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
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等。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遗址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华大地就曾经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局轮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
3、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厅缓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和白陶几种。
原始农耕生活的产生:
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意外发现一部分植物可以种植并可以吃食,于是就开始种植这一类植物产生了所谓的原始的农耕生活。后来,人类从渔猎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开始了新的时代。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扩大了食物来源,人们开始定居,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过了几千年,黄河流域已经开始种植粟,长江中、下游开始种植水稻。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人们发现养一些动物经过饲养后产的崽性格温顺,便使之成为家畜。在北方,以饲养猪、狗、鸡为主,南方则以饲养猪、狗、水牛为主。
同时,渔猎和采集仍然是获取食物的重要补充手段,桐伏信渔猎工具和技术较前有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食用及对炊器的需要促使制陶技术出现。随着耕播农业的出现,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