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怎么学,我想学,不知道怎么学,好彷徨。
展开全部
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对整个高考复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高三复习计划,可以说是融入了我所有的复习方法,而我从中受益非浅,我认为这是一套很不错的方法。
我并没有成文的复习计划,但整个高三期间的复习却一直有条不紊地遵循着我脑中的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为第一轮复习,此时我紧跟着老师步伐,决不超前,把每一章节、每一段的知识点全部弄懂,并开始养成重视"解题效率"的习惯。这个阶段要注意三点:第一,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不能以"我已经懂了"为借口干其它的事情。因为这期间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是重点、难点和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方法、技巧,而且这些内容又是老师们教学经验的精华,如果上课走神、不听,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第二,注意勤翻书,多做题,巩固了重点、难点之后,再把其它方面的知识、方法、技巧全面的扫一遍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初步在头脑中确立"解题效率"的概念,高考虽说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但一个残酷的现实便是: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题。针对这一点,我这时起便对自己的解题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进去,以最快速度决定解题方法,以最快速度演算直至得出结果,同时一定要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在阶段性的小测验中更是如此,在保证得分的前提下,注重试卷的完成时间,在剩余的时间里检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一题是否可以多解。
以上是第一阶段总的复习方法、精神,我并没有关于如何具体操作的细致计划,每天只是遵循这个原则的"精神"做该做的事。有了这个原则,第一轮"漫长"的复习我并不觉得"无聊"、"烦"、"累",而是觉得每天都做了很多新的工作,很有成就感,这对高三时期的心理调整也颇有益处。现在回忆起来,感到当时的状态真好,每天都有渴望成功的精神动力,而每天晚上又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安然地进入梦乡。这与当时班上一些同学早上打哈欠,上午昏然,下午睡然,晚自习又不知干些什么才好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轮复习,貌似将旧知识重学一遍,其实它是第二轮复习乃至高考的根本基础。故而此阶段复习千万不能以"我都懂了"、"离高考还远着呢"等借口来偷懒,相反,还应该常常以"我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预及到""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来使自己反省。
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的"劝学"之言,未必人人都能做到。象李坚这样每日总结收获,其收效往往比每天只制订繁杂的书面计划要大得多。正因为如此,他在高三的繁忙复习工作中,始终把握着"主动权"。
第二阶段就是第二轮复习,这是综合训练的阶段。此阶段则要做到以我为主,全面针对高考,有了第一轮复习的坚实基础,第二轮复习,我重点训练"解题效率",附带将综合试卷中出现的、我并不熟悉的知识点重新温习,这正是我所说的"查缺补漏"。这个阶段应当注意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每一张试卷。
关于这一点,我是有深刻体会的。这段时间的复习,要做的试卷特别多,不少同学觉得特别烦人,做试卷时似乎总是硬着头皮做下去,因此,效率不是很好。我对待这些试卷的态度是:把每一张试卷看成完成高考试卷能力的检测,试卷一发下来即以最高效率解题,若提前十分钟完卷,在拥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还有一种自责:如果这是高考,十分钟的检查时间是不多的。何况如果高考中出现意外情况,如出现偏题,怪题,怎么办?通过这种方法,每一套试卷解答之后,或有成功的喜悦,或有自我的检讨,或兼而有之;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自信,以"我能行"的心态从容地迎接下一张试卷。同学应该有不同层次的自我要求,但总的精神是一样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自己应当定一个实际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可以逐渐将目标拔高。这样坚持下去,便不会觉得试卷讨厌,反而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坚定自信心。
复习的第三阶段,是自第二轮复习结束后到高考前夕,这段时间主要是做些整理性的工作,让大脑休息好,要坚信自己的实力,避免一些无谓的胡思乱想,也不宜做大量习题,只需温习一下平时易错,易遗忘的知识、方法、技巧等。
高三阶段,在学习方面,参照老师给出的复习计划,结合自己的特点,大概对每门课程都复习了四遍。
