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中药才正确

比如说:吃热的还是温的,冷的一定要热一下才吃吗?大口大口一骨碌喝完,还是小口小口像品茶一样慢慢喝?大口地喝是不是不会有疗效?吃中药吃了点辣椒怎么办?是熬一次吃一次还是熬个... 比如说: 吃热的还是温的,冷的一定要热一下才吃吗? 大口大口一骨碌喝完,还是小口小口像品茶一样慢慢喝?大口地喝是不是不会有疗效? 吃中药吃了点辣椒怎么办? 是熬一次吃一次还是熬个几遍然后混在一起吃? …………………… 不懂我在继续补充~~~~~~~ 展开
 我来答
窝窝资格泳及29
推荐于2017-05-02 · TA获得超过2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6万
展开全部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得好:“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说,病能不能治好, 首先开出的药必须对症,但仅仅是药物对症,服用的方法不当.则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产生诸多毒副作用。所以,了解一些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中药煎煮后应该如何服用才最科学呢? 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 二煎混合,分两次或三次于饭前一小时温服,有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 在睡前服;治症药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急症重病可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定时服。病在上焦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服后盖被避风,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如果出现服药呕吐,宜失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 第二方面 不同中药的服药时间 中药汤剂有多种服用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服用,这样能够使药物在体内得到很好的吸收,从而疗效更佳。 饭前服 一般病位在下,应饭前服,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饭前服易使药效到达;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一般也宜在饭前服用,因空腹服药后,药液能直接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地被吸收并发挥疗效。 饭后服 若病位在上,应饭后服,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位,或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减少对消化道的副作用;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 凉服 一般清热解毒药宜凉服。 温服 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服用最为合适。凡药性平和、补益的药均宜温服,增强其补益功能。 热服 凡伤风感冒、恶寒无汗,宜大口热服,以达到发汗散寒的目的,里热症、血淤症也是如此。 顿服 指用药性强烈的药制成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淤血等药物。 频服 凡咽喉疾病、呕吐者,宜多次少量频服,缓缓饮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发挥药物最大药效。频服对于呕吐者来说,还可避免一次饮服太多而吐出。 空腹服 凡滋补性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睡前服 镇静安神的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积滞、胸部疾患者,服药后宜仰卧;有头、脑、耳、眼病者,服药后宜去枕而卧。
江城十一郎
高粉答主

2020-09-17 · 一个评论区很有意思的自媒体人账号
江城十一郎
采纳数:214 获赞数:4126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喝中药期间,首先要忌口,其次我们要按照医生要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


我们中医的理论是相生相克,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中药的理论就是希望通过找到病根儿,然后按照中草药对应的疗效来对身体进行调理。当把身体调理好了,对症下药了,病就自愈了。因为中药是有很多中草药配比在一起熬成药,各种药在一起有互相促进有的时互相克制,为了发挥各种药材在一起对身体的调理和对疾病的治疗,而且担心因为其他饮食对中药的干扰,所以对于一般喝的中药,医生都会对忌口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无论喝什么药不能喝浓茶。因为早在神农尝百草时代,就发现茶叶有解药功效。所以后世一直秉承茶叶解药的要点。当我们喝了药又喝了茶,那浓茶水对于中草药的作用会大打折扣的。所以不建议喝中药是喝茶。


喝药期间忌口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疾病是不能吃辛辣的,因为有些中药在治疗疾病时需要清内热,这个时候如果吃了一些葱姜蒜,热性的肉食动物,比如说牛羊狗肉等。那就无法彻底清除我们体内的热气,而且会刺激我们体内的热性,对身体不好。那喝清热的中药的时候,有没有那么好的疗效了,所以这个时候不建议吃这些。另一种情况就是有时候我们体内寒气比较重,需要解寒。那这个时候一般中医就会建议,我们服药期间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冰冻的汽水,饮料,不要喝一些降火的茶和一些降火的食物,因为本身体内就有寒症了,这个时候如果吃这一些寒性的东西,就会起到对身体相反的作用,家中体内的寒而得不到彻底的治疗。第三种情况少吃有一些油腻的食物,我们身体有时候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一些腹胀腹痛或者肠胃的问题,这个时候中医再给我们开药方的时候,就建议我们首先不要吃一些油腻,这样不仅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家中肠胃负担,同样也会对我们身体调理有不当的作用。再就是有感冒咳嗽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吃的过于油腻,甜和酸涩的食物,也就会加重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影响我们止咳平喘的疗效。也不要因为中药很苦就加糖和蜂蜜等。


喝中药我们同样需要按照医生要求煎煮和把握喝的量和方法。中药是很多草药在一起的,为了达到疗效,有些要需要提前泡,有些药不能同时煮,所以我们要按照中医的要求来煎煮,再就是很多人认为既然喝了中药,那就多喝一点,对治病有帮助,但是我们有时熬出的中药并不是越多越好,俗话说的好有效一口药,说明喝中药的量并不是决定治病的关键,不能在煮的时候放很多水,然后煮出来每次喝一大碗,而是要根据医生的药方和煎熬的方式方法和病理来决定的。而且有的重要是需要空腹喝,有的是需要饭后喝,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杭梓颖Si
2014-04-27 · TA获得超过1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一般,温的就可以。。 不过,补药一定不能凉的喝。。清热解毒的药,凉了也没关系的。 你把药喝进肚子就有效果,大口大口还是小口小口都一样。。 一般,一剂中药是煎2次,贵重药可以煎3次以免浪费。 从理论上讲,第一次煎的更浓,药效更好,第二次就差一些。所以,应该把一剂中药煎好以后,再煎第二次。然后把2次的混在一起,药力就会均匀。然后一天分两次吃。 但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是煎一次,喝一次。 最好是把一剂中药煎好以后,再煎第二次。然后把2次的混在一起。然后一天分两次吃。药力就会均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手机用户04349
2014-04-27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7万
展开全部
中药要温的喝,热的太烫了。冷了的话一定要加了温在喝比较好吸收,每个人的喝法不一样,有没有疗效不是看你怎么喝的。而是你所用的药是不是对你的症 吃中药一般不用忌口什么的,除非你的医生对你有特别的交代 中药一定要熬一次喝一次,(一般熬3次就不要了)几遍混在一起效果不是很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山治AKbi5
2014-04-27 · TA获得超过2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 正确的服药温度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 正确的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 正确的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