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君不君,臣不臣古文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
出处: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选段: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译文:
因为不通礼义的宗旨,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就是没有伦理道德;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就是不孝敬父母。
文本解读
本篇置于《史记》卷末,在《货殖列传》之后,标为“第七十”。该文既是《史记》的序文,又是司马迁自作的列传。
文章先追考自己的先世为周之太史,并写父亲太史令司马谈生平以及他对儒,墨等六家的评价。接着写自己少年时读书和二十以后足迹遍及南北的情况;写父亲临终嘱咐他必当史官,完成其未竟之志,以及他接受遗嘱时的恳切之情和继任太史令的经过。
然后转入文章的核心部分:先写决心以继任孔子的事业为己任,并高度评价《春秋》的历史作用,这实际上也是阐发自己写《史记》的宗旨;次写在写作过程中遭受李陵事件的惨祸,但决心以古圣贤为榜样,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构。
文章最后部分分条叙述《史记》一百三十篇各自的写作本意,说明这部书是在广泛收集天下“遗文古事”和“放失旧闻”的基础上写成的,名为《太史公书》。
这篇序言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和史学观点的极为珍贵的史料,与《报任安书》并称。全文结构宏大,气势雄浑。《史记》全书的大纲细目,粲然明白。加之文辞高古庄重,感情悲怆真挚,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
翻译: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
2016-07-07
译文:不通晓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做国君的不像个国君,当臣子的不像个臣子,作父亲的不像个父亲,为儿子的不像个儿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