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再,然后,最后等词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曹冲称象的过程是先赶大象上船,再在船身下沉处画线;然后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最后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的结构: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起因。曹冲跟着父亲和官员一起看大象。
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人人都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官员们各自提出想法,曹操都不满意。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曹冲说出了称象的办法,他不但聪明而且善于观察思考。
4、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曹操叫人用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问题归纳:
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
3、称象的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描述为:曹冲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再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最后比较下就能知道大象的体重了。
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扩展资料:
相关原理
“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