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当时有武官廉颇,文官蔺相如,为什么最终还是被秦国吞并了呢?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首先一个团队、一个群体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支撑起来的。
其次秦灭赵时廉、蔺均不在位,自然也就无力保赵。
秦灭赵是在前236年开始,至前222年完全结束。
蔺相如,生卒不详,但渑池相会是在前279年,距秦灭赵之战开始43年,即使我们最大胆的猜测渑池相会时蔺相如年仅15岁,秦开始灭赵时也已经58了,中寿(战国时称活满50岁)也死了几年了。事实上史书最后一次提到蔺相如是在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也就是说蔺相如在秦开始灭赵之前23年就已经病危了。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蔺相如是绝对不可能在病危的状态下生存23年的,即使今天也不可能。
廉颇,生卒不详,但史书记载:前245年,赵孝成王赵丹去世,其子赵悼襄王赵偃继位。赵偃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也就是说廉颇在秦开始灭赵之前9年就已经离开赵军了。
最后,即使当时廉、蔺在位也不可能扭转局面。史书对蔺相如的评价很高,但其实蔺相如的三件大事中,只有将相和是做对了的。
完璧归赵一事,秦要求以15城换和氏璧,那就是提出一个交易,你愿换就换、不愿拉倒,没什么曲在秦、或曲在赵的说法。如果怕秦国干脆吃个亏送了和氏璧也就算了。可是蔺相如却将和氏璧带到秦国,并且让秦国指出了换壁的城池、沐浴斋戒、准备了盛大的仪式,然后放了秦国的鸽子。秦国如果以此为由,兴兵攻赵,是师出有名。也不知道是蔺相如运气好,还是赵国运气好居然逃过一劫。
渑池相会上,以击缶来回击鼓瑟更是取死之道。在当时瑟是贵族使用的礼器,秦王叫赵王鼓瑟虽有轻慢之意,但不是玩笑之举;但缶则是奴隶使用的器具,将缶带上会场本身就是大不敬的死罪,再逼迫秦王击缶,秦王当时如要发作,当场击杀蔺相如、扣押赵王都没问题。即使事后,赵国告到周天子哪里(只考虑名义上的地位,而不考虑实力)周天子也只会斥责赵国,而不会说秦国做的不对。
可以说蔺相如就是一个没脑子的愤青。
其次秦灭赵时廉、蔺均不在位,自然也就无力保赵。
秦灭赵是在前236年开始,至前222年完全结束。
蔺相如,生卒不详,但渑池相会是在前279年,距秦灭赵之战开始43年,即使我们最大胆的猜测渑池相会时蔺相如年仅15岁,秦开始灭赵时也已经58了,中寿(战国时称活满50岁)也死了几年了。事实上史书最后一次提到蔺相如是在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也就是说蔺相如在秦开始灭赵之前23年就已经病危了。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蔺相如是绝对不可能在病危的状态下生存23年的,即使今天也不可能。
廉颇,生卒不详,但史书记载:前245年,赵孝成王赵丹去世,其子赵悼襄王赵偃继位。赵偃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也就是说廉颇在秦开始灭赵之前9年就已经离开赵军了。
最后,即使当时廉、蔺在位也不可能扭转局面。史书对蔺相如的评价很高,但其实蔺相如的三件大事中,只有将相和是做对了的。
完璧归赵一事,秦要求以15城换和氏璧,那就是提出一个交易,你愿换就换、不愿拉倒,没什么曲在秦、或曲在赵的说法。如果怕秦国干脆吃个亏送了和氏璧也就算了。可是蔺相如却将和氏璧带到秦国,并且让秦国指出了换壁的城池、沐浴斋戒、准备了盛大的仪式,然后放了秦国的鸽子。秦国如果以此为由,兴兵攻赵,是师出有名。也不知道是蔺相如运气好,还是赵国运气好居然逃过一劫。
渑池相会上,以击缶来回击鼓瑟更是取死之道。在当时瑟是贵族使用的礼器,秦王叫赵王鼓瑟虽有轻慢之意,但不是玩笑之举;但缶则是奴隶使用的器具,将缶带上会场本身就是大不敬的死罪,再逼迫秦王击缶,秦王当时如要发作,当场击杀蔺相如、扣押赵王都没问题。即使事后,赵国告到周天子哪里(只考虑名义上的地位,而不考虑实力)周天子也只会斥责赵国,而不会说秦国做的不对。
可以说蔺相如就是一个没脑子的愤青。
展开全部
公元前260年,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一战,秦国军队大败赵国军队,加速了灭赵的进程。长平之战以后,泰国加紧在赵国宫廷内收买间谍。这时,赵国尽管在兼并战争中元气大伤,国势岌岌可危,但国内尚有名将李牧、司马尚和老将廉颇,还可以与强秦对敌。为此,秦国在赵宫内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郭开作为秦国在赵国的内间,在宫内大肆进行间谍活动,为秦国灭赵效劳。他先诋毁闲居在魏国的廉颇,阻止赵王对廉颇的起用。继又在赵王面前挑拨李牧、司马尚二将与赵王的关系,馋言陷害李牧、司马尚“军权在握,图谋造反”。从而使赵王对司马尚废而不用,对李牧加以疑忌并杀害。事隔三月,秦将王翦乘赵国内乱、临阵换将,率兵大败赵军,俘虏了赵王,灭亡了赵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因为赵国国君听信谗言、用人不当,不用老将廉颇,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赵国主力在长平几乎全军覆没,再有没有对抗秦国的实力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根本的是赵国国力不如秦国,而且,秦国自秦孝公变法一直到秦始皇统一,是代代强,代代都是明君,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国力才开始壮大,到他儿子赵何这代,是赵国极盛期,后来小城网赵丹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开始衰落。再后的两代赵王,全是昏庸无能之辈,中庸奸臣,杀害忠良,致使赵国回天乏术,终被秦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