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现为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2、某些皮肤病,例如严重的鱼鳞病、硬皮病、麻风病、放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可引起限局性无汗。
3、神经损伤,例如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截瘫,以及交感神经、延髓、桥脑的局部损伤,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4、某些内脏疾患,如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粘液性水肿、恶性肿瘤等,此外,维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无汗。
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扩展资料:
从生理角度讲,流汗除了散发热量外,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1、汗液可维持水分的供给与挥发的生理平衡,防止角质层干燥。
2、汗液在皮肤表面有酸化作用,防御微生物侵袭。
3、汗液与皮脂相互乳化,在皮表形成脂类薄膜,有保护皮肤的功能。此外,它还与电解质、粘多糖、激素等代谢有关。因此,无汗症病人应尽快就医,可采用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汗
一.这是因为你的体质处于某种非健康的“疾致”状态!也许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或者工作,又或者是身体排泄系统不够健康,你的汗腺不畅,需要“疏通”!一般情况下,环境热到一定程度,人的汗腺就会排汗,以排除毒素,维护体内环境,保证健康。汗腺长期不畅,可以通过进行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来帮助“打开”,只要出过几次大汗,你的汗腺就会正常了,能够经常正常出汗了!
二.皮肤表面的少汗或完全无汗可能由汗腺本身的异常或神经通路的某一水平不正常造成,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现为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2. 某些皮肤病也会引起无汗或少汗。
3. 神经损伤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4. 某些内脏疾病,像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粘液性水肿和恶性肿瘤等也是诱因。
此外,维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无汗。
除去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的无汗症,目前尚无法治疗外,其他疾患造成的无汗,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全身无汗身体极端不适者可迁居低温地区或人工降温,如多呆在空调间。
大家常常会有同样的感受,当遇到外界强烈的刺激过后会发现自己被“吓出一身汗”,其实这是正常反应,是由于精神刺激使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从而产生多汗。但有些人却“惊而无汗”,这又是为什么呢?皮肤表面的少许或完全无汗可由汗腺本身的异常或神经通路的某一水平的不正常造成,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现为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2)某些皮肤病,例如严重的鱼鳞病、硬皮病、麻风病、放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可引起限局性无汗。
(3)神经损伤,例如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截瘫,以及交感神经、延髓、桥脑的局部损伤,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无汗。
(4)某些内脏疾患,如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粘液性水肿、恶性肿瘤等,此外,维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无汗。
除去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的无汗症目前尚无法治疗外,若为其他疾患造成的无汗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全身无汗在夏季不能调节体温,身体极端不适者可迁居低温地区或采取人工降温,如室内安装空调。
中医如何治疗无汗症?
“天气热了会出汗,冷天就没汗了。”这是人们共同的感受,但感觉有时也会骗人。事实上皮肤每天都要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只不过当气温较低时汗腺分泌的汗珠不仅太小,而且刚出表皮即被蒸发,医学称之为“不可见的出汗”,那么人为什么要出汗?除了散发热量外,还有其他重要作用:①汗液可维持水分的供给与挥发的生理平衡,防止角质层干燥。②汗液在皮肤表面有酸化作用,防御微生物侵袭。③汗液与皮脂相互乳化,在皮表形成脂类薄膜,此外,它还与电解质、粘多糖、激素等代谢有关。因此,无汗症病人应尽快就医。可采用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1)内治法
①阴液亏损证
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盛夏难忍,口干咽燥,便如羊粪,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滋益汗源法。药用:生地3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黄芪10g,葛根10g,当归10g,丹参10g,五味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阳虚气弱证
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汗溢减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肌肤干燥,舌淡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壮阳,滋润肌肤法。药用:肉苁蓉20g,锁阳10g,鹿角霜30g
,黄芪30g,党参15g,熟地30g,生山药60g,白术15g,杜仲15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①夏日炎热,汗闭不出,可穿着浅色棉织品,宽松的衣服;做好其他防暑措施。
②无汗肤热,盛夏难耐者,可用六一散60g,枯矾15g,冰片2g,研细末,纱布包块。
③配成5%的甘草酒精,外搽后,可有效降低皮温。
(3)饮食疗法(适于盛夏炎热之时)
①绿豆60g,白米80g,白糖20g,熬粥。
②西瓜皮(去翠衣及瓜瓤)60g,切片煮水,代茶饮。
③绿茶10g,绿豆衣15g,沏茶。
人体出汗除了散发热量外,还有其他重要作用:①汗液可维持水分的供给与挥发的生理平衡,防止角质层干燥。②汗液在皮肤表面有酸化作用,防御微生物侵袭。③汗液与皮脂相互乳化,在皮表形成脂类薄膜,此外,它还与电解质、粘多糖、激素等代谢有关。
如果身体无汗或少汗,应该及早治疗。
(1)内治法
①阴液亏损证 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盛夏难忍,口干咽燥,便如羊粪,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滋益汗源法。药用:生地3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黄芪10g,葛根10g,当归10g,丹参10g,五味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阳虚气弱证 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汗溢减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肌肤干燥,舌淡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壮阳,滋润肌肤法。药用:肉苁蓉20g,锁阳10g,鹿角霜30g ,黄芪30g,党参15g,熟地30g,生山药60g,白术15g,杜仲15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①夏日炎热,汗闭不出,可穿着浅色棉织品,宽松的衣服;做好其他防暑措施。
②无汗肤热,盛夏难耐者,可用六一散60g,枯矾15g,冰片2g,研细末,纱布包块。
③配成5%的甘草酒精,外搽后,可有效降低皮温。
(3)饮食疗法(适于盛夏炎热之时)
①绿豆60g,白米80g,白糖20g,熬粥。
②西瓜皮(去翠衣及瓜瓤)60g,切片煮水,代茶饮。
③绿茶10g,绿豆衣15g,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