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怎样教学倍的认识的教学论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教师眼中的“倍”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