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复习怎样最有效?
展开全部
谈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复习是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对于学期末的总复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复习把以前学过内容的漏洞和缺欠补上,使知识更加完整;通过复习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会有不同的侧重面,但下面的一点应该是要共同注意的。就是期末复习应该抓住重要的内容、主要的规律和基本的方法,而不是去把很多精力和时间化在解决、攻克一些疑难问题上,或者去作尽可能多的不必要的记忆,期望考试时候能够用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存在着这种心理的)。要抓住学科的重点内容,它决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期末复习要注意围绕专题进行复习。围绕专题复习,那往往要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搞清楚章节之间内在的联系,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说,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的总体框架和主线索。根据自己的回忆和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列出诸如《学科知识系统表》是一个好的办法。对理科科目来说,可以围绕专题适当做些综合题或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温古而知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达到的。
二是期末复习中,同学们要着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要搞清楚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而少追求一些特殊的巧解;不在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的记忆上化工夫、浪费时间。最基础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也就是最重要的、适用性最广泛的,这是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好的。
目前的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书面笔试,同学们在复习中离不开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做练习(作业、试卷)本身就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实践。听课听懂了,看书理解了,一定要多动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完成一定数量的书面练习,是绝不能达到知识的消化和掌握的。那么怎样来进行期末复习练习呢?我们说要注意练习的“质”和“量”。
这里讲的“质”,一是要求练习是真正通过独立分析而解答正确的,并力求能举一反三。那种就题论题地做大量习题,考试时凭印象盲目套用以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弊端,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似曾相识的题都做错。这里“质”的第二个含义是,平时复习练习要注意训练自己思维、表达及运算的准确度,解题答题力求一次就对,不要寄希望以后还可以再行检查上。有的同学不经过认真努力的思考和钻研,就喜欢在答案的“启发”下做题,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这在解答选择性题型时尤其要避免。
这里讲的“量”是指做题的速度要快,即提出效率上的要求。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除了要以对学科知识、规律透彻理解、熟练掌握为基础以外,也还有个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常有这样的同学,平时作业独立完成,过程清楚,正确率也高,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平时时间宽余,完成作业从从容容,四平八稳。而一旦考试有个时间要求,急忙中思路就乱了,大错误小疏忽都出来了,跟不上速度,也就谈不上质量了。因此,同学们平时复习做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速度,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思维、表达和运算的敏捷性。
复习中(平时学习也一样)还应提倡同学间的互相讨论、互相解疑,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学们在学习中的思维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往往具有共同性。互相讨论,提问一方有提高勿用置疑,就是解答问题那位同学也会得到做作业、完成试卷所得不到的收获。你若对问题没有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你是经不起问的,你也就不能给予他人以满意可信的回答的。互相讨论中可以暴露出许多复习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从而得到补充提高。
期末复习的立足点应是你们自己,复习效率、复习质量的高低,首先反映了一个同学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强弱。老师在安排复习时,其复习的进度,内容的深广度总是针对多数同学来制定的。往往由于受到课时的影响,其复习的节奏和祥略可能不对有些同学的“胃口”,“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难免会有。这就需要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早有个详尽的复习安排,进度如何?侧重点在那里?等等(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说,同学们要主动地学习,要做学习的主人。
第一天:把这学期所有的内容看一遍,归纳出大致的内容提纲;
第二天:把这学期做过的所有习题试卷看一遍,归纳错题类型;,
第三天:先就错的最多的类型做练习,到你完全掌握为止;
第四天:简单做一下其他错题的练习;
第五天:着重复习前半学期的内容,可以考虑做习题、背概念或者就用看的方法复习;
第六天:做一张期末考试的模拟卷;
第七天:放松一天,睡个好觉,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
一、期末复习的任务
主要有五个方面:
1、查缺漏。通读,读懂教材,对知识进行查缺漏,对薄弱处进行重点强化。
2、加深理解,巩固吸收。把有关知识放到本学期所学内容中,去定位、理解。
3、构建体系。对知识举行系统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强化记忆。以适合自己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方式浓缩记忆。
5、力求规范。在解题思路、方法、过程方面力求简捷规范,在书面表达和卷面形式上做到简洁规范,提升应用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二、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目标,二是态度,三是方法,四是处理好几个关系。
