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

 我来答
最爱秋天的传说
高粉答主

2016-10-31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7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2.1亿
展开全部
  《还剩下多少》是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这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堂导入上,演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在树上贴了3个绿色的苹果和2个红色的苹果。教师再把2个红色的苹果拿走,然后让学生说出老师演示的过程,并提问:拿走了2个是从几个里面拿的?现在树上还剩几个?这时候学生的情绪高涨,大多数的孩子纷纷举手,我班的黄曼霏竟说,“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3个。”还没来的及表扬,阙文尖说,“老师,可以用减法来解决。”冷健茏说,“可以写成5-2=3。”孩子们的回答是我意想不到的,于是引出“减法”, 认识了减号。我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易懂、有趣,并且为学好新知识铺好路。
  2.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和完整的提一个问题了,并且知道用减法来解决。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在说中学,玩中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在“练一练”第1题中,通过学生边说图意,边用手势比划,再写出算式的过程,在第2题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写算式的过程,既让每个孩子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让学生充分感受、认识减法的含义和算法。
  本节课上还存在着不足:
  1.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个个跃跃欲试,但是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尚未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急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导致课堂秩序有点混乱,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与交流的习惯。
  2.在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大部分学生,而忽视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提供机会,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都不能完整的表述,对刚入学的孩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沙砾闪烁星光
2013-12-31 · TA获得超过3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万
展开全部
组内研讨课,依据课时进度,我展示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册的第三单元的《还剩下多少》一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4、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这一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所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的研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的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减法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我给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感到课程设计的并不合理,内容有一点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的重视,所以整节课都是那么的满,没有一丝空隙。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做了改变。具体的两种教学设计我在课后又做了对比,详细如下。

第一次上课,首先情境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到果园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展示;一棵果树(一共有5个苹果,文字的形式表现),学生充分表述这一数学信息,然后动画演示掉下来了2个苹果,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信息。然后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奶酪的课件情境,继续让学生体验减法。仍然是不出示奶酪的块数而是用文字表示。让学生结合文字和演示的动画解决,还剩下几块奶酪?这两个情境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说,出现了掉下来、去掉、落了等词语,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观察,并逐步的叙述,掉下来的2个苹果,是从5个里面掉下来的,5就变少了,树上的苹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这一环节中,突出总数,让学生感受到从总数中去掉或减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观的体会到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然后在认一认、画一画的活动中继续理解问题,抽象出算式。最后,让孩子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孩子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嘴巴说,能让学生充分交流算法,体验运算策略多样化,然后再利用课件显示出答案,验证孩子们的结果。但在上课中,总感到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有一点多,教学重难点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疲于奔命。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培养。

经过思考,我将课件及教学内容相应的稍微做了一下改变,教学目标更明确细节,将重难点进行分散。在第一课时重点教学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提出减法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所看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总结、交流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将减法的运算方法的学习放在了第二课时。具体是这样的,在第一节课以连环画的形式直接呈现出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交流;看到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2个,在演示过程中,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还剩下几个苹果?发现剩下的苹果比原来的苹果数少,掉下来的也比原来的少,观察中,体会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出示第二个情境,当笑笑戴着苹果去淘气家玩时,淘气为同学准备的蛋糕却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个情境,结合生动的课件,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在孩子发现自己有新的收获时,我在练一练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减法问题,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减法问题。完成了一部分教学目标。学生从中体验到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它。但是在解决问题中遇到了计算上的麻烦,到底该如何计算出结果呢?带着个问题,来学习第二课时,这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我感到这样的效果更好。

组内研讨课,依据课时进度,我展示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册的第三单元的《还剩下多少》一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4、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这一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所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的研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的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减法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我给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感到课程设计的并不合理,内容有一点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的重视,所以整节课都是那么的满,没有一丝空隙。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做了改变。具体的两种教学设计我在课后又做了对比,详细如下。

第一次上课,首先情境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到果园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展示;一棵果树(一共有5个苹果,文字的形式表现),学生充分表述这一数学信息,然后动画演示掉下来了2个苹果,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信息。然后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奶酪的课件情境,继续让学生体验减法。仍然是不出示奶酪的块数而是用文字表示。让学生结合文字和演示的动画解决,还剩下几块奶酪?这两个情境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说,出现了掉下来、去掉、落了等词语,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观察,并逐步的叙述,掉下来的2个苹果,是从5个里面掉下来的,5就变少了,树上的苹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这一环节中,突出总数,让学生感受到从总数中去掉或减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观的体会到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然后在认一认、画一画的活动中继续理解问题,抽象出算式。最后,让孩子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孩子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嘴巴说,能让学生充分交流算法,体验运算策略多样化,然后再利用课件显示出答案,验证孩子们的结果。但在上课中,总感到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有一点多,教学重难点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疲于奔命。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培养。

经过思考,我将课件及教学内容相应的稍微做了一下改变,教学目标更明确细节,将重难点进行分散。在第一课时重点教学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提出减法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所看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总结、交流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将减法的运算方法的学习放在了第二课时。具体是这样的,在第一节课以连环画的形式直接呈现出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交流;看到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2个,在演示过程中,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还剩下几个苹果?发现剩下的苹果比原来的苹果数少,掉下来的也比原来的少,观察中,体会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出示第二个情境,当笑笑戴着苹果去淘气家玩时,淘气为同学准备的蛋糕却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个情境,结合生动的课件,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在孩子发现自己有新的收获时,我在练一练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减法问题,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减法问题。完成了一部分教学目标。学生从中体验到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它。但是在解决问题中遇到了计算上的麻烦,到底该如何计算出结果呢?带着个问题,来学习第二课时,这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我感到这样的效果更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独酌酌酌
高粉答主

2015-10-24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6136万
展开全部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与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能列出、读出减法算式,并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
  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并解决简单减法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情境图,口算卡片,多媒体
  一. 创设情境
  出示果树图,让学生观察图,读取图中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去描述这些信息.
  二.体会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笑笑看到了什么?
  2.根据图,提出问题,并引出减法
  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
  你怎么知道是3个.从图中看出来.比5个少2个是3个.
  从5个中去掉2个,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5-2=3中间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