第一遍是很笼统的,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我对这些知识自己做了一个归纳,记在了笔记本上。第二遍,我便以笔记本为主,根据当时记下的关键词来回想有关内容,其中重点难点的地方,我会找来课本和有关资料再看一遍。第三遍以习题、测验为主。在这一遍复习中,前面遗漏的地方,掌握不牢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来。我通常是另找一个笔记本将这些还没有掌握的地方及做错的题记下来,加以重点注意,以防下一次在同样的地方出错。最后,也就是第四遍,再全部扫描一次。这样,高中所学过的知识基本上都能了然于胸了。 学习时要讲究效率。首先,要认真听课。老师所讲的东西都是一些很精髓的问题,跟上他的思路,会使你的复习事半功倍。其次,力争每花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有较大的收获。既然我们在学习,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不能开小差,也不能消极怠工。与其低效率长时间学习,不如高效率短时间工作。
评:刘志华同学的"四遍复习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三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既注意到了与老师同步,又充分结合了每个人自己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复习的质量是关键,应当坚决与老师同步,认真做好笔记。余下的几遍就完全靠自己了,必须针对自己的弱点,合理分配时间。
高三那年,我的复习是与老师同步的。
有的同学喜欢超前,我认为在高三复习阶段毫无必要。复习不在速度,而在质量。细细地、深深地钻研一遍,这样的复习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浅浅地、匆匆地浏览过去,这样即使复习三次,也只是沿原路重复了三遍。
复习与老师同步,就有助于深入地钻研。老师的点拔与自己思考所得一碰撞,撞得就透,想得就活,记得也牢。通过做题,又得到了检验。
"温故而知新"。前面的没有懂,后面的知识用到前面的结论,就又不懂了。因此要日常温习,及时弄懂不懂的问题。如果上课听得吃力,则要进行课前预习。
有人喜欢记忆现成的结论,这样固然提高速度,但记得越多也越易混淆。我一般只记课本上的定理,很少记老师或参考书上自行补充的结论。但对于他们推导结论的方法,我在头脑中反复记忆过。
评: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卢树同学的观点值得重视。我们不该过多记忆课本定理之外的"推论",但是必须认真了解每一个"推论"得出的过程,对推导过程中感到"精采"、"巧妙"的地方,还应尽量记在笔记上。这就如同能够点石成金的"仙人手指",要比点出来的"金子"有用得多。
我并没有成文的复习计划,但整个高三期间的复习却一直有条不紊地遵循着我脑中的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为第一轮复习,此时我紧跟着老师步伐,决不超前,把每一章节、每一段的知识点全部弄懂,并开始养成重视"解题效率"的习惯。这个阶段要注意三点:第一,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不能以"我已经懂了"为借口干其它的事情。因为这期间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是重点、难点和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方法、技巧,而且这些内容又是老师们教学经验的精华,如果上课走神、不听,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第二,注意勤翻书,多做题,巩固了重点、难点之后,再把其它方面的知识、方法、技巧全面的扫一遍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初步在头脑中确立"解题效率"的概念,高考虽说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但一个残酷的现实便是: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题。针对这一点,我这时起便对自己的解题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进去,以最快速度决定解题方法,以最快速度演算直至得出结果,同时一定要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在阶段性的小测验中更是如此,在保证得分的前提下,注重试卷的完成时间,在剩余的时间里检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一题是否可以多解。
以上是第一阶段总的复习方法、精神,我并没有关于如何具体操作的细致计划,每天只是遵循这个原则的"精神"做该做的事。有了这个原则,第一轮"漫长"的复习我并不觉得"无聊"、"烦"、"累",而是觉得每天都做了很多新的工作,很有成就感,这对高三时期的心理调整也颇有益处。现在回忆起来,感到当时的状态真好,每天都有渴望成功的精神动力,而每天晚上又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安然地进入梦乡。这与当时班上一些同学早上打哈欠,上午昏然,下午睡然,晚自习又不知干些什么才好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轮复习,貌似将旧知识重学一遍,其实它是第二轮复习乃至高考的根本基础。故而此阶段复习千万不能以"我都懂了"、"离高考还远着呢"等借口来偷懒,相反,还应该常常以"我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预及到""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来使自己反省。
