要的是人物对话有时极其坦率直白,有时却委婉含蓄,但都异常风趣而充满智慧,值得回味。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首先打动我的是它的名字。我想导演之所以用《音乐之声》来命名,肯定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沉的节奏,或吟咏、或叙述的歌声,还有那幽默风趣的表演,无不令我迷恋、神往。即使是战争年代,奥地利人依然是那么乐观、坚强,战争的间隙还忘不了舞会、音乐会,因为音乐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战胜敌人、战胜困难力量的源泉。他们用音乐向人们传递着这样几种信息:人类永远需要善良、爱心、智慧、热情、尊严、尊重、爱国和坦诚相见等等,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影片最打动我、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女主人公玛利亚。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给女主人公取名叫玛利亚,但我知道,在西方有个叫玛利亚的圣母,她是耶稣的生母,人们一直把玛利亚视为善良、正义、仁慈、爱心等美好品质的化身。另外,影片中玛利亚身份很特别,她作为一个见习修女来到上校家,修女是爱的使者。导演之所以如此安排,一定是在告诉我们:对于上校和他的孩子们来说,玛利亚就是他们的圣母,玛利亚到他家是来拯救他们的。
事实的确如此,玛利亚充满爱心、快乐、活泼,勇于接受挑战,同时聪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艺。她让一个本来了无生机的家庭逐渐散发出生气和活力,她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回归天性,逐渐喜欢她、依赖她、不能离开她;她还将一个冷酷的男人的激情也重新点燃,最终放弃富有的男爵遗孀而选择她作为孩子们的母亲。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玛利亚凭借她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们的理解,赢得了孩子们和上校的心。有人说一个好女人是一粒火种,是一本好书,是一首温馨的音乐,是耐人寻味、引人追随的一股力量。而玛利亚正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让我敬佩、欣赏!
大家都看得出,上校的7个孩子调皮异常,短时间内就气走了十几位家庭教师,玛利亚刚进门时,孩子们就制造青蛙、松球恶作剧,让玛利亚出丑,试图把玛利亚也赶走。凡此种种,让上校更加严厉地对孩子进行操练,纪律和操练根本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玛利亚没有被吓跑气跑,也没有追随上校的纪律和操练,而是首先找到孩子们淘气的症结。一次外出活动时玛利亚问孩子们:“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孩子这么爱捉弄人呢?”想不到上校的一个女儿说:“我们想引起爸爸的注意!”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眼里的一些调皮鬼,他们与上校的孩子是何其相似!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相近的!。可是面对那些小调皮,我们深思过他们调皮的原因吗?即使找到原因我们又对孩子做了呢?且看玛利亚,她不仅给与孩子热情、爱心,让孩子们接纳她,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地与上校抗争,让上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上校对孩子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的爱,但是上校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们还是孩子,不是士兵!上校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懂如何爱孩子!所以当上校看到玛利亚带孩子们穿着窗帘布做成的运动衣四处疯跑、爬树时,就严厉指责玛利亚,并赶她离开。玛利亚此时不卑不亢地说:“上校,衣服是紧箍咒!你不理解孩子,你爱爱孩子!”这话让上校生气,让他震惊,但也让他觉醒,尤其是他看了孩子们给男爵夫人表演的合唱以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向玛利亚道歉,至此上校也完全接纳了玛利亚。
玛利亚对孩子们的爱、理解、宽容表现在很多细节当中,如她刚进上校家时,上校向孩子们引见她时点名那个情节。因为上校对孩子们实行军事化管理,孩子被父亲像机器一样呼来唤去,更可悲的是孩子的名字也被刺耳的哨声所替代。当玛利亚问及孩子的名字时,上校竟然说不用叫名字,用代号就可以。直率的玛利亚当即就反驳说:“孩子怎么可以用代号?那些代号是用来唤狗唤猫的,对孩子我们得用感情呼唤名字!”影片很长,这个情节不足几分钟,但就是这个细节却留给我很多思考,用感情呼唤名字!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对人最应有的尊重!虽然他们只是孩子!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深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接受新班级、新挑战的老师学习。玛利亚刚到上校家的第一天,孩子们就在她的口袋里塞青蛙,晚饭时在她的座椅上放松球。如果我们面对这7个小调皮,我们会怎么做?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又该如何?玛利亚怎样艺术地处理这些恶作剧,不失尊严地继续跟他们相处呢?玛利亚的做法实在令我学习,她的睿智、宽容、大度实在令我钦佩!其实她的睿智、宽容皆源于她有一颗理解孩子的心,有关爱孩子的情。她把孩子当孩子看,不仅能容忍他们做的一切,而且能教育引导他们该怎么做,这不是为人师这应具有的品质吗?在这里我想把玛利亚在餐桌前对孩子们说的那段话拿来与大家共享:“我想谢谢你们每一个人把那件礼物放到我的口袋里。你们一定体谅到我来到一个家庭的不安,我多么想不被当外人看待,你们体贴入微,使我一到就感觉到那么温暖、幸福和快乐。”听了她的话,有几个孩子竟然哭了,为什么呢?大概是他们感到太惭愧了。因为他们做得很过分,而玛利亚却在上校面前替他们保密,说了那么一段充满希望的话,这怎能不令孩子们羞愧万分呢?孩子们以后还会再有这种恶作剧吗?不会的,因为人的内心都是向善的。
