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
首先,我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好应该是其进行写作最重要的因素.假如学生对写作文根本不喜欢,甚至有很多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那怎么又能写出作文呢?即使能写出来也只能是生搬硬套,语句不通,为了达到老师的字数要求而拼字凑字.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过这种现象.学生为了将作文的字数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将同样的一句话写了不下十遍.实践证实,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让学生将写作当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往做,而不能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负担将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才能真正吸引孩子把写作当作一件有爱好的事往做.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一件事.我个人的做法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看,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的心理,而这主要来自于他们的成绩高低和在班级学校参加活动所获得的荣誉,因此,在开学之时,我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孩子对于取得各个方面的成绩也是特别重视的.在作文教学开始时候,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消了学生们害怕写作文的顾虑.我跟孩子们讲实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小作家,但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假如你们不愿意,当然不可能成为小作家了.假如你愿意当小作家,只要你勤观察,勤动脑,勤动笔就完全可以了.我首先打消了孩子们畏惧作文的思想顾虑,其次,练习学生说话的练习,拿三年级第一篇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来说,我给孩子们讲了什么生活叫课余生活,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然后说说自己最感爱好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孩子们都特别愿意往说,都想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课余生活的快乐.既然孩子们愿意往说,能说出来,我想也是能够写出来的.看着孩子们热闹的交流着自己的课余生活,我因势利导地说:”孩子们,那你愿意不愿意将你们自己的课余生活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后让全学校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和你们一块分享你们的快乐呢?孩子们当然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了.我神秘地对孩子们说:“那你们知道怎才能让全校的师生都能和你们分享快乐吗?”孩子们顿时没了声音,忽然有个孩子说,用学校广播读给大家听不就行了.可有的孩子反驳到那谁能记住你啊!大家争论来争论往,最后班长发言说:“我以为大家都可以往我们学校的《七彩阳光》报往投稿啊!”这下大家似乎都如梦初醒!大家一个个都恨不得现在就写出来投稿到学校的校报上.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只有把作文作文写好了才能投到学校的校报上啊,否则的话怎么才能给别人带往快乐呢?这下更加激起了孩们的写作欲看,孩子们一个个都赶紧忙着写自己手中的作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激情引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到作文,他们对于点滴成功,都会激起巨大的探求欲看.而信心是每个人的内驱力,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从激励的目的出发,对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而要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要运用一些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进步学生的习作水平的,老师就要根据练习目标认真在课本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的练习.如练习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观察模拟对话场景观察神态等各个方面,一步步对学生进行练习.不求快,但求解的正确,描写的细致.再次,身边处处是素材.让孩子写作最难的题目莫过于没得素材可写,告诉学生身边处处是素材.如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留心观察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爱好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关键看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但是这些小主人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当事情发生在身边时,老师提条件醒学生细心的观察,教会孩子怎么观察.长此以往,身边经过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的笔下也变得惟妙惟肖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而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学生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中年级习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环节。
指导、写作和讲评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而处理好指导与讲评的关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之一。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作文指导固不可少,但应是在基本审题方法、一般构思技巧方面的指导。但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仍较浅,如果对具体的作文题作过细的指导,反而会以教师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学生的思路,以教师固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手脚。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雷同之作。而作为“后事之师”的习作修改和讲评,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极其重要的步骤。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的作文教学采用了“初写→再写→讲评”的程序。
一、前奏——课前布置作文,科学“指导”
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就会陷入困境。
鉴于此,在上作文课前,我根据每一组课文的作文训练的要点,设计题目(范围),布置作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布置题目后,向学生作简单提示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并尝试第一次写作——初写。
这里有意淡化了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导,是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打破框框,发挥创造思维,不拘一格地选择恰当的体裁,去反映生活,阐发议论,抒发情感。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半命题作文《介绍家乡的景物》的
作文训练中,学生周娉描述了千丝瀑前的所见所闻——一群孩子争先往池塘里扔小石子,几个大人不顾警示牌上的标语“不得跨越”,越过护拦,到池塘边洗手、洗脸……小作者在文中发出呼吁:请保护我们的千丝岩,请保护我们的家园。试想,如果老师对这一题目有事先的“具体指导”、“详细要求”,学生的作文也许都成了“千丝岩风景优美,人人保护千丝岩”的套路之作,哪来如此鲜活的描写、深刻的思考?