1、确定自己期末的奋斗目标和信心
有目标才有动力,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和达成不同阶段人生目标的拼搏中走过的。中学生要善于树立自己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或追赶的对象,这叫“捕捉”目标,自我驱动。
我们知道,学习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同时期都有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因或牵引目标。不同的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善于“捕捉”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强化,就可以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现在你学习的近期目标应该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功利的,就是考出一个好成绩,让家长脸上有个笑模样,让自己有个好心情,让假期过得更自由、更愉快潇洒。
既然,你确立了近期的目标,就要制定可行的计划,下定决心去实施。这样在目标的牵引和决心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的效果。学习的实践证明,学习的任务明确,方向性越明确,就能发掘出各种潜力,从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现在的一周的刻苦的学习“断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今后一个时间段,至少即将到来的假期的“长痛”。
2、要有复习的紧迫感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赶作业的时候;考试之前;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学习任务是具体、明确的的,时间是有限的,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就高。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每名同学都要有学习和复习的紧迫感。请同学们算一笔帐,从现在到期末考试还有几天?期末文化考试科目是多少科?每科教材有几本?一共多少本?这样大致一算,你就会发现,对于你来讲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呀!
要有紧迫感,就必须有计划,就要给自己划定每天的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这样就会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紧迫感,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时间紧、任务重,要取得胜利还必须做到“收心”和“聚力”。人的成长,是阶梯式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自我调控和爱好取舍,人的爱好是广泛的,但精力是有限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中心,近期你的中心工作就是复习备考,就是要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去。如,上课集中精力听讲和思考,做作业时不吃零食、不说话,暂时收敛起你的兴趣和爱好,什么玩具呀、随身听啊、折纸啊、刺绣啊等,不要做现在不应该做的事,集中精力学习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不要过多地学习现在不该学的东西等等。
3、提高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记忆能力是关键
提高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记忆水平是关键。记忆在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没有记忆,学习就无法进行,因为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脑力劳动,记忆是一切脑力劳动之必需。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就我校同学的情况看,现阶段影响你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记忆水平的高低。
记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能不能再认,能不能回忆再现和能不能复做,以及再认、再现、复做的质量。如,解答一道选择题,当看完题目之后,答案还没有在头脑中出现,但一看供选择的答案,立刻认出其中有一个是该题的答案。这种感知过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时,能够认识它们的现象就叫再认。至于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也无人提示,但能独立地再现出这一事物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回忆。这种情况在学习中比比皆是,如背诵课文、记单词、写化学方程式、使用公式解题等等。学过的动作,在需要时能准确地重复做出来,叫做复做。能“回忆”出来,反映了较高的记忆水平。记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脑智力活动的质量。
要提高记忆水平,就要有“记住”的紧迫感和“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很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课堂提问前看书,记忆效果比较好;考试之前学习,记忆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记忆的目的明确,因为害怕记不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这种非记住不可的紧迫感,使得记忆的效果大大提高。一些学生总抱怨自己的记忆能力太差,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学习的任务不明确、目的不端正,缺乏强大的内驱力。因此,就没有“一定要记住”的紧迫感,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使得记忆效果很差。同时又缺乏“一定能记住”的信心,结果就更加记不住了,形成恶性循环。有了“一定要记住”的认识,又有了“一定能记住”的信心,记忆的效果一定会好的。
从知识内容上看,记忆方法主要有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两种。意义识记,就是要理解事物的意义,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记忆方法。如,对原理、定义、定理、法则的记忆要靠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不需要理解事物的意义或不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只靠对事物的重复来记忆的方法。例如对历史年代、人物名称、山的高度、外语单词、元素符号的记忆,大多数靠机械识记。