诸如此类的情节太多太多,但每一处都是玛利亚美好品质的再现和升华。看这部片子的当天,恰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教育部一篇题为《班主任就该管学生》的文章,恰好我又看了郑渊洁就此文标题发表的看法,并把标题改为《班主任就该爱学生》,另外他的博文中的几句话也给我启迪: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有前途,就看这个国家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上学。老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看来,爱的确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就让我们都像玛利亚一样理解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学生,把孩子当孩子看,做他们的圣母吧!
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开始,天真烂漫的玛莉娅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莉娅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子,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埋下向观众表达知真的伏笔。
玛莉娅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甚至七个个性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和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上校的性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监长国恨当然不能忘,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据!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剧的灵魂,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有: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2. 感动心灵的是最美的
平素就非常喜欢看欧美影片,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因为这些影片大多情节生动曲折,故事性强,更重要的是人物对话有时极其坦率直白,有时却委婉含蓄,但都异常风趣而充满智慧,值得回味。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首先打动我的是它的名字。我想导演之所以用《音乐之声》来命名,肯定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沉的节奏,或吟咏、或叙述的歌声,还有那幽默风趣的表演,无不令我迷恋、神往。即使是战争年代,奥地利人依然是那么乐观、坚强,战争的间隙还忘不了舞会、音乐会,因为音乐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战胜敌人、战胜困难力量的源泉。他们用音乐向人们传递着这样几种信息:人类永远需要善良、爱心、智慧、热情、尊严、尊重、爱国和坦诚相见等等,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影片最打动我、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女主人公玛利亚。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给女主人公取名叫玛利亚,但我知道,在西方有个叫玛利亚的圣母,她是耶稣的生母,人们一直把玛利亚视为善良、正义、仁慈、爱心等美好品质的化身。另外,影片中玛利亚身份很特别,她作为一个见习修女来到上校家,修女是爱的使者。导演之所以如此安排,一定是在告诉我们:对于上校和他的孩子们来说,玛利亚就是他们的圣母,玛利亚到他家是来拯救他们的。
事实的确如此,玛利亚充满爱心、快乐、活泼,勇于接受挑战,同时聪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艺。她让一个本来了无生机的家庭逐渐散发出生气和活力,她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回归天性,逐渐喜欢她、依赖她、不能离开她;她还将一个冷酷的男人的激情也重新点燃,最终放弃富有的男爵遗孀而选择她作为孩子们的母亲。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玛利亚凭借她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们的理解,赢得了孩子们和上校的心。有人说一个好女人是一粒火种,是一本好书,是一首温馨的音乐,是耐人寻味、引人追随的一股力量。而玛利亚正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让我敬佩、欣赏!
