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2010-12-20
展开全部
建议你看看魏书生,百度可以搜到
浅谈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教师,其特殊主要表现为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与一般任课教师不同。班级是基层的学生组织,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不是个体学生而是学生集体。因此,班主任与班集体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师生关系,既包含着一般的师生关系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从而也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班”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层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组织好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其次,班集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有重要意义。从这一方面看,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才能管理好班集体。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拙见。
(一)
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育学生,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这是由教育活动的规律决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了解个人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环境等。并分别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集体包括以下方面:①班级基本情况。全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学生来源;年龄组成;团队员人数、姓名;学生中先进、中间和后进的分布状况等。②班集体形成情况。班集体形成所处的阶段、特点;班级存在哪些团体,团体的核心人物是谁,团体对集体的影响;班级领导核心是否健全;同学关系包括男女学生关系怎样;班集体舆论倾向、班风班貌等。③班级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④班级原有的教育基础。如采取过的主要教育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班级曾受过的表扬和批评;等等。
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观察
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之一。班主任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劳动及其他的各种活动中观察学生。因为活动过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质量;反映出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个性特征、对集体的态度和同学间的关系、工作能力等等。班主任在观察学生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①观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否则观察到的“现象”便可能是“假象”,获取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做系统的观察;③要做好观察记录,到一定时候要把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为制订教育措施作好准备工作。
2、
谈话
谈话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和个别学生或班干部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研究学生的情况及其思想活动,补充观察的不足。谈话宜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作好谈话的充分准备,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要对谈话的时间、地点、进行的方式等等加以周密的考虑。②谈话态度要亲切、诚恳、不能让学生感到紧张、拘谨,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不要把主要是了解情况的谈话,变成批评、整训学生的教师独白。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注意谈话的技巧,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④注意发挥非正式谈话的作用。非正式谈话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易于敞开心扉。为此,班主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有意思地多与他们接触,在随便的交谈中了解情况。
3、
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的方法是采用访问、开调查会、座谈会等方式,向家长、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他对弄清问题,了解真实全面的情况起重要作用。其中家访是重要方式,除此以外,还要向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团的负责人和少先队辅导员、原任班主任、校外常接触的人以及街道、村干部和群众等,进行一些专题调查。
班主任要对观察、谈话、调查所得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依据,所有了解到的情况都应做记录。记录可有各种方式,如:写“班主任工作日志”,建立“学生情况记录卡”(或笔记),等等。这也是总结经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依据。
( 二)培养班级骨干
一个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班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
1、 通过示范传帮带。
也就是说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为了让班干部学会做同学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可以带班干部一起家访与同学谈心,在家访和与同学谈话的过程中,应该允许班干部插话,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要让班干部从教师耐心细致、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教育工作中学会做思想工作。经过几次带领,班主任可以有意识让班干部唱“主角”,事后再与他们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严格要求、一视同仁
这就是说,班主任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对犯错误的班干部要与一般同学同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班主任和班干部接触较多,往往容易偏爱他们,有时即使发现他们有问题,也往往出于情感上的偏袒和工作的考虑,容易姑息迁就。另一方面,班干部由于工作搞得多,得到班主任的信任,也容易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自以为是的做法。对此,班主任必须公平对待,严格要求,因为班主任对班干部的态度问题是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也往往是班集体核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如果班主任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一视同仁,那么,同学们便会衷心拥戴老师,对老师的要求和选择自然也会响应执行。
3、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干部和锻炼全班同学,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有诸多好处。第一,可以使班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促使班干部队伍保持旺盛的精力。第二,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和工作能力。第三,班里通过当干部受到锻炼的学生,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提高。第四,可以有效地避免干部兼职过多的现象,减轻学生干部负担。第五,可以使学生体会在班级中担任不同角色的苦与乐,增进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协调的关系,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要注意班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因为班干部队伍稳定是班级体稳定的基础。所谓相对稳定性是指:一方面,班集体虽然始终在发展,但是其班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正因为班集体在发展,所以必然会产生班干部的新的不适应。这样在相对稳定阶段以后,将会出现新的选择,使班干部队伍结构随着班集体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更新。
(三)
优化师生关
在班级社会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是人际关系中最复杂的关系,并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交往。这种朝夕相拌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很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教师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以知识渊博见长,有的以风趣幽默取胜,有的以亲切和蔼感人。