不同年龄,两种记忆方法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机械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72%,初二是 55%,高二是 17%。意义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 28%,初二是 45%,高二是83%。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你们记忆中的意义识记所占的百分比越来越高,而机械识记所占的百分比则越来越低。意义识记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
意义识记的办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对知识储备情况,用不同方式去记忆和掌握知识。
通过理解抓住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的方法,它使新知识有了支撑点,不仅便于记得牢固,而且还可以使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
理解基础上,将知识系统归纳的方法,它使所要记忆的内容纳入知识的体系之中,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这样就更容易记忆了。
有时要记忆的事物实在无法找到有意义的必然联系,为了便于记忆,还可以人为地运用表面的联想或谐音记忆方法也可以把要记的内容变成口诀来背颂方法等等。
方法虽然是多样的,但是要想提高记忆质量,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参与记忆。实验证明:在单位时间内,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以记忆其中的15%,依靠视觉获得的知识,可以记忆同一内容的25%,而将视觉听觉器官结合起来可以记忆同一内容的65%。多种感官聚力,完成任务的质量一定会是高的。
4、复习备考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把握好复习中“质”和“量”的关系
复习不能只看遍数和数量,重在提高效率和质量。把握好复习中“质”和“量”的关系,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要多在质上做文章,少在量上搞消耗。在学习效果上,只有先有“质”,才能谈“量”,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数量和速度。如做训练和习题时,首先要独立分析思考,正确解决,培养解决问题思路和敏捷性,学会举一反三,切忌先看答案。第二做到表达和运算规范准确。第三对问题力求一次性解决,强调准确性,不要寄希望复查和修改。这些都是“质”的提高问题。再说说量,量是无边际的,大量的重复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但效率不高。我们应该有个逆向思维,如何限制时间和精力投入的量,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时刻以时间和投入来约束自己,就等于扩大了量。
(2)把握全面和最基本的关系
全面掌握学习过的所有知识是学习的最高理想,一般来讲是达不到的,当然达到了,你肯定就不一般。因此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是大多数同学的基本任务。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思路、规律和方法是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基础。因为所有的知识、技能,包括试卷内容的百分之七十都属于这部分。因此对于三分之二的同学来讲,这些内容是你的重点所在,不要在旁支末节知识上、特殊性的巧解上投入你的精力。当然,对于基础很好的那部分同学是不在此列的。
(3)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
首先是在学习内容的学与思。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回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有的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习题做的多,认真仔细读懂教材的少;对书文字符号看的多,对知识的回忆、问题的思考少;对章节或篇目知识掌握投入的力量多,对教材整体的知识结构的把握少。一遍遍地看书,很少合起书来回忆一下书中的要点、思路或公式,对教材整体的知识结构掌握不好,必然造成知识的零乱,不完整,其实教材的章节目录就是最简单和基本的知识框架,我们有多少同学关注和研究过呢?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探寻少,知识孤立零散,结果书一看就懂,一放下就忘,题一做就懵,老师一讲就通。由于书一看就懂,不费脑筋,所以大脑兴奋不起来,常看到有的学生看着书就睡着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设问、思考、求解,使头脑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的状态,那么学习效果就一定会很好。所以,希望同学们,把“三少”变成三多,这样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是在学习方法的学与思。不少同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过程中从不“停不来,回头看一看”。要善于检查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比如:一天或一周的学习结束后,想一想: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时间?这样想一下,查一查,就可以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后,同学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
(4)把握好做过的习题和试卷中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用过的试卷、练习题能否在复习中发挥积极作业,关键看你平时的学习习惯,是否对错误的内容有过强化和再认,是否对资料有过整理。如果你有前面的铺垫,现在复习时翻看以前的考试卷、练习题和错题集或好题集萃(当然如果你有的话),答对的内容不要再看,集中精力看做错的题目,如果是选择题读完题目后,只看正确的那个选项,错误的不要看,问答题,主要看你自己丢分的地方就可以了,这叫对正相信息的再强化。这样长期坚持做下去,即可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5)注意文理交替
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文理交替。
什么叫文理交替呢?就是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学,而是将文科和理科相互交错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大,因而产生疲劳。长时间学习内容相近的学科,造成学习上的单调刺激,容易引人发困,产生睡意,或者叫产生抑制,就如同听单调的下雨滴水声或钟表的“嘀嗒”声一样,这样再坚持学习下效果不会好。二是由于将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使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也比较接近,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在安排学习内容时,很注意文理交替,以减少相互干扰,又可使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获得交替的休息。例如,学完语文看物理,做完数学看政治历史等等。