大家都看得出,上校的7个孩子调皮异常,短时间内就气走了十几位家庭教师,玛利亚刚进门时,孩子们就制造青蛙、松球恶作剧,让玛利亚出丑,试图把玛利亚也赶走。凡此种种,让上校更加严厉地对孩子进行操练,纪律和操练根本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玛利亚没有被吓跑气跑,也没有追随上校的纪律和操练,而是首先找到孩子们淘气的症结。一次外出活动时玛利亚问孩子们:“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孩子这么爱捉弄人呢?”想不到上校的一个女儿说:“我们想引起爸爸的注意!”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眼里的一些调皮鬼,他们与上校的孩子是何其相似!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相近的!。可是面对那些小调皮,我们深思过他们调皮的原因吗?即使找到原因我们又对孩子做了呢?且看玛利亚,她不仅给与孩子热情、爱心,让孩子们接纳她,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地与上校抗争,让上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上校对孩子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的爱,但是上校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们还是孩子,不是士兵!上校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懂如何爱孩子!所以当上校看到玛利亚带孩子们穿着窗帘布做成的运动衣四处疯跑、爬树时,就严厉指责玛利亚,并赶她离开。玛利亚此时不卑不亢地说:“上校,衣服是紧箍咒!你不理解孩子,你爱爱孩子!”这话让上校生气,让他震惊,但也让他觉醒,尤其是他看了孩子们给男爵夫人表演的合唱以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向玛利亚道歉,至此上校也完全接纳了玛利亚。
玛利亚对孩子们的爱、理解、宽容表现在很多细节当中,如她刚进上校家时,上校向孩子们引见她时点名那个情节。因为上校对孩子们实行军事化管理,孩子被父亲像机器一样呼来唤去,更可悲的是孩子的名字也被刺耳的哨声所替代。当玛利亚问及孩子的名字时,上校竟然说不用叫名字,用代号就可以。直率的玛利亚当即就反驳说:“孩子怎么可以用代号?那些代号是用来唤狗唤猫的,对孩子我们得用感情呼唤名字!”影片很长,这个情节不足几分钟,但就是这个细节却留给我很多思考,用感情呼唤名字!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对人最应有的尊重!虽然他们只是孩子!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深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接受新班级、新挑战的老师学习。玛利亚刚到上校家的第一天,孩子们就在她的口袋里塞青蛙,晚饭时在她的座椅上放松球。如果我们面对这7个小调皮,我们会怎么做?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又该如何?玛利亚怎样艺术地处理这些恶作剧,不失尊严地继续跟他们相处呢?玛利亚的做法实在令我学习,她的睿智、宽容、大度实在令我钦佩!其实她的睿智、宽容皆源于她有一颗理解孩子的心,有关爱孩子的情。她把孩子当孩子看,不仅能容忍他们做的一切,而且能教育引导他们该怎么做,这不是为人师这应具有的品质吗?在这里我想把玛利亚在餐桌前对孩子们说的那段话拿来与大家共享:“我想谢谢你们每一个人把那件礼物放到我的口袋里。你们一定体谅到我来到一个家庭的不安,我多么想不被当外人看待,你们体贴入微,使我一到就感觉到那么温暖、幸福和快乐。”听了她的话,有几个孩子竟然哭了,为什么呢?大概是他们感到太惭愧了。因为他们做得很过分,而玛利亚却在上校面前替他们保密,说了那么一段充满希望的话,这怎能不令孩子们羞愧万分呢?孩子们以后还会再有这种恶作剧吗?不会的,因为人的内心都是向善的。
诸如此类的情节太多太多,但每一处都是玛利亚美好品质的再现和升华。看这部片子的当天,恰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教育部一篇题为《班主任就该管学生》的文章,恰好我又看了郑渊洁就此文标题发表的看法,并把标题改为《班主任就该爱学生》,另外他的博文中的几句话也给我启迪: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有前途,就看这个国家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上学。老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看来,爱的确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就让我们都像玛利亚一样理解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学生,把孩子当孩子看,做他们的圣母吧!
2010-12-15
展开全部
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而美丽的姑娘。她爱唱歌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但是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修道院中与世隔绝的生活,于是派她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此期间,玛丽亚用音乐和爱关心着引导着孩子们的成长,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