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服役的大和号战列舰,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一艘海上怪兽呢?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逐渐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而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山的国家,就更应当提高海军实力。所以日本发展了海军,还变成了日本军队的重点发展。为了在海军发展层面超过其他国家,日本决定在战列舰的特性上下功夫。尽管日本的资源比较贫乏,但是日本从没终止过对战列舰的研发,最后日本成功研发出了金刚级级别的战列舰,其中就包含大和号战列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和号战列舰在战场上展示出了令人震惊的实力,其他国家都将大和号称为一艘水上怪物,可是最后这艘战列舰却淹没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大和号战列舰有着三座三联式的舰载炮,而且每座舰载炮的规格为460mm,基本上是同年代中规格较大的舰载炮。坚信大家都清楚,舰载炮的规格越大,所发送的弹药吨数就越大,这也就代表着它具备很大的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和号战列舰在和别的战列舰对战时,在火力层面是占有优势的,那样使大和号战列舰慢慢在国际性上初露锋芒。
大和号战列舰在有了强大的火力之后,还有着优异的保护性。它的安全防护甲达到了650mm,因此在沙场上,大部分战列舰都没法对大和号战列舰造成损害。而且同代都没有别的战列舰的安全防护甲可以超过它。尽管大和号战列舰十分“耐揍”,可是它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那便是它的弹药库位置都设计得十分相仿,一旦有一个弹药库遭受毁坏,便会快速蔓延到别的弹药库,从而会对全部舰艇导致明显的损害。
大和号战列舰的身形比较大,这促使它比别的战列舰有着更宽的船壳。实际上,战舰在产生炮弹时,通常会出现较大的后座力,在后坐力的效果下,战舰也有可能在海上挪动,因此在发送一枚炮弹之后,必须再次看准才可以再次发送。但若是战舰的船壳充足宽敞,那后座力的效果也会减少许多,战舰也可以保证持续发送。
不难看出,大和号战列舰的特性确实十分出色,但出人意料的是,这艘战列舰才出现了短短的多年,就在冲绳岛战争中被击毁了。实际会经常出现那样的结果,与日本的资源贫乏具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在战事期内日本没办法为大和号战列舰给予充分的弹药,因此即使大和号战列舰的实力江湖群英,也是双手难敌四手。
在我们回首过去时,也不由自主为大和号战列舰的终结而感觉感慨万千,作为这个时期最优异的战列舰,最后却在深海中淹没,还会令人觉得遗憾。可是在我们想起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后,大和号战列舰的结果好像命中注定一样。毕竟它作为日本最重要的海军武器装备,对日本的未来也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一旦大和号战列舰被摧毁,日本兵败也无法挽救。
主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460mm三联装,共9门,副炮口径和投射吨位两倍于英国主力舰,炮塔炮盾厚度达到600毫米,和大西洋的全裸炮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排水量巨大,并且早于欧洲舰艇安装火控雷达,
并且抗沉防雷非常优秀,在被击沉前大和级战舰至少能连续抗击12-21条鱼雷和无数的炸弹打击,要知道鱼雷对于舰艇来说就像反坦克导弹打坦克,基本就是一发送走,大西洋上最多的也就4条鱼雷就变两节了。并且这个抗沉实战水平还是偷工减料以后的,按日本人自己的设计,21条鱼雷本应该是挠痒痒。
破天荒的规格,当然被评价为怪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