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鱼养殖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种鱼最好养了,很皮实,不过第一要注意水的含氧量,第二个就是要注意它的食物,它主要是浮游生物,自来水肯定是不行啊,还要给它培养食物,挺麻烦,用豆浆培养就可以了 鸭嘴鱼的养殖技术
1. 鱼苗培育�
一般采取水槽育苗法。出膜后在水槽中培育30~40天,直至3~5厘米下塘,这一过程是鱼苗成活的关键。�
(1)水槽条件面积约10平方米,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无尖锐拐角,进排水方便,并有防逃设施。水质优良,无污染、毒害,需过滤后使用。每小时进行2次水交换(投喂时停水半小时),水温16~28℃之间,溶氧5毫克/升以上。�
(2)匙吻鲟鱼苗放养密度开始时200尾/平方米,长至5厘米时密度降到100尾/平方米。
(3)开口饵料及投喂匙吻鲟开口饵料为浮游动物,也可以采取蛋黄与浮游动物合用。匙吻鲟最佳开口饵料为桡足类剑水蚤。若投喂剑水蚤,必须掌握好投放时间,以免剑水蚤将鱼苗卵黄囊夹破,造成鱼苗大批死亡。日投喂次数以4~8次为宜,培育室内夜间也需投喂,数量以略有剩余为度,初期投放的饵料需过60目筛网,筛除掉大个体及有害水生昆虫。后期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摄食量为体重的30%左右。匙吻鲟视力极差,不会主动觅食,投喂中损耗部分要大些。�
(4)日常管理及应注意事项日常管理需排污、刷洗纱窗、做好详细记录等。当鱼苗长至3~5厘米时,有几种不正常情况发生,如在水槽拐角处聚集、鱼苗互相咬斗吞噬、个体大小不一等。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营养不均,密度过大。另外,由于营养不足,鱼苗还会吞食水上气泡,使消化道膨胀出血直到死亡。鱼苗死亡有80%为咬斗吞噬造成,约20%由消化道充血造成。因此,3~5厘米以后的鱼苗应投放到饵料均衡充足、水体大的池塘
2. 池塘鱼种培育�
3~5厘米鱼苗当年培育成体长20~30厘米、体重200克大规格鱼种,须历时3~4个月。
(1)池塘要求水面3~5亩、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较好,每池应配备一台1.5千瓦的增氧机。下塘前需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杀灭其中杂鱼,水草等。池水温度2~37℃均可,最适25~32℃。�
(2)肥水下塘下塘一周前,要做到施肥培育好水质,一般肥料为大粪(400~500公斤/亩)及鸡、牛粪等,3天后向池内撒豆浆,用量5公斤/亩。下塘前还要用水花网再捞一次,清除蝌蚪与杂物,池中水温与盛鱼容器的水温差不得超过±3℃,操作宜在傍晚进行。�
(3)合理稀养主要养殖方式是单养,同时可搭配少量底层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切勿搭配花白鲢及凶猛鱼类。放养密度每亩以100尾为好。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施肥培育水体外,还要投喂豆浆(2公斤/亩),饼粕及浮性麦粉、麸糠或专用颗粒饵料,始终都要求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的要求。�
(4)加强管理坚持每天巡塘,认真做好养殖记录。�
(5)鱼病及治疗一般10~15厘米以上的鱼种很少发生死亡,但有过几例寄生性和细菌性疾病的报道。因为匙吻鲟对药物非常敏感,尤其是对重金属盐药物,所以用药时要谨慎。偶见鱼病主要是线虫和吸虫,可用2×10-6�高锰酸钾或小于75×10-6�的福尔马林药浴。幼鱼阶段禁止用硫酸铜及含氯药物,抗生素浸泡浓度为4×10-6左右。养成30~4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后,可以直接向水库中放流,也可以继续在池塘中养殖。
3. 放流�
(1)规格30~40厘米或更大,以保证其生存能力,防御其他凶猛鱼类。�
(2)密度粗放型(即人放天养)每10亩0.1~1尾;精养型(1 000~5
000亩的小型水库、湖泊、库湾等,可以人工施肥)每10亩3~5尾。因为匙吻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饵料来源丰富,不须新增投入,也不需减少其他鱼类的正常放养量,对整个生产没有影响。�
4. 成鱼池塘养殖�
(1)养殖方式单养、混养均可,以混养为主,搭配比例依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白鲢+草食性鱼类∶鲟鱼=6~7∶1;草食性鱼类∶白鲢=1∶1.5~3。无论单养混养,都需要搭配白鲢,因为白鲢可以控制藻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2)放养密度�
① 单养。体长50~60厘米体重1公斤时每亩80~100尾;2~3公斤时,每亩40~50尾。
② 混养。体长25厘米时每亩50~70尾,年底长至1公斤;体长50~60厘米时每亩20~50尾,年底长至2~3公斤。第三年每亩7~8尾。成鱼池塘养殖不宜在小面积或精养高产塘中混养,因为精养塘高产量、高密度,溶氧大起大落,轮捕轮放都对匙吻鲟十分不利。�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 鱼苗培育�
