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
猝倒病、立枯病及棉疫病是辣椒育苗期间的主要病害 , 常会造成苗成团、成片腐烂倒伏 , 一旦发生 , 药剂防治很难奏效。用甲醛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 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常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或拌合在培养土中却又很难达到理想防治效果。我们根据猝倒病、绵疫病和立枯病等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核和菌丝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习性 , 以及辣椒幼苗要在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时才能健壮生长的习性与辣椒苗病的发生侵染规律 , 采取以取走育苗地原耕作层土、改良营养土配方为主 , 结合其他栽培措施的综合防治 , 可完全控制猝倒病和立枯病在育苗期间的危害。自 2004 年以来 , 我们进行了大范围的示范推广 , 取得了很好效果。
1 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原形态
(1) 瓜果腐霉 (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 最为常见 , 孢子囊出现的数量占所观察的病原中的 55% ~ 65% 。孢子囊有 3 ~ 5 条分枝而呈姜瓣状 , 萌发时一侧产生球状泄胞 ( 泄囊 ), 游动孢子在泄胞中形成 , 成熟时泄胞裂口 , 逸出游动孢子。瓜果腐霉可为害多种经济作物 , 已知寄主有 81 种 , 常引起多种蔬菜幼苗发生猝倒病、根腐病及果实绵腐病。
(2) 德氏腐霉 (P.debarynum Hesse) 出现在辣椒幼苗猝倒病上 , 数量不及瓜果腐霉多 , 孢子囊出现的数量大致在 10% ~ 15% 。与瓜果腐霉形态的区别是 , 德氏腐霉孢子囊球形 , 萌发时产生乳状突起 , 由此产生泄胞。也能侵染多种蔬菜幼苗 , 引起猝倒病 , 还能侵染松柏科植物 , 引起幼苗猝倒病。
(3) 常见的病原种类还有辣椒疫霉菌 (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Varcapsici(Leon.)Sorej.) 、寄生疫 (P.parasiticaDastur)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及镰刀菌 (Fusariumspp) 等。棚内湿度大时 , 肉眼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病土表面及病残株上 , 菌丝粗壮和略显直立的是腐霉或疫霉的菌丝和孢子囊 , 而细若发丝、纵横交错、颜色较白的是立枯丝核菌。
2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为了弄清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 , 自播种 2 ~ 3 周后 , 从不同的育苗大棚中 , 随机取点并连同 1.5cm 左右的培养土取出 , 于清水中淘洗 , 观察刚萌芽和萌芽后尚未出土的幼芽染病情况。幼苗出土后 , 对不同育苗场地进行流行情况的调查。
2.1 病害最早发生期
通过土中取样观察 , 种子刚萌芽破口就可被侵染而腐烂在土中 , 尤其在连续低温阴雨时 , 幼苗生长缓慢 , 在土中时间长 , 染病率更高 , 严重的可达 31.7% 。反之 , 阳光充足 , 棚间湿度低 , 苗床通气 , 既可缩短幼芽出土时间 , 又有利于健壮生长 , 减少感病机会。
2.2 苗床期的流行阶段
幼苗尚未出土至 2 片子叶阶段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盛发期。此阶段若逢阴湿多雨 , 光照不足 , 常会迅速引起病害的蔓延 , 幼苗成团、成片死亡。发生严重的大棚 , 死苗率达 50% 以上 , 造成严重缺苗。 3 ~ 4 片真叶后植株组织器官逐渐发育完全 , 茎增粗老化 , 抗性大大加强 , 基本停止发病。但移栽前遇有不好天气、种植过密或氮肥施用不当 , 仍有辣椒疫病发生 , 叶上形成水渍状斑 , 叶片零星腐烂 , 虽有一定危害 , 但远不如猝倒病与立枯病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 主要与土壤带菌和环境因素有关。前者决定病害是否发生 , 后者决定严重程度。针对这 2 个主要环节 , 我们采取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3.1 取走苗床耕作层土
