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史学家往往把长平之战称为战国时代的分水岭,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全国的时间表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倒计时。而史学家在描述长平之战的时候常常记述“赵国因长平之战而一蹶不振”。
要知道,长平之战的确让赵国损失惨重,赵国近40万的青壮年一日同死,这对人口只有500多万的赵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是长平之战中赵括最后的临死一扑也让秦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太史公在《史记》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秦军的伤亡人数,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在其《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
详细分析
1、长平之战后,赵国所有的精锐几乎一夜全失,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兵暴师日久,应当让士卒休整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
赵国危机关头终于也开始使用离间计了,秦王调回了大军,赵国因长平之战所引发的亡国危机就此解除。这里秦昭王之所以要调回军队,除了范雎离间白起以外,个中原因除了秦赵对峙三年引发秦国国内粮食紧张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秦国兵力损失十分严重,虽然眼下可以灭赵,但是随之而来是抑制不了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军事威胁。
这从后面邯郸之战爆发后白起和秦昭王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伤亡者过半,记的长平之战秦国发兵约65万,伤亡过半则表示至少有30万人以上伤亡。
2、长平之战后爆发的邯郸保卫战更是让秦国伤筯动骨,几乎将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所得的利益全部吐出来,邯郸之战中秦国明显轻视赵国,刚开始只派王陵率领20万大军前去攻打,结果打不下,损失惨重,随后秦国增兵十万,仍然不下,昭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再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
秦军死伤过半仍不能攻下邯郸,从中可以看出秦国邯郸之战一共出兵40万,这里又是伤亡过半,而后范睢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5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估且认为在郑安平5万大军到达邯郸城下时,秦军40万伤亡过半,但至少仍然有20万大军,再加上郑安平的5万,秦军此时应该有25万左右的兵力,这时便有一个问题,既然同是灭赵之战为什么秦国一开始不压上大军猛攻,非要来个添油战术?
原因很简单:秦国国内已无兵能调。由于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此时出兵45万已经是秦国的上限了,否则秦军绝对不会用添油战术的。邯郸之战中虽然王龁后来在多国联军的包围下率残部突围,但是秦军仍然损失惨重,先期的损失加上后期被多国联军消灭的,损失至少高达30万人。
从中也看可以看出,虽然赵于长平之战损失近50万的精锐,但是秦于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中二处的损失加起来也差不多60万,如果不比其它,只比较兵力的话只能说是打了一个平手,无奈呼,秦赵之势业已改变。正如吕先生在书中所说的:秦国可以万败,但只要一胜即可,而赵可以万胜,却输不起一败。赵国的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