复习是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对于学期末的总复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复习把以前学过内容的漏洞和缺欠补上,使知识更加完整;通过复习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会有不同的侧重面,但下面的一点应该是要共同注意的。就是期末复习应该抓住重要的内容、主要的规律和基本的方法,而不是去把很多精力和时间化在解决、攻克一些疑难问题上,或者去作尽可能多的不必要的记忆,期望考试时候能够用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存在着这种心理的)。要抓住学科的重点内容,它决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期末复习要注意围绕专题进行复习。围绕专题复习,那往往要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搞清楚章节之间内在的联系,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说,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的总体框架和主线索。根据自己的回忆和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列出诸如《学科知识系统表》是一个好的办法。对理科科目来说,可以围绕专题适当做些综合题或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温古而知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达到的。
二是期末复习中,同学们要着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要搞清楚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而少追求一些特殊的巧解;不在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的记忆上化工夫、浪费时间。最基础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也就是最重要的、适用性最广泛的,这是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好的。
目前的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书面笔试,同学们在复习中离不开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做练习(作业、试卷)本身就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实践。听课听懂了,看书理解了,一定要多动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完成一定数量的书面练习,是绝不能达到知识的消化和掌握的。那么怎样来进行期末复习练习呢?我们说要注意练习的“质”和“量”。
这里讲的“质”,一是要求练习是真正通过独立分析而解答正确的,并力求能举一反三。那种就题论题地做大量习题,考试时凭印象盲目套用以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弊端,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似曾相识的题都做错。这里“质”的第二个含义是,平时复习练习要注意训练自己思维、表达及运算的准确度,解题答题力求一次就对,不要寄希望以后还可以再行检查上。有的同学不经过认真努力的思考和钻研,就喜欢在答案的“启发”下做题,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这在解答选择性题型时尤其要避免。
这里讲的“量”是指做题的速度要快,即提出效率上的要求。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除了要以对学科知识、规律透彻理解、熟练掌握为基础以外,也还有个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常有这样的同学,平时作业独立完成,过程清楚,正确率也高,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平时时间宽余,完成作业从从容容,四平八稳。而一旦考试有个时间要求,急忙中思路就乱了,大错误小疏忽都出来了,跟不上速度,也就谈不上质量了。因此,同学们平时复习做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速度,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思维、表达和运算的敏捷性。
复习中(平时学习也一样)还应提倡同学间的互相讨论、互相解疑,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学们在学习中的思维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往往具有共同性。互相讨论,提问一方有提高勿用置疑,就是解答问题那位同学也会得到做作业、完成试卷所得不到的收获。你若对问题没有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你是经不起问的,你也就不能给予他人以满意可信的回答的。互相讨论中可以暴露出许多复习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从而得到补充提高。
期末复习的立足点应是你们自己,复习效率、复习质量的高低,首先反映了一个同学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强弱。老师在安排复习时,其复习的进度,内容的深广度总是针对多数同学来制定的。往往由于受到课时的影响,其复习的节奏和祥略可能不对有些同学的“胃口”,“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难免会有。这就需要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早有个详尽的复习安排,进度如何?侧重点在那里?等等(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说,同学们要主动地学习,要做学习的主人。
第一天:把这学期所有的内容看一遍,归纳出大致的内容提纲;
第二天:把这学期做过的所有习题试卷看一遍,归纳错题类型;,
第三天:先就错的最多的类型做练习,到你完全掌握为止;
第四天:简单做一下其他错题的练习;
第五天:着重复习前半学期的内容,可以考虑做习题、背概念或者就用看的方法复习;
第六天:做一张期末考试的模拟卷;
第七天:放松一天,睡个好觉,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
一、期末复习的任务
主要有五个方面:
1、查缺漏。通读,读懂教材,对知识进行查缺漏,对薄弱处进行重点强化。
2、加深理解,巩固吸收。把有关知识放到本学期所学内容中,去定位、理解。
3、构建体系。对知识举行系统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强化记忆。以适合自己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方式浓缩记忆。
5、力求规范。在解题思路、方法、过程方面力求简捷规范,在书面表达和卷面形式上做到简洁规范,提升应用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二、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目标,二是态度,三是方法,四是处理好几个关系。
1、确定自己期末的奋斗目标和信心
