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为什么有的语文老师感觉不好教了?
一些中小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觉得语文课没有数学课好教,为什么?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语文学科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
我就拿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做个比较。比如小学五年级数学,一节课就教学生一个公式,一个定理,学生只要做做相关的练习题,理解掌握就行了。所以数学学科教学相对简单,相对集中。
语文学科就不同了。首先要贯穿“人文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熏陶。其次要贯穿“语文要素”,里面包括的内容就很多了,生字词多音字近反义词,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等语文知识。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能力。和数学学科相比的话,语文学科要教学的知识点多面广,复杂多了。
第二,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为简单,操作起来难度不大。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引导着学生学习,是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共享,课堂教学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导致教学模式必须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要互动,要交流。一句话,要把传统的学习知识为主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教育理念变了,教学模式就要变,教学方法就要变。有的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了,自然感觉语文课不好教了。
第三,语文教材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语文教材,以学习知识为主。现行的语文教材,变脸了,强化了语文的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选文注重经典型、多样性。
因此,对语文教师而言,教语文课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的语文教师感觉课文太难教了。
而且也不排除有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难度确实增加了。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丁香结》和《花之歌》,我就看到有的语文教师除了教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外,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第四,语文考试发生了变化。
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上语文课就是满堂灌,生字解词分段中心思想。老师教起来简单,我们学起来简单,只要死记硬背即可。那时候的考试也简单,也就是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老师教的,只要不懒惰,记下来就可以拿高分。
可是现在的语文考试题型太活,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考死记硬背的知识了,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组织表达、综合运用等各种能力了。尤其是课外阅读部分,简直就和单篇的课文学习没有直接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阅读目标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所选课文有三篇,分别是《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
编者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如果教师紧扣课程意图施教的话,明显和当前的考试题型没有直接的关联。
这就让教师在教材、教学、考试之间非常纠结,非常难堪。迫不得已之下,只能考什么教什么,或者简单地处理一下课文,直接刷题搞成绩。
以上是我个人的浅知陋见,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