二、间奏——课中动笔写作,巧妙“引导”
当然,淡化对具体文题的“指导”,并不是要放弃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的写作盲目的从感性到感性。相反,写作指导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得到加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生动,文章就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
1、丰富学生的词汇
词汇是作文中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材料。词汇丰富,表达时就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生动、优美感人。小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词汇的缘故。例如,描写人时,男的总是“四方脸,高鼻梁,粗眉毛,大眼睛”,女的则是“苹果脸,羊角辨,水汪汪的眼睛,惹人喜爱的酒窝”。这样,写出来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一条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指导他们随时积累优美的词和句。
为了
提高小学生的怎样运用词汇使文章更生动的意识,我在作文前向他们提供可能运用到的优美词句,为他们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是有效的办法。例如,针对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只会翻来覆去运用几个词的情况,我把有关描写五官、头发、眼神、笑容、姿势、步态和风度的词语摘录下来,抄写成“人物外貌描写词汇表”,供学生选用。如:步态:身躯挺拔、左摇右摆、步履迅速、脚步沉重、蹦蹦跳跳、令人发笑等等。
2、提供模仿的阶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来说,有了丰富的词汇,不一定都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来。因此,模仿成了这些学生写作的阶梯。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明白,教师们不用担心学生模仿作文,而是要指导他们怎样模仿,模仿什么。千万不可放任自流,让他们名为模仿,实为抄袭!只有这样,到高年级时,大部分学生才能真实地有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文章来!
比如鉴于此,我在学生初写半命题作文“千丝岩”后,挑选在初写中比较优秀的习作在班级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具体的作文引导学生要把其中的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点写具体。描写的时候用上比喻句、设问句等使描写事物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然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发现50个学生笔下的千丝岩各不相同,表现的手法也各不相同。这就使模仿有了生命。
三、后缀——课后交流评议,指导“讲评”
作文讲评是指导和批改的延续。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实际上,作文的讲评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文的讲评是指导工作的升华,是批改工作的综合、继续,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是对每次作文讲评,我都会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二三篇,进行集体讲评。讲评时,出示习作,由教师或学生朗读一遍,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针对文章实际,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发挥主导作用,把握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作文。
集体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所写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有时还可穿插选读其它学生的作文片断,让大家欣赏、借鉴,找出自己作文的差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次作文讲评之后,我还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修改。再修改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批改和讲评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作文中反映出的不足的再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然后抄清,再交老师复阅。
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三步作文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但愿答案令你满意
一、创设情景,以情激趣。 比如,在写《家乡的美景》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绵阳的景色以及各个景点人山人海的图片,通过再现周围的事物,引导孩子学会从哪些方面去观察、体会。激发了学生赞美家乡的欲望。
二、演示操作,自我展示。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是很强烈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运用他们这一特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小发明、小制作等,可激发学生的交流学习的兴趣。如今年科技节,学校向各班征集小发明、小制作还有会标,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强项。我觉得这是一个训练作文的契机。于是,我让学生边演示边介绍,制作所需材料,方法步骤,自己的体会等,再把介绍的内容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也学一招,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游戏表演,巧妙设趣。 教师如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巧妙设计游戏和表演,就能增强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如:在兴趣班我就进行了一次“掰手腕比赛”,其他孩子一边观察,一边猜测哪一方会赢。刚开始他们把“怎么准备、开始、结果”都说了,非常详细还用了很多好词、好句。但没有人谈到了心理描写,于是,我让他们尝试和同桌“掰手腕”。再让他们谈,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写身边的事情,发现身边的美,用学过的语言,活化为自己的思想,说自己的所见所感,就是好作文。多鼓励,少批评。三年级属于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不可急切地渴望学生写出什么精彩的作文,不要过多地“指导”怎么审题怎么立意怎么构思怎么选材怎么布局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能够做到有话想说并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书面上,就是老师和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所期待的最大的成功!。语文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怎么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规律。我想,多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后仿写。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易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