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报告怎么写好看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形式不仅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迫使教师走下讲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使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变成了“学生讲老师听”的新型课堂形态。
一、本班学生学习基本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49人,男生25人,女生24人。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尝试和实践,学生对“活动单分组导学”的学习方式已渐渐熟悉并开始习惯,由开始的茫然不所错被动接受到如今的熟练运用积极跟进,课堂学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创造性阅读,小组合作中主动和同伴协作探讨核心问题,展示时勇敢自信,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在韩立夫教授“六字诀结构化预习”的理论指导下,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一部分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搜集资料,拓展性地自主学习,这些行为都是高效课堂学习理念带来的显性成果。
二、高效课堂创建所做的主要工作。
1、学习理论,奠定高效课堂实施的行动基础。
自我校加入到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校后,学校做了大量的动员和培训工作。在实施初期,随同全校领导班子和二十多名老师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加班加点,在郭校长的动员讲话中明确参与课改的重要意义,即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成功。接到刘校长认真学习《有效教学教改项目指导手册》和韩立福的高效课堂讲义的工作任务之后,我积极翻阅手册,观看韩立夫关于高校课堂的讲义稿,熟悉了许多理论知识,也模模糊糊懂得了一些实践操作的要领。我深知,由于自己站讲台的时间较长,在传统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如今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师角色,这无疑跟接受一次教学大手术没有两样。所以,内心有着难以言语的排斥心理,更多的是盘算着该怎么办。在轰轰烈烈地活动单设计中,尽管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做的对不对,但在和同伴的协作研讨中,至始至终地尽心尽力吗,生怕由于疏忽让本来就茫然的工作走更多的弯路。面对这份新生事物的撞击,深感自己教学实力的浅薄和无力,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陪着学生一起慢慢走上高效课堂的学习轨道。
2、改变座位形式,营造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下的课堂座位形式的插秧式的排排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身体和目光都是面向老师,便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控制和整堂课的驾驭。但高效课堂中,老师不能再成为讲台的霸主了,那里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老师该往哪里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开始慢慢接受六人面对面的小组围坐形式。经过对全体学生的个人信息认真分析,我将全班49个人分成了8个小组。受学校教研会小组体验式培训的启发,我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选组长、定组名,设计组训,确定小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各小组上台,在组长的带领下向全班同学展示各自的风采,成员介绍,小组呼号,集体宣誓,在激情昂扬的氛围中构成了全新的学习小组。
3、完善课堂学习评价制度,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实施时,没有系统规范的评价依据,多靠即时的口头表扬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尽管六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已经建立,但是心连心的凝聚力却还没有形成。在学校数次培训和指导的启发下,我翻阅了大量小组构建的策略和评价策略,制定了简单的课堂加分制度,并将加分的内容、形式、分值制成表格下发到各组长手中,节节做记录,天天做统计,周周做汇报,同时伴以明星组长、红旗小组等各种评选活动,利用班会或者晨会的时间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以来,小组长的工作主动性被激活,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慢慢增强,大家都不想让自己小组的分数成为全班最低的,于是就有了强烈的上进意识和为集体争光的意识。这样的评价机制运行以后,不但让学科教学变得有序井然,而且激活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运行。比如学校“四无”活动的开展,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使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落到了实处,人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小组评价开始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值周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变化,组长带领本组的成员很有条理地做好每天的工作,填好值周日志,每天的晨会小结,每天的教室内外清洁,为我原来繁琐杂乱的班级管理减轻了许多负担,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4、优化活动单,让课堂环节更加简约实效。
刚开始接触“活动单”这个概念时,一切都很陌生。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设计出来的活动单全是习题的堆积,从拼音、字词、句子到阅读理解,跟那成套的习题集没有两样。拿到课堂上,课本全被抛到了一边,四十分钟尽组织学生做了活动单了。于是我开始埋怨这哪里是什么高效课堂,这分明是应试教育,题型训练。一段时间,我的语文课完全变成了习题讲解课。无奈之余发现,好多老师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于是大家又开始琢磨,开始研讨,开始一边上课一边研究这个活动单的奥妙。当郭校长有一次发现学生手里的活动单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不能让活动单束缚住我们的手脚,活动单的设计一定要简约,切中文章的核心,切实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服务作用。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再次搬起课本认真研读,开始和同伴们商量将课堂的几个大环节和获得弄个单的模块对应起来。这样以来,活动单的设计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又慢慢删除那些琐碎的基础知识,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形式和内容。于是,由“自主预习模块、文本研讨模块、巩固练习模块”三大模块构成的学生学习活动单终于面世。随着内容的优化,它已经在学生课堂学习中越来越有效地发挥着引领和辅助作用。
5、教研活动积极跟进,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养。