育苗前将深 18cm 左右的耕作层土全部移走后 , 挖松底土以利通气和渗水 , 铺上 12 ~ 15cm 厚的改进配方后的苗床培养土育苗。
3.2 改进苗床培养土配方
改进配方后的苗床培养土配方为 : 火土灰 20% 、谷壳灰 30% 、生黄土 15% 、发酵腐熟后的猪粪 35% 。通气性大大增加 , 肥力提高 , 不仅有利于幼苗健壮生长 , 而且由于其 pH 值偏碱 , 创造了一个不利于病原真菌生长的环境。略呈酸性的环境中 , 有利于真菌生长 , 而偏碱环境则对其生长不利 , 为了证实新配方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我们将 2003 年之前普遍采用的培养土 (2003 年之前的配方为塘泥土 55% 、火土灰 20% 、发酵腐熟后的猪粪 24% 、复合肥 1% 、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0.3% 。 ) 与改进后的培养配方进行了幼苗生长状况的比较 ( 见表 1) 。结果表明 : 改进后的培养土培养的幼苗的平均叶片数、单株均重、单株均根均比改进前的培养土培养的幼苗有所增加 , 且单株均高有所降低 , 说明改进苗床培养土配方可以培养出健壮的幼苗。
3.3 其他措施
大棚四周开深的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 随时擦去棚内塑料薄膜上的水珠 , 以降低空气湿度 ; 根据天气和温度 , 适时开棚通风透气和炼苗 , 以培育壮苗。辣椒大田种植 , 一定要选择肥力高、土壤透气好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切忌重茬种植。移栽前施足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 , 促使健壮生长 , 增加抗病力 , 因为辣椒病害多为寄生性较弱的真菌 , 一般在有伤口的植株生长细弱时容易侵入。根据其耐旱忌渍的习性 , 以生黄土栽培最好 , 但要以充足的肥料做保证 , 才能高产。
猝倒病、立枯病及棉疫病是辣椒育苗期间的主要病害 , 常会造成苗成团、成片腐烂倒伏 , 一旦发生 , 药剂防治很难奏效。用甲醛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 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常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或拌合在培养土中却又很难达到理想防治效果。我们根据猝倒病、绵疫病和立枯病等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核和菌丝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习性 , 以及辣椒幼苗要在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时才能健壮生长的习性与辣椒苗病的发生侵染规律 , 采取以取走育苗地原耕作层土、改良营养土配方为主 , 结合其他栽培措施的综合防治 , 可完全控制猝倒病和立枯病在育苗期间的危害。自 2004 年以来 , 我们进行了大范围的示范推广 , 取得了很好效果。
1 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原形态
(1) 瓜果腐霉 (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 最为常见 , 孢子囊出现的数量占所观察的病原中的 55% ~ 65% 。孢子囊有 3 ~ 5 条分枝而呈姜瓣状 , 萌发时一侧产生球状泄胞 ( 泄囊 ), 游动孢子在泄胞中形成 , 成熟时泄胞裂口 , 逸出游动孢子。瓜果腐霉可为害多种经济作物 , 已知寄主有 81 种 , 常引起多种蔬菜幼苗发生猝倒病、根腐病及果实绵腐病。
(2) 德氏腐霉 (P.debarynum Hesse) 出现在辣椒幼苗猝倒病上 , 数量不及瓜果腐霉多 , 孢子囊出现的数量大致在 10% ~ 15% 。与瓜果腐霉形态的区别是 , 德氏腐霉孢子囊球形 , 萌发时产生乳状突起 , 由此产生泄胞。也能侵染多种蔬菜幼苗 , 引起猝倒病 , 还能侵染松柏科植物 , 引起幼苗猝倒病。
(3) 常见的病原种类还有辣椒疫霉菌 (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Varcapsici(Leon.)Sorej.) 、寄生疫 (P.parasiticaDastur)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及镰刀菌 (Fusariumspp) 等。棚内湿度大时 , 肉眼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病土表面及病残株上 , 菌丝粗壮和略显直立的是腐霉或疫霉的菌丝和孢子囊 , 而细若发丝、纵横交错、颜色较白的是立枯丝核菌。