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的"劝学"之言,未必人人都能做到。象李坚这样每日总结收获,其收效往往比每天只制订繁杂的书面计划要大得多。正因为如此,他在高三的繁忙复习工作中,始终把握着"主动权"。
第二阶段就是第二轮复习,这是综合训练的阶段。此阶段则要做到以我为主,全面针对高考,有了第一轮复习的坚实基础,第二轮复习,我重点训练"解题效率",附带将综合试卷中出现的、我并不熟悉的知识点重新温习,这正是我所说的"查缺补漏"。这个阶段应当注意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每一张试卷。
关于这一点,我是有深刻体会的。这段时间的复习,要做的试卷特别多,不少同学觉得特别烦人,做试卷时似乎总是硬着头皮做下去,因此,效率不是很好。我对待这些试卷的态度是:把每一张试卷看成完成高考试卷能力的检测,试卷一发下来即以最高效率解题,若提前十分钟完卷,在拥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还有一种自责:如果这是高考,十分钟的检查时间是不多的。何况如果高考中出现意外情况,如出现偏题,怪题,怎么办?通过这种方法,每一套试卷解答之后,或有成功的喜悦,或有自我的检讨,或兼而有之;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自信,以"我能行"的心态从容地迎接下一张试卷。同学应该有不同层次的自我要求,但总的精神是一样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自己应当定一个实际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可以逐渐将目标拔高。这样坚持下去,便不会觉得试卷讨厌,反而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坚定自信心。
复习的第三阶段,是自第二轮复习结束后到高考前夕,这段时间主要是做些整理性的工作,让大脑休息好,要坚信自己的实力,避免一些无谓的胡思乱想,也不宜做大量习题,只需温习一下平时易错,易遗忘的知识、方法、技巧等。
高三阶段,在学习方面,参照老师给出的复习计划,结合自己的特点,大概对每门课程都复习了四遍。
第一遍是很笼统的,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我对这些知识自己做了一个归纳,记在了笔记本上。第二遍,我便以笔记本为主,根据当时记下的关键词来回想有关内容,其中重点难点的地方,我会找来课本和有关资料再看一遍。第三遍以习题、测验为主。在这一遍复习中,前面遗漏的地方,掌握不牢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来。我通常是另找一个笔记本将这些还没有掌握的地方及做错的题记下来,加以重点注意,以防下一次在同样的地方出错。最后,也就是第四遍,再全部扫描一次。这样,高中所学过的知识基本上都能了然于胸了。 学习时要讲究效率。首先,要认真听课。老师所讲的东西都是一些很精髓的问题,跟上他的思路,会使你的复习事半功倍。其次,力争每花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有较大的收获。既然我们在学习,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不能开小差,也不能消极怠工。与其低效率长时间学习,不如高效率短时间工作。
评:刘志华同学的"四遍复习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三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既注意到了与老师同步,又充分结合了每个人自己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复习的质量是关键,应当坚决与老师同步,认真做好笔记。余下的几遍就完全靠自己了,必须针对自己的弱点,合理分配时间。
高三那年,我的复习是与老师同步的。
有的同学喜欢超前,我认为在高三复习阶段毫无必要。复习不在速度,而在质量。细细地、深深地钻研一遍,这样的复习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浅浅地、匆匆地浏览过去,这样即使复习三次,也只是沿原路重复了三遍。
复习与老师同步,就有助于深入地钻研。老师的点拔与自己思考所得一碰撞,撞得就透,想得就活,记得也牢。通过做题,又得到了检验。
"温故而知新"。前面的没有懂,后面的知识用到前面的结论,就又不懂了。因此要日常温习,及时弄懂不懂的问题。如果上课听得吃力,则要进行课前预习。
有人喜欢记忆现成的结论,这样固然提高速度,但记得越多也越易混淆。我一般只记课本上的定理,很少记老师或参考书上自行补充的结论。但对于他们推导结论的方法,我在头脑中反复记忆过。
评: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卢树同学的观点值得重视。我们不该过多记忆课本定理之外的"推论",但是必须认真了解每一个"推论"得出的过程,对推导过程中感到"精采"、"巧妙"的地方,还应尽量记在笔记上。这就如同能够点石成金的"仙人手指",要比点出来的"金子"有用得多。
展开全部
高三新课不多,主要是抄冷饭,复习,很无聊,但还必须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脚踏实地,从头学起,不要觉得自己不行,自己的梦想不能死在别人的嘴尖上呀!!!!记住:青春有梦,勇敢去追,即使受伤,也无所谓!!!!我现在大四了,时间过得好快!!!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三现在基本就是复习了,加油,加油
追答
按着老师思路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重要的是耐心,专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以前不努力 那现在就要加倍努力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