从“一案一本”到“一案一单”,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经历了许多坎坷,学校为了提升老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也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每一次的培训,我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特别对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几次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活动中,我的受益颇丰。在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的同时,我坚持阅读高效课堂相关的杂志、书籍,特别是借助自己的博客,将实践的心得和体会及时记录下来。有了疑惑和问题,及时到网络查找资料,对照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上学期进行的高效课堂个人技能展示活动中,我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竞赛内容,用平时学习积淀的各类理论和素养陈述自己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做课展示活动中,我全面回顾自己在高效课堂中得到的点滴经验,凭借多年的课堂驾驭能力,组织和引导学生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主动学习,轻松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整个课堂技能展示活动中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我深知,这个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技能展示活动中,自己投入地学习,用心地实践,那不知觉中慢慢提升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三、高效课堂实施的主要策略
1、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及管理方式。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本班共有学生49名学生,学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小组建设的过程分三步进行: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我认为学习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成绩应该优秀(4)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5)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要有创新精神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小组成员共同磋商、集思广益,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目前我班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字有:飞翼、活力、闪烁、咕啾、豆子、无敌、给力。
(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为全班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小组成员按成绩1、2、3、4、5、6号,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排在最前边,每个小组的1号就是本组各方面能力比较弱的,越到后边的号综合能力就越强一些。这样,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候既便于组长分工,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以及时评价,使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车”现象的发生。
2、导学案及活动单的设计及使用。
导学案为备课组教师研读教材、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个人使用前可根据教学实际和思路进行修改,使用完成后必须有手写的教学反思。精读课文的导学案一般为两课时,略读课文一般为一课时。导学案分为四部分内容:备课人和内容信息;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活动单;主要将导读、生成、训练(拓展)等合为一单。
目前,五年级语文活动单共由三个模块构成:自主预习模块(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大意,搜集作者资料和课文背景、摘录好词好句、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文本研讨模块(根据课文内容画行文思路图、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理解);巩固练习模块(根据所学课文进行话题练笔或者即兴仿写)。学生学习活动单一般是上课前发给学生,课堂上在老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分步分环节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和填写,下课后上交由老师批阅。
3、课堂的基本流程与环节。
环节一: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环节二:小组合作,预习交流。
(1)由组长组织对前一天的活动单预习情况进行交流评价。
(2)小组代表上台集体展示,其他学生同步用双色笔进行补充。
环节三:感知文本,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感知文本。
(2)完成活动单的文本研讨模块。
(3)组内交流,智慧共享。
环节四:集体展示,理解文本。
(1)由最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2)其余学生用双色笔完成补充和修改。
(3)老师进行适时点评和点拨。
环节五:巩固练习,即兴练笔。
(1)根据活动单的提示完成单位时间的即兴练笔。
(2)集体展示,师生共评。
四、高效课堂创建中的体会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总是要历经波折的,比如高效课堂以全新的思想和姿态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时,每个人都对此充满了排斥和怀疑。但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行为甚至走进我们的内心时,慢慢地我们尝试到这种改变给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以前,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苦口婆心地去分析去讲解,一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老师的主观教授中进行,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怎样的理解效果和消化程度全然不知。但现在不一样了,当学生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地向全班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高效课堂探索到至今,虽然我们品尝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改变和成果,但也积攒了许多让人困惑的问题,比如从形式上表现的很细致扎实的结构化预习中,有许多孩子只是将课外资料上的基础知识或者和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不加筛选或者不分重点地罗列和摘抄,结果是书上画的花花绿绿,写得密密麻麻,但实质上一经抽查,连最基本的课文朗读关都不能过,字词认读关也是问题重重,暴露出的问题是不但使预习流于形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反而走向低效。其次,小组合作过程中,对于学习对子的组织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得主动强学习能力强点的学生可以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但使那些胆子小参与不够主动的学生在这样的环节里却成了掉队的人,时间长了,他们会逐渐丧失与人协作的欲望,失去主动学习的乐趣,合作学习的效率也日益弱化。