2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为了弄清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 , 自播种 2 ~ 3 周后 , 从不同的育苗大棚中 , 随机取点并连同 1.5cm 左右的培养土取出 , 于清水中淘洗 , 观察刚萌芽和萌芽后尚未出土的幼芽染病情况。幼苗出土后 , 对不同育苗场地进行流行情况的调查。
2.1 病害最早发生期
通过土中取样观察 , 种子刚萌芽破口就可被侵染而腐烂在土中 , 尤其在连续低温阴雨时 , 幼苗生长缓慢 , 在土中时间长 , 染病率更高 , 严重的可达 31.7% 。反之 , 阳光充足 , 棚间湿度低 , 苗床通气 , 既可缩短幼芽出土时间 , 又有利于健壮生长 , 减少感病机会。
2.2 苗床期的流行阶段
幼苗尚未出土至 2 片子叶阶段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盛发期。此阶段若逢阴湿多雨 , 光照不足 , 常会迅速引起病害的蔓延 , 幼苗成团、成片死亡。发生严重的大棚 , 死苗率达 50% 以上 , 造成严重缺苗。 3 ~ 4 片真叶后植株组织器官逐渐发育完全 , 茎增粗老化 , 抗性大大加强 , 基本停止发病。但移栽前遇有不好天气、种植过密或氮肥施用不当 , 仍有辣椒疫病发生 , 叶上形成水渍状斑 , 叶片零星腐烂 , 虽有一定危害 , 但远不如猝倒病与立枯病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 主要与土壤带菌和环境因素有关。前者决定病害是否发生 , 后者决定严重程度。针对这 2 个主要环节 , 我们采取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3.1 取走苗床耕作层土
育苗前将深 18cm 左右的耕作层土全部移走后 , 挖松底土以利通气和渗水 , 铺上 12 ~ 15cm 厚的改进配方后的苗床培养土育苗。
3.2 改进苗床培养土配方
改进配方后的苗床培养土配方为 : 火土灰 20% 、谷壳灰 30% 、生黄土 15% 、发酵腐熟后的猪粪 35% 。通气性大大增加 , 肥力提高 , 不仅有利于幼苗健壮生长 , 而且由于其 pH 值偏碱 , 创造了一个不利于病原真菌生长的环境。略呈酸性的环境中 , 有利于真菌生长 , 而偏碱环境则对其生长不利 , 为了证实新配方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我们将 2003 年之前普遍采用的培养土 (2003 年之前的配方为塘泥土 55% 、火土灰 20% 、发酵腐熟后的猪粪 24% 、复合肥 1% 、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0.3% 。 ) 与改进后的培养配方进行了幼苗生长状况的比较 ( 见表 1) 。结果表明 : 改进后的培养土培养的幼苗的平均叶片数、单株均重、单株均根均比改进前的培养土培养的幼苗有所增加 , 且单株均高有所降低 , 说明改进苗床培养土配方可以培养出健壮的幼苗。
3.3 其他措施
大棚四周开深的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 随时擦去棚内塑料薄膜上的水珠 , 以降低空气湿度 ; 根据天气和温度 , 适时开棚通风透气和炼苗 , 以培育壮苗。辣椒大田种植 , 一定要选择肥力高、土壤透气好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切忌重茬种植。移栽前施足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 , 促使健壮生长 , 增加抗病力 , 因为辣椒病害多为寄生性较弱的真菌 , 一般在有伤口的植株生长细弱时容易侵入。根据其耐旱忌渍的习性 , 以生黄土栽培最好 , 但要以充足的肥料做保证 , 才能高产。
农博士复混肥
2024-10-30 广告
2024-10-30 广告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虫害,它会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该病传播速度快,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已迅速扩散至全国14个省(市、区)。松材线虫病已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影响了森林资源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农博士复混肥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