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有哪些

 我来答
青妍知识屋
2015-04-0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青妍知识屋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3809 获赞数:389085
学校学科带头人 青年骨干教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
材料三 “提倡国货,不用日货”“不作日人之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两界”是指哪两界?
(3)“不作日人之工”表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1)问由口号可知是五四运动。第(2)问由“罢学”“罢市”可知是学界和商界。第(3)问“不作日人之工”说明工人阶级觉醒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1)是在五四运动中提出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政府的矛盾。
(2)“两界”指学界、商界。
(3)表明工人阶级开始觉醒。(言之有理即可)
1天_堂1
2015-04-0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1天_堂1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1757 获赞数:139624
本人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工作生活中,对文学非常感兴趣。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材料解析(共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 (1分)
(2)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
(3)这一事件的性质如何?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2分)
(4)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2分)

解析: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国贼指和二十一条的签订有直接关系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国权是指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由此引发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
(2)1919年1月18至6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分赃会”,即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涉及到山东问题(当时山东属德国势力范围),所以是中国人民要求清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提出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3)这一事件是指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核心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今天我们发扬五四运动,可以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的精神,总之本题比较开放,五四精神还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fp355878
2015-04-08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70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220万
展开全部
(1)是在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政府的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酒心糖
2015-04-08 · TA获得超过45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26万
展开全部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五四运动
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政府的矛盾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繁语婷
2015-04-08 · TA获得超过23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92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869万
展开全部
?什么口号?中国近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帝国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