在全班进行的集体大展示环节中,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胆量和自信,但在台上进行展示时,缺乏明晰的思维和清楚的表达,更多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地朗读答案,尤其在下边的同学提出异议的时候不能自如地进行互动交流,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口齿不清,语言啰嗦,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这些现象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加强细节训练,让所有的学生对于组内的小展示也好还是班上的大展示也好,都能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统一的上台、讲述、互动、总结。自从学校下发了统一的小组课堂评分要求,课堂评价基本有了统一的依据,各科学习也得到了相互协调和步调同一的评价,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对组长的细节培训,导致很多时候各组的加分标准不够统一,个别小组和大家分值悬殊过大,老师在上课加分的时候也有忘加或者加分随意的时候,这些做法时间长了会导致小组评分流于形式,对于下组合作学习不能起到及时的督促和激励作用。
关于课堂中的“以生为本”。我们所研究的高效课堂模式其最本真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力,使他们在一种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体验认知的乐趣和探究的快乐。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由于时间问题或者学生因素,在教学节奏不能按计划进行的时候容易走向传统的讲解、分析,以讲代读,以讲代思,时时充当课堂教学的霸权者。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的时候挖个洞,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过经历,其严重性便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我记得刘校长在实验一开始就提醒我们老师,不管学生说对还是说错,都不要批评,只要让他说出来就达到目标,时间长了,等树立了自信,孩子不但想说而且说对的比率也就变高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因为这样的尝试和等待而使教学节奏显得过慢,课堂效率低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发挥案单作用,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里充分展现自我,快速成长,实现高效。
回顾“一案一单”的实验历程,虽然时间不长,我们却早已在艰难和挣扎中迷失自我,更多时候的语文课只能静静地等待孩子们认真写单,因了一部分孩子的写字速度,我们甚至连最宝贵的朗读、默读、品读时间也是压缩再压缩。也许,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高效”二字似乎像一条无情的皮鞭抽打着我们,让越来越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顾了这头却误了那头。反思这一切的一切,或许是我们的理论学习太过肤浅,操作方法太过粗糙,使我们的“一案一单”课堂模式不仅没有完全体现小组合作的鲜明特色,更可惜的是失去了原有语文课的生命情怀和情趣情感。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教授说,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它的核心是育人,再往下说是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从学生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它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建设未来!亲爱的老师们,实现高效课堂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而我们,还在路上。
一、本班学生学习基本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49人,男生25人,女生24人。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尝试和实践,学生对“活动单分组导学”的学习方式已渐渐熟悉并开始习惯,由开始的茫然不所错被动接受到如今的熟练运用积极跟进,课堂学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创造性阅读,小组合作中主动和同伴协作探讨核心问题,展示时勇敢自信,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在韩立夫教授“六字诀结构化预习”的理论指导下,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一部分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搜集资料,拓展性地自主学习,这些行为都是高效课堂学习理念带来的显性成果。
二、高效课堂创建所做的主要工作。
1、学习理论,奠定高效课堂实施的行动基础。
自我校加入到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校后,学校做了大量的动员和培训工作。在实施初期,随同全校领导班子和二十多名老师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加班加点,在郭校长的动员讲话中明确参与课改的重要意义,即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成功。接到刘校长认真学习《有效教学教改项目指导手册》和韩立福的高效课堂讲义的工作任务之后,我积极翻阅手册,观看韩立夫关于高校课堂的讲义稿,熟悉了许多理论知识,也模模糊糊懂得了一些实践操作的要领。我深知,由于自己站讲台的时间较长,在传统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如今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师角色,这无疑跟接受一次教学大手术没有两样。所以,内心有着难以言语的排斥心理,更多的是盘算着该怎么办。在轰轰烈烈地活动单设计中,尽管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做的对不对,但在和同伴的协作研讨中,至始至终地尽心尽力吗,生怕由于疏忽让本来就茫然的工作走更多的弯路。面对这份新生事物的撞击,深感自己教学实力的浅薄和无力,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陪着学生一起慢慢走上高效课堂的学习轨道。
2、改变座位形式,营造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下的课堂座位形式的插秧式的排排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身体和目光都是面向老师,便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控制和整堂课的驾驭。但高效课堂中,老师不能再成为讲台的霸主了,那里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老师该往哪里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开始慢慢接受六人面对面的小组围坐形式。经过对全体学生的个人信息认真分析,我将全班49个人分成了8个小组。受学校教研会小组体验式培训的启发,我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选组长、定组名,设计组训,确定小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各小组上台,在组长的带领下向全班同学展示各自的风采,成员介绍,小组呼号,集体宣誓,在激情昂扬的氛围中构成了全新的学习小组。
