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何要传位给弟弟?赵匡胤的后人又是怎样的境遇?
宋太祖后裔在北宋的待遇差别很大。混的好的高居郡王之位,而且还是世袭郡王(宋朝世袭的爵位很少,大多数爵位都只是不世袭的终身爵),并不比太宗后裔混的差。混的不好的形同老百姓,比如太祖六世孙宋孝宗,它的生父赵子偁,官至宣教郎,只是从八品的文官(秦王赵德芳后裔)。孝宗被宋高宗选为储君前,还在乡下玩泥巴。
1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赵德秀和赵德林早亡,无后。活到成年的只有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赵匡胤死后,皇位没传给德昭、德芳,而是出人意料地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民间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而官方史书则是说杜太后鉴于后周世宗因传位于幼儿而失国的教训,死前与赵匡胤立下“金匮之盟”,让他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赵宋江山。不管什么原因吧,总之就是赵匡胤创立的大宋政权传到了赵光义的手上。
2
赵光义听说侄子自杀后,非常惊悔,赶紧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然而,哭归哭,懊恼归懊恼。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赵光义还要继续对侄子下手。德昭被逼死后,下一个该死的就是赵德芳。公元981年,即赵德昭自杀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时年23岁。赵光义听说后,也就伤心不已。他除了亲临德芳的灵堂哭祭,还下旨停止朝会五天,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追封为亲王。(之前只是郡王)关于赵德芳之死,民间也普遍怀疑是赵光义下的黑手。不过从宋代至今的各种史料,包括各种正史、文人笔记、以及野史、小说当中,均无“赵德芳是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
3
赵德昭生有五子,赵德芳共有三子。在北宋一朝,兄弟二人的后代一直都以皇族宗室的身份存在。比如靖康之变时,协助宋高宗赵构在江南复国的延康殿学士,镇江知府赵子崧就是赵德昭的五世孙。还比如安定郡王一脉,在北宋就是唯二能世袭的爵位(还有一个是濮王)。宋神宗曾经就下过旨,宗室子孙必须有一人袭封安定郡王,且必须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世世代代不能断绝。所以在北宋一朝,太祖的后裔封王的人并不在少数。靖康之变时,当时的安定郡王叫赵令畤,他也是扶持赵构在江南复国的重要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