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是怎么证明1+1=2的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02
展开全部
我想你的年级还很小吧?我下面的话你可能不一定看得明白。。我想你想问的应该是陈景润证明(1+2)吧?事实上,我以前也陷入那样一个误区。都说陈景润证明了(1+2)但是还没人能证明(1+1)。总觉得好奇。。1+1=2不是我们小学就知道的吗?没经过证明我们怎么就在用了呢?1+1=2不是和1+2=3一样的证明方法吗?………………………………其实这里说的(1+1)和(1+2)指的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1+1=2、1+2=3首先你要知道。陈景润证明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相关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叫哥德巴赫的数学家提出的,大概是说: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比方说8=3+5,26=19+5……素数是指该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尽。比方7,11,19。现在这个命题还没有得到证明。但是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人们可以计算出直到很大很大的数字上,这个命题都是正确的。它应该就是正确的。很早以前,外国人就证明了任何一个大于X(X应该不会很大)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7个素数乘积的和。人们把这个表示成(1+7)后来慢慢有人能证明一个大偶数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6个素数乘积的和(1+6);一个素数与5个素数乘积的和(1+5)……。再后来,我国的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2个素数乘积的和,这就是人们长说的(1+2)。比方18=3(3*5);30=5+(5*5)。至于他是怎么证明得,那写出来都是一大本的书。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包括现在的你和我。。但是人们还没有能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1+1)。这才是人们常说的能证明(1+2),还不能证明(1+1)。并非说我们能证明1+2=3,不能证明1+1=2。事实上1+1=2,1+2=3都是人们规定的公理,是准则,是不需要也不用证明的。你明白了吗?
看景者我
2018-03-30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万
展开全部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现在通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但是因为这个猜想太难,所以数学家们退而求其次,研究一个大于2的偶数是否能写成两个数a与b的和,如果a是2个素数的乘积,b是3个素数的乘积,那么就写成2+3,意思是第一个数是两个素数的乘积,第二个数是三个素数的乘积。

例如30可以写成30=6+24,因为6=2*3,24=2*2*2*3,所以30=6+24就是30的2+4分解。

历史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两个主要工具一个叫筛法,一个叫圆法。在陈景润之前两个方法都有很多数学家在研究,证明了比如2+3,1+4,1+3之类的结论。陈景润改进了筛法,做出了1+2的结果,也就是说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上另一个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乘积的数的和。

因此,1+2,1+1只是一种简便的写法,并不是真的是证明为什么1+1=2或者1+2=3。

陈景润 - 中国著名数学家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条芒品济
2019-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57
展开全部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现在通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但是因为这个猜想太难,所以数学家们退而求其次,研究一个大于2的偶数是否能写成两个数a与b的和,如果a是2个素数的乘积,b是3个素数的乘积,那么就写成2+3,意思是第一个数是两个素数的乘积,第二个数是三个素数的乘积。

例如30可以写成30=6+24,因为6=2*3,24=2*2*2*3,所以30=6+24就是30的2+4分解。

历史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两个主要工具一个叫筛法,一个叫圆法。在陈景润之前两个方法都有很多数学家在研究,证明了比如2+3,1+4,1+3之类的结论。陈景润改进了筛法,做出了1+2的结果,也就是说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上另一个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乘积的数的和。

因此,1+2,1+1只是一种简便的写法,并不是真的是证明为什么1+1=2或者1+2=3。

陈景润 - 中国著名数学家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myzyk222
高粉答主

2020-09-14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珍惜处州
2021-03-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2
展开全部
陈景润为祖国争了光。但在数学界却成了谎言终结者。所有的1十2至9十9。的数学精英,都是数学界的败类。不能证明1十l,没有罪不会让人笑。但画蛇添足,让数学界几百年来走入误区是罪过。本人证明了1十1,却被拒收。原因是我只有初中毕业。一个小学生的题目非要去找没发明的数学工具才能证明。可悲不,是可笑。是遗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