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技术素养
推荐于2018-11-2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浅谈信息技术素养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些。本文就以如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谈谈若干想法。
关键词:课堂 教学内容 课程兼容 情感教育 以评促学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对小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以上的两个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方法,要想使每一节课都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如我们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幻灯片的一些工具栏按钮的基本运用时,其实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接触WORD时,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所以我们没必要讲解得太透彻,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记忆的海洋中找寻相似的模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信息越及时、越全、越广,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在信息技术课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不次于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工具性学科。我们怎样才能最优的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现代人呢?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也即今所说的课程整合。整合就是一个系统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或事物之间,根据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通过相互的兼容、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1、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在四年级上册《名片DIY》教学生制作名片时,我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能够吸引小学生心里的名片,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一两种名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再教授制作名片的技能、技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信息技术课上的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哪一个不是与美术学科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画图有关内容,在我们教学完画图中的有关工具的使用之后,在讲到综合方面,我们可以将美术课上的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过来。比如《缤纷花布》这是低年级美术教程中的一课,但也可以利用到计算机画图课程中。而且通过画花布的过程中,把画图中的所有工具都综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画图进行创作的能力。又如在金山画王中,缩放图片时要根据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键盘指法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有关知识。小学生对英语这第二语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三年级的他们是刚接触,而且小学的英语对他们要求并不高,相对而言学习兴趣非常浓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再添加一些他们熟悉的一些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让他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把指法的规则了解清楚,并能熟悉每个键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 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指挥功能的人格。而作为教育受体——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还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睡觉等情况,自制力弱的学生还可能发出怪声、扮鬼脸或做其他调皮动作。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作考虑,则易于一味地责怪学生不听话,简单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能够自发地进行行为调试,协商解决矛盾,想办法克服困难,活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照片剪辑》时,我给了学生好多张校园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缺陷的地方(如有些角落有垃圾、有些地方被小朋友画上了画等)让学生自己观察照片,需要裁剪哪些部位,然后提问为什么要裁掉这些地方,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教育学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校园,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变得非常的美丽。这就对学生起到了爱护公物的情感教育。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礼仪》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礼仪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我们小学生要懂得哪些礼仪,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找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这样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都得到一次礼仪的大洗涤。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再者,就如我们平常上计算机课时,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不能随便移动显示器,不能非法关机等等;为了让计算机教室看上去整洁,离开之后要记得做什么事,如把键盘、鼠标归位,把凳子整齐的放好。
还有,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现在blog很流行,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教学学生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利用博客来记录平时的一些生活感悟,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来浏览别人的博客,并进行发表评论或留言。这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品德的教育,不能在网络上中伤别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网民。
四、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和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采用等级量化的办法给每位学生评定每节课的得分。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我还发动骨干学生参与到这种学习评价中来,使他们逐渐认同并在乎自己每节课上的评价表现,并把进入典范水平、奖励加分当作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重于了解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并根据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要求,我采用了课堂表现(10%)、出勤情况(10%)、平时成绩(10%)、努力程度(1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用作学生的模块学分认定。平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分也就成为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对技术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应用思想方法的渗透,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目前很多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策略性思维以及良好品质行为的关注和培养,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极需具备的核心内涵。在新课程推进期间,师生发展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各种操作层面上应予以充分关注。只有借助丰富生动的教学设计、精细实施的课堂教学和高效和谐的研修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许文莉.浅谈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2】网上参考.钟慧. 浅谈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网上参考.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过程评价初探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颜承元.用心经营课堂教学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些。本文就以如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谈谈若干想法。
关键词:课堂 教学内容 课程兼容 情感教育 以评促学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对小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以上的两个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方法,要想使每一节课都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如我们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幻灯片的一些工具栏按钮的基本运用时,其实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接触WORD时,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所以我们没必要讲解得太透彻,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记忆的海洋中找寻相似的模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信息越及时、越全、越广,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在信息技术课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不次于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工具性学科。我们怎样才能最优的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现代人呢?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也即今所说的课程整合。整合就是一个系统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或事物之间,根据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通过相互的兼容、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1、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在四年级上册《名片DIY》教学生制作名片时,我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能够吸引小学生心里的名片,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一两种名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再教授制作名片的技能、技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信息技术课上的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哪一个不是与美术学科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画图有关内容,在我们教学完画图中的有关工具的使用之后,在讲到综合方面,我们可以将美术课上的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过来。比如《缤纷花布》这是低年级美术教程中的一课,但也可以利用到计算机画图课程中。而且通过画花布的过程中,把画图中的所有工具都综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画图进行创作的能力。又如在金山画王中,缩放图片时要根据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键盘指法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有关知识。小学生对英语这第二语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三年级的他们是刚接触,而且小学的英语对他们要求并不高,相对而言学习兴趣非常浓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再添加一些他们熟悉的一些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让他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把指法的规则了解清楚,并能熟悉每个键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 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指挥功能的人格。而作为教育受体——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还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睡觉等情况,自制力弱的学生还可能发出怪声、扮鬼脸或做其他调皮动作。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作考虑,则易于一味地责怪学生不听话,简单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能够自发地进行行为调试,协商解决矛盾,想办法克服困难,活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照片剪辑》时,我给了学生好多张校园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缺陷的地方(如有些角落有垃圾、有些地方被小朋友画上了画等)让学生自己观察照片,需要裁剪哪些部位,然后提问为什么要裁掉这些地方,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教育学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校园,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变得非常的美丽。这就对学生起到了爱护公物的情感教育。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礼仪》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礼仪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我们小学生要懂得哪些礼仪,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找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这样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都得到一次礼仪的大洗涤。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再者,就如我们平常上计算机课时,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不能随便移动显示器,不能非法关机等等;为了让计算机教室看上去整洁,离开之后要记得做什么事,如把键盘、鼠标归位,把凳子整齐的放好。
还有,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现在blog很流行,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教学学生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利用博客来记录平时的一些生活感悟,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来浏览别人的博客,并进行发表评论或留言。这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品德的教育,不能在网络上中伤别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网民。
四、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和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采用等级量化的办法给每位学生评定每节课的得分。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我还发动骨干学生参与到这种学习评价中来,使他们逐渐认同并在乎自己每节课上的评价表现,并把进入典范水平、奖励加分当作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重于了解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并根据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要求,我采用了课堂表现(10%)、出勤情况(10%)、平时成绩(10%)、努力程度(1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用作学生的模块学分认定。平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分也就成为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对技术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应用思想方法的渗透,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目前很多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策略性思维以及良好品质行为的关注和培养,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极需具备的核心内涵。在新课程推进期间,师生发展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各种操作层面上应予以充分关注。只有借助丰富生动的教学设计、精细实施的课堂教学和高效和谐的研修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许文莉.浅谈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2】网上参考.钟慧. 浅谈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网上参考.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过程评价初探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颜承元.用心经营课堂教学
展开全部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
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
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
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
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
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
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
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
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
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
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