一般采取水槽育苗法。出膜后在水槽中培育30~40天,直至3~5厘米下塘,这一过程是鱼苗成活的关键。�
(1)水槽条件面积约10平方米,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无尖锐拐角,进排水方便,并有防逃设施。水质优良,无污染、毒害,需过滤后使用。每小时进行2次水交换(投喂时停水半小时),水温16~28℃之间,溶氧5毫克/升以上。�
(2)匙吻鲟鱼苗放养密度开始时200尾/平方米,长至5厘米时密度降到100尾/平方米。
(3)开口饵料及投喂匙吻鲟开口饵料为浮游动物,也可以采取蛋黄与浮游动物合用。匙吻鲟最佳开口饵料为桡足类剑水蚤。若投喂剑水蚤,必须掌握好投放时间,以免剑水蚤将鱼苗卵黄囊夹破,造成鱼苗大批死亡。日投喂次数以4~8次为宜,培育室内夜间也需投喂,数量以略有剩余为度,初期投放的饵料需过60目筛网,筛除掉大个体及有害水生昆虫。后期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摄食量为体重的30%左右。匙吻鲟视力极差,不会主动觅食,投喂中损耗部分要大些。�
(4)日常管理及应注意事项日常管理需排污、刷洗纱窗、做好详细记录等。当鱼苗长至3~5厘米时,有几种不正常情况发生,如在水槽拐角处聚集、鱼苗互相咬斗吞噬、个体大小不一等。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营养不均,密度过大。另外,由于营养不足,鱼苗还会吞食水上气泡,使消化道膨胀出血直到死亡。鱼苗死亡有80%为咬斗吞噬造成,约20%由消化道充血造成。因此,3~5厘米以后的鱼苗应投放到饵料均衡充足、水体大的池塘
2. 池塘鱼种培育�
3~5厘米鱼苗当年培育成体长20~30厘米、体重200克大规格鱼种,须历时3~4个月。
(1)池塘要求水面3~5亩、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较好,每池应配备一台1.5千瓦的增氧机。下塘前需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杀灭其中杂鱼,水草等。池水温度2~37℃均可,最适25~32℃。�
(2)肥水下塘下塘一周前,要做到施肥培育好水质,一般肥料为大粪(400~500公斤/亩)及鸡、牛粪等,3天后向池内撒豆浆,用量5公斤/亩。下塘前还要用水花网再捞一次,清除蝌蚪与杂物,池中水温与盛鱼容器的水温差不得超过±3℃,操作宜在傍晚进行。�
(3)合理稀养主要养殖方式是单养,同时可搭配少量底层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切勿搭配花白鲢及凶猛鱼类。放养密度每亩以100尾为好。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施肥培育水体外,还要投喂豆浆(2公斤/亩),饼粕及浮性麦粉、麸糠或专用颗粒饵料,始终都要求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的要求。�
(4)加强管理坚持每天巡塘,认真做好养殖记录。�
(5)鱼病及治疗一般10~15厘米以上的鱼种很少发生死亡,但有过几例寄生性和细菌性疾病的报道。因为匙吻鲟对药物非常敏感,尤其是对重金属盐药物,所以用药时要谨慎。偶见鱼病主要是线虫和吸虫,可用2×10-6�高锰酸钾或小于75×10-6�的福尔马林药浴。幼鱼阶段禁止用硫酸铜及含氯药物,抗生素浸泡浓度为4×10-6左右。养成30~4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后,可以直接向水库中放流,也可以继续在池塘中养殖。
3. 放流�
(1)规格30~40厘米或更大,以保证其生存能力,防御其他凶猛鱼类。�
(2)密度粗放型(即人放天养)每10亩0.1~1尾;精养型(1 000~5
000亩的小型水库、湖泊、库湾等,可以人工施肥)每10亩3~5尾。因为匙吻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饵料来源丰富,不须新增投入,也不需减少其他鱼类的正常放养量,对整个生产没有影响。�
4. 成鱼池塘养殖�
(1)养殖方式单养、混养均可,以混养为主,搭配比例依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白鲢+草食性鱼类∶鲟鱼=6~7∶1;草食性鱼类∶白鲢=1∶1.5~3。无论单养混养,都需要搭配白鲢,因为白鲢可以控制藻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2)放养密度�
① 单养。体长50~60厘米体重1公斤时每亩80~100尾;2~3公斤时,每亩40~50尾。
② 混养。体长25厘米时每亩50~70尾,年底长至1公斤;体长50~60厘米时每亩20~50尾,年底长至2~3公斤。第三年每亩7~8尾。成鱼池塘养殖不宜在小面积或精养高产塘中混养,因为精养塘高产量、高密度,溶氧大起大落,轮捕轮放都对匙吻鲟十分不利。�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干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