3、完善课堂学习评价制度,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实施时,没有系统规范的评价依据,多靠即时的口头表扬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尽管六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已经建立,但是心连心的凝聚力却还没有形成。在学校数次培训和指导的启发下,我翻阅了大量小组构建的策略和评价策略,制定了简单的课堂加分制度,并将加分的内容、形式、分值制成表格下发到各组长手中,节节做记录,天天做统计,周周做汇报,同时伴以明星组长、红旗小组等各种评选活动,利用班会或者晨会的时间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以来,小组长的工作主动性被激活,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慢慢增强,大家都不想让自己小组的分数成为全班最低的,于是就有了强烈的上进意识和为集体争光的意识。这样的评价机制运行以后,不但让学科教学变得有序井然,而且激活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运行。比如学校“四无”活动的开展,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使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落到了实处,人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小组评价开始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值周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变化,组长带领本组的成员很有条理地做好每天的工作,填好值周日志,每天的晨会小结,每天的教室内外清洁,为我原来繁琐杂乱的班级管理减轻了许多负担,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4、优化活动单,让课堂环节更加简约实效。
刚开始接触“活动单”这个概念时,一切都很陌生。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设计出来的活动单全是习题的堆积,从拼音、字词、句子到阅读理解,跟那成套的习题集没有两样。拿到课堂上,课本全被抛到了一边,四十分钟尽组织学生做了活动单了。于是我开始埋怨这哪里是什么高效课堂,这分明是应试教育,题型训练。一段时间,我的语文课完全变成了习题讲解课。无奈之余发现,好多老师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于是大家又开始琢磨,开始研讨,开始一边上课一边研究这个活动单的奥妙。当郭校长有一次发现学生手里的活动单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不能让活动单束缚住我们的手脚,活动单的设计一定要简约,切中文章的核心,切实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服务作用。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再次搬起课本认真研读,开始和同伴们商量将课堂的几个大环节和获得弄个单的模块对应起来。这样以来,活动单的设计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又慢慢删除那些琐碎的基础知识,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形式和内容。于是,由“自主预习模块、文本研讨模块、巩固练习模块”三大模块构成的学生学习活动单终于面世。随着内容的优化,它已经在学生课堂学习中越来越有效地发挥着引领和辅助作用。
5、教研活动积极跟进,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养。
从“一案一本”到“一案一单”,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经历了许多坎坷,学校为了提升老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也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每一次的培训,我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特别对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几次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活动中,我的受益颇丰。在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的同时,我坚持阅读高效课堂相关的杂志、书籍,特别是借助自己的博客,将实践的心得和体会及时记录下来。有了疑惑和问题,及时到网络查找资料,对照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上学期进行的高效课堂个人技能展示活动中,我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竞赛内容,用平时学习积淀的各类理论和素养陈述自己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做课展示活动中,我全面回顾自己在高效课堂中得到的点滴经验,凭借多年的课堂驾驭能力,组织和引导学生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主动学习,轻松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整个课堂技能展示活动中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我深知,这个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技能展示活动中,自己投入地学习,用心地实践,那不知觉中慢慢提升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三、高效课堂实施的主要策略
1、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及管理方式。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本班共有学生49名学生,学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小组建设的过程分三步进行: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我认为学习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成绩应该优秀(4)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5)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要有创新精神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小组成员共同磋商、集思广益,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目前我班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字有:飞翼、活力、闪烁、咕啾、豆子、无敌、给力。
(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为全班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小组成员按成绩1、2、3、4、5、6号,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排在最前边,每个小组的1号就是本组各方面能力比较弱的,越到后边的号综合能力就越强一些。这样,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候既便于组长分工,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以及时评价,使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车”现象的发生。
2、导学案及活动单的设计及使用。
导学案为备课组教师研读教材、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个人使用前可根据教学实际和思路进行修改,使用完成后必须有手写的教学反思。精读课文的导学案一般为两课时,略读课文一般为一课时。导学案分为四部分内容:备课人和内容信息;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活动单;主要将导读、生成、训练(拓展)等合为一单。