有目标才有动力,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和达成不同阶段人生目标的拼搏中走过的。中学生要善于树立自己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或追赶的对象,这叫“捕捉”目标,自我驱动。
我们知道,学习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同时期都有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因或牵引目标。不同的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善于“捕捉”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强化,就可以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现在你学习的近期目标应该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功利的,就是考出一个好成绩,让家长脸上有个笑模样,让自己有个好心情,让假期过得更自由、更愉快潇洒。
既然,你确立了近期的目标,就要制定可行的计划,下定决心去实施。这样在目标的牵引和决心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的效果。学习的实践证明,学习的任务明确,方向性越明确,就能发掘出各种潜力,从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现在的一周的刻苦的学习“断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今后一个时间段,至少即将到来的假期的“长痛”。
2、要有复习的紧迫感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赶作业的时候;考试之前;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学习任务是具体、明确的的,时间是有限的,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就高。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每名同学都要有学习和复习的紧迫感。请同学们算一笔帐,从现在到期末考试还有几天?期末文化考试科目是多少科?每科教材有几本?一共多少本?这样大致一算,你就会发现,对于你来讲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呀!
要有紧迫感,就必须有计划,就要给自己划定每天的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这样就会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紧迫感,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时间紧、任务重,要取得胜利还必须做到“收心”和“聚力”。人的成长,是阶梯式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自我调控和爱好取舍,人的爱好是广泛的,但精力是有限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中心,近期你的中心工作就是复习备考,就是要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去。如,上课集中精力听讲和思考,做作业时不吃零食、不说话,暂时收敛起你的兴趣和爱好,什么玩具呀、随身听啊、折纸啊、刺绣啊等,不要做现在不应该做的事,集中精力学习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不要过多地学习现在不该学的东西等等。
3、提高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记忆能力是关键
提高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记忆水平是关键。记忆在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没有记忆,学习就无法进行,因为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脑力劳动,记忆是一切脑力劳动之必需。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就我校同学的情况看,现阶段影响你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记忆水平的高低。
记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能不能再认,能不能回忆再现和能不能复做,以及再认、再现、复做的质量。如,解答一道选择题,当看完题目之后,答案还没有在头脑中出现,但一看供选择的答案,立刻认出其中有一个是该题的答案。这种感知过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时,能够认识它们的现象就叫再认。至于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也无人提示,但能独立地再现出这一事物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回忆。这种情况在学习中比比皆是,如背诵课文、记单词、写化学方程式、使用公式解题等等。学过的动作,在需要时能准确地重复做出来,叫做复做。能“回忆”出来,反映了较高的记忆水平。记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脑智力活动的质量。
要提高记忆水平,就要有“记住”的紧迫感和“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很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课堂提问前看书,记忆效果比较好;考试之前学习,记忆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记忆的目的明确,因为害怕记不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这种非记住不可的紧迫感,使得记忆的效果大大提高。一些学生总抱怨自己的记忆能力太差,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学习的任务不明确、目的不端正,缺乏强大的内驱力。因此,就没有“一定要记住”的紧迫感,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使得记忆效果很差。同时又缺乏“一定能记住”的信心,结果就更加记不住了,形成恶性循环。有了“一定要记住”的认识,又有了“一定能记住”的信心,记忆的效果一定会好的。
从知识内容上看,记忆方法主要有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两种。意义识记,就是要理解事物的意义,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记忆方法。如,对原理、定义、定理、法则的记忆要靠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不需要理解事物的意义或不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只靠对事物的重复来记忆的方法。例如对历史年代、人物名称、山的高度、外语单词、元素符号的记忆,大多数靠机械识记。
