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
(1)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
(1)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______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备有如下器材:A.打点计时器;B.直流电源;C.交流电源;D.纸带;E.带夹子的重物;F.秒有表;G.刻度尺;H.导线;I.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字母代号).?②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完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的同学是______,其错误的操作是______.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
xBC-xAB=xAB-xOA
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4.00cm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0.500m/s,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a=
=2.00m/s2,
(2)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所以B直流电源不需要,打点计时器本身可以测量时间,所以F秒表不需要.
②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为0.02 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h=
gT2=
×9.8×0.022 m≈2 mm.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
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
可以看出其中甲在操作上误差较大.具体原因就是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打点一个点时已经有了速度.
故答案为:(1)4.00 0.500 2.00
(2)①BF
②甲,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
xBC-xAB=xAB-xOA
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4.00cm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XOB |
tOB |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a=
XAB?XOA |
t2 |
(2)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所以B直流电源不需要,打点计时器本身可以测量时间,所以F秒表不需要.
②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为0.02 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h=
1 |
2 |
1 |
2 |
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
可以看出其中甲在操作上误差较大.具体原因就是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打点一个点时已经有了速度.
故答案为:(1)4.00 0.500 2.00
(2)①BF
②甲,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