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魏延是蜀汉后期大将,深受刘备信任,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那么,为什么魏延不能位列五虎上将呢?
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五虎上将这一说,《三国志》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人并列一传,后来经过民间的二次创作,就有了“五虎上将”之名。陈寿将五人并列,原因也很简单,关羽、张飞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五人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关羽不必说,张飞有据水断桥、收江南诸郡、入川时分定郡县、宕渠大破张郃等;马超收成都;黄忠入川时攻城拔寨,定军山之战更是一战斩渊;赵云有单骑救主、收江南诸郡、入川时平定郡县。
魏延如何能与五人相比?
虽然魏延也参与了入川战役,还立下战功,可是光芒完全被黄忠掩盖,因此刘备进位汉中王时,黄忠能与关张马同列。魏延能封汉中太守,镇远将军,都非常让人惊讶了。魏延一生最风光的时刻,就是在阳溪遭遇战大破郭淮,以及在刘备开会时吹下的牛皮“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就算魏延后来没有犯错,他也没有资格与五人并列。刘备在世时,魏延名望很低,与基层将领无二,后来得到重用。除了在阳溪打了一场胜仗外,也没值得一谈的功绩,虽说镇守汉中近十年,但并无敌人来犯。如果这样也能与五人同传,那么,廖化王平、霍峻张嶷也都可以,岂不是可以合称十虎上将?
扩展资料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参考资料:
1.《三国志》百度百科三国志
关羽,刘备的兄弟,万夫不当的猛将
张飞,刘备的兄弟,万夫不当的猛将
封这两个人代表,刘备不会忘记从早期开始就追随他的人
马超,在游牧民族中很有名声,又是名门之后,又是投降之将
封马超代表,刘备会重用投降之人,同时也是为了威慑游牧民族
黄忠,荆襄老将,汉中之战中又占了三国名将夏侯渊
封黄忠代表刘备想拉拢新的贵族集团,同时有功必赏,不是用人唯亲。
从这四员大将的名单上不难看出刘备用心良苦的政治和军事考量,但这些考量被民间传说强行加进来的赵云给掩盖了。
至于,为什么不封魏延,主要是因为封上面那四员大将时,魏延还没有可以与此相称的功劳和出身。但这不代表刘备不中用魏延,此后,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做了汉中太守,这个位子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会是张飞的。而魏延也确实回报了刘备,为他在曹操几十万大军面前守住了汉中。至于说后来,魏延的谋反,本来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现在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这是魏延和诸葛亮,杨仪之间的个人矛盾,根本不足以用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