不同年龄,两种记忆方法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机械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72%,初二是 55%,高二是 17%。意义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 28%,初二是 45%,高二是83%。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你们记忆中的意义识记所占的百分比越来越高,而机械识记所占的百分比则越来越低。意义识记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
意义识记的办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对知识储备情况,用不同方式去记忆和掌握知识。
通过理解抓住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的方法,它使新知识有了支撑点,不仅便于记得牢固,而且还可以使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
理解基础上,将知识系统归纳的方法,它使所要记忆的内容纳入知识的体系之中,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这样就更容易记忆了。
有时要记忆的事物实在无法找到有意义的必然联系,为了便于记忆,还可以人为地运用表面的联想或谐音记忆方法也可以把要记的内容变成口诀来背颂方法等等。
方法虽然是多样的,但是要想提高记忆质量,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参与记忆。实验证明:在单位时间内,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以记忆其中的15%,依靠视觉获得的知识,可以记忆同一内容的25%,而将视觉听觉器官结合起来可以记忆同一内容的65%。多种感官聚力,完成任务的质量一定会是高的。
4、复习备考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把握好复习中“质”和“量”的关系
复习不能只看遍数和数量,重在提高效率和质量。把握好复习中“质”和“量”的关系,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要多在质上做文章,少在量上搞消耗。在学习效果上,只有先有“质”,才能谈“量”,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数量和速度。如做训练和习题时,首先要独立分析思考,正确解决,培养解决问题思路和敏捷性,学会举一反三,切忌先看答案。第二做到表达和运算规范准确。第三对问题力求一次性解决,强调准确性,不要寄希望复查和修改。这些都是“质”的提高问题。再说说量,量是无边际的,大量的重复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但效率不高。我们应该有个逆向思维,如何限制时间和精力投入的量,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时刻以时间和投入来约束自己,就等于扩大了量。
(2)把握全面和最基本的关系
全面掌握学习过的所有知识是学习的最高理想,一般来讲是达不到的,当然达到了,你肯定就不一般。因此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是大多数同学的基本任务。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思路、规律和方法是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基础。因为所有的知识、技能,包括试卷内容的百分之七十都属于这部分。因此对于三分之二的同学来讲,这些内容是你的重点所在,不要在旁支末节知识上、特殊性的巧解上投入你的精力。当然,对于基础很好的那部分同学是不在此列的。
(3)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
首先是在学习内容的学与思。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回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有的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习题做的多,认真仔细读懂教材的少;对书文字符号看的多,对知识的回忆、问题的思考少;对章节或篇目知识掌握投入的力量多,对教材整体的知识结构的把握少。一遍遍地看书,很少合起书来回忆一下书中的要点、思路或公式,对教材整体的知识结构掌握不好,必然造成知识的零乱,不完整,其实教材的章节目录就是最简单和基本的知识框架,我们有多少同学关注和研究过呢?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探寻少,知识孤立零散,结果书一看就懂,一放下就忘,题一做就懵,老师一讲就通。由于书一看就懂,不费脑筋,所以大脑兴奋不起来,常看到有的学生看着书就睡着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设问、思考、求解,使头脑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的状态,那么学习效果就一定会很好。所以,希望同学们,把“三少”变成三多,这样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是在学习方法的学与思。不少同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过程中从不“停不来,回头看一看”。要善于检查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比如:一天或一周的学习结束后,想一想: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时间?这样想一下,查一查,就可以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后,同学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
(4)把握好做过的习题和试卷中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用过的试卷、练习题能否在复习中发挥积极作业,关键看你平时的学习习惯,是否对错误的内容有过强化和再认,是否对资料有过整理。如果你有前面的铺垫,现在复习时翻看以前的考试卷、练习题和错题集或好题集萃(当然如果你有的话),答对的内容不要再看,集中精力看做错的题目,如果是选择题读完题目后,只看正确的那个选项,错误的不要看,问答题,主要看你自己丢分的地方就可以了,这叫对正相信息的再强化。这样长期坚持做下去,即可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5)注意文理交替
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文理交替。
什么叫文理交替呢?就是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学,而是将文科和理科相互交错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大,因而产生疲劳。长时间学习内容相近的学科,造成学习上的单调刺激,容易引人发困,产生睡意,或者叫产生抑制,就如同听单调的下雨滴水声或钟表的“嘀嗒”声一样,这样再坚持学习下效果不会好。二是由于将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使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也比较接近,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在安排学习内容时,很注意文理交替,以减少相互干扰,又可使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获得交替的休息。例如,学完语文看物理,做完数学看政治历史等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