2、逐步加深师生感情。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师生之交的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了解学生,尽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3、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双向反馈的功能。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而学生的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浅谈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教师,其特殊主要表现为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与一般任课教师不同。班级是基层的学生组织,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不是个体学生而是学生集体。因此,班主任与班集体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师生关系,既包含着一般的师生关系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从而也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班”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层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组织好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其次,班集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有重要意义。从这一方面看,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才能管理好班集体。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拙见。
(一)
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育学生,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这是由教育活动的规律决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了解个人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环境等。并分别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集体包括以下方面:①班级基本情况。全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学生来源;年龄组成;团队员人数、姓名;学生中先进、中间和后进的分布状况等。②班集体形成情况。班集体形成所处的阶段、特点;班级存在哪些团体,团体的核心人物是谁,团体对集体的影响;班级领导核心是否健全;同学关系包括男女学生关系怎样;班集体舆论倾向、班风班貌等。③班级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④班级原有的教育基础。如采取过的主要教育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班级曾受过的表扬和批评;等等。
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观察
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之一。班主任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劳动及其他的各种活动中观察学生。因为活动过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质量;反映出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个性特征、对集体的态度和同学间的关系、工作能力等等。班主任在观察学生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①观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否则观察到的“现象”便可能是“假象”,获取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做系统的观察;③要做好观察记录,到一定时候要把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为制订教育措施作好准备工作。
2、
谈话
谈话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和个别学生或班干部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研究学生的情况及其思想活动,补充观察的不足。谈话宜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作好谈话的充分准备,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要对谈话的时间、地点、进行的方式等等加以周密的考虑。②谈话态度要亲切、诚恳、不能让学生感到紧张、拘谨,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不要把主要是了解情况的谈话,变成批评、整训学生的教师独白。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注意谈话的技巧,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④注意发挥非正式谈话的作用。非正式谈话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易于敞开心扉。为此,班主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有意思地多与他们接触,在随便的交谈中了解情况。
3、
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的方法是采用访问、开调查会、座谈会等方式,向家长、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他对弄清问题,了解真实全面的情况起重要作用。其中家访是重要方式,除此以外,还要向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团的负责人和少先队辅导员、原任班主任、校外常接触的人以及街道、村干部和群众等,进行一些专题调查。
班主任要对观察、谈话、调查所得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依据,所有了解到的情况都应做记录。记录可有各种方式,如:写“班主任工作日志”,建立“学生情况记录卡”(或笔记),等等。这也是总结经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依据。
( 二)培养班级骨干
一个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班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
1、 通过示范传帮带。
也就是说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为了让班干部学会做同学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可以带班干部一起家访与同学谈心,在家访和与同学谈话的过程中,应该允许班干部插话,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要让班干部从教师耐心细致、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教育工作中学会做思想工作。经过几次带领,班主任可以有意识让班干部唱“主角”,事后再与他们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严格要求、一视同仁
这就是说,班主任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对犯错误的班干部要与一般同学同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班主任和班干部接触较多,往往容易偏爱他们,有时即使发现他们有问题,也往往出于情感上的偏袒和工作的考虑,容易姑息迁就。另一方面,班干部由于工作搞得多,得到班主任的信任,也容易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自以为是的做法。对此,班主任必须公平对待,严格要求,因为班主任对班干部的态度问题是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也往往是班集体核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如果班主任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一视同仁,那么,同学们便会衷心拥戴老师,对老师的要求和选择自然也会响应执行。
3、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干部和锻炼全班同学,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有诸多好处。第一,可以使班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促使班干部队伍保持旺盛的精力。第二,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和工作能力。第三,班里通过当干部受到锻炼的学生,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提高。第四,可以有效地避免干部兼职过多的现象,减轻学生干部负担。第五,可以使学生体会在班级中担任不同角色的苦与乐,增进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协调的关系,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要注意班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因为班干部队伍稳定是班级体稳定的基础。所谓相对稳定性是指:一方面,班集体虽然始终在发展,但是其班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正因为班集体在发展,所以必然会产生班干部的新的不适应。这样在相对稳定阶段以后,将会出现新的选择,使班干部队伍结构随着班集体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更新。
(三)
优化师生关
在班级社会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是人际关系中最复杂的关系,并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交往。这种朝夕相拌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很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教师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以知识渊博见长,有的以风趣幽默取胜,有的以亲切和蔼感人。
2、逐步加深师生感情。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师生之交的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了解学生,尽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3、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双向反馈的功能。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而学生的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