目前,五年级语文活动单共由三个模块构成:自主预习模块(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大意,搜集作者资料和课文背景、摘录好词好句、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文本研讨模块(根据课文内容画行文思路图、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理解);巩固练习模块(根据所学课文进行话题练笔或者即兴仿写)。学生学习活动单一般是上课前发给学生,课堂上在老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分步分环节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和填写,下课后上交由老师批阅。
3、课堂的基本流程与环节。
环节一: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环节二:小组合作,预习交流。
(1)由组长组织对前一天的活动单预习情况进行交流评价。
(2)小组代表上台集体展示,其他学生同步用双色笔进行补充。
环节三:感知文本,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感知文本。
(2)完成活动单的文本研讨模块。
(3)组内交流,智慧共享。
环节四:集体展示,理解文本。
(1)由最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2)其余学生用双色笔完成补充和修改。
(3)老师进行适时点评和点拨。
环节五:巩固练习,即兴练笔。
(1)根据活动单的提示完成单位时间的即兴练笔。
(2)集体展示,师生共评。
四、高效课堂创建中的体会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总是要历经波折的,比如高效课堂以全新的思想和姿态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时,每个人都对此充满了排斥和怀疑。但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行为甚至走进我们的内心时,慢慢地我们尝试到这种改变给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以前,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苦口婆心地去分析去讲解,一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老师的主观教授中进行,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怎样的理解效果和消化程度全然不知。但现在不一样了,当学生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地向全班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高效课堂探索到至今,虽然我们品尝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改变和成果,但也积攒了许多让人困惑的问题,比如从形式上表现的很细致扎实的结构化预习中,有许多孩子只是将课外资料上的基础知识或者和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不加筛选或者不分重点地罗列和摘抄,结果是书上画的花花绿绿,写得密密麻麻,但实质上一经抽查,连最基本的课文朗读关都不能过,字词认读关也是问题重重,暴露出的问题是不但使预习流于形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反而走向低效。其次,小组合作过程中,对于学习对子的组织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得主动强学习能力强点的学生可以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但使那些胆子小参与不够主动的学生在这样的环节里却成了掉队的人,时间长了,他们会逐渐丧失与人协作的欲望,失去主动学习的乐趣,合作学习的效率也日益弱化。在全班进行的集体大展示环节中,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胆量和自信,但在台上进行展示时,缺乏明晰的思维和清楚的表达,更多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地朗读答案,尤其在下边的同学提出异议的时候不能自如地进行互动交流,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口齿不清,语言啰嗦,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这些现象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加强细节训练,让所有的学生对于组内的小展示也好还是班上的大展示也好,都能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统一的上台、讲述、互动、总结。自从学校下发了统一的小组课堂评分要求,课堂评价基本有了统一的依据,各科学习也得到了相互协调和步调同一的评价,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对组长的细节培训,导致很多时候各组的加分标准不够统一,个别小组和大家分值悬殊过大,老师在上课加分的时候也有忘加或者加分随意的时候,这些做法时间长了会导致小组评分流于形式,对于下组合作学习不能起到及时的督促和激励作用。
关于课堂中的“以生为本”。我们所研究的高效课堂模式其最本真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力,使他们在一种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体验认知的乐趣和探究的快乐。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由于时间问题或者学生因素,在教学节奏不能按计划进行的时候容易走向传统的讲解、分析,以讲代读,以讲代思,时时充当课堂教学的霸权者。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的时候挖个洞,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过经历,其严重性便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我记得刘校长在实验一开始就提醒我们老师,不管学生说对还是说错,都不要批评,只要让他说出来就达到目标,时间长了,等树立了自信,孩子不但想说而且说对的比率也就变高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因为这样的尝试和等待而使教学节奏显得过慢,课堂效率低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发挥案单作用,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里充分展现自我,快速成长,实现高效。
回顾“一案一单”的实验历程,虽然时间不长,我们却早已在艰难和挣扎中迷失自我,更多时候的语文课只能静静地等待孩子们认真写单,因了一部分孩子的写字速度,我们甚至连最宝贵的朗读、默读、品读时间也是压缩再压缩。也许,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高效”二字似乎像一条无情的皮鞭抽打着我们,让越来越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顾了这头却误了那头。反思这一切的一切,或许是我们的理论学习太过肤浅,操作方法太过粗糙,使我们的“一案一单”课堂模式不仅没有完全体现小组合作的鲜明特色,更可惜的是失去了原有语文课的生命情怀和情趣情感。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教授说,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它的核心是育人,再往下说是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从学生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它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建设未来!亲爱的老师们,实现高效课堂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而我们,还在路上。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