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质疑能力

 我来答
carolinewuyan
2017-01-01 · TA获得超过5.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4%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差,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虽然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等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英语教学围绕着高考一张试卷转”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仅为高考而教学,人为地约束了学生的质疑能力,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内容一律不予解答,有的教师还训斥学生浪费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其次,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把英语语法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
  第三,极少数教师由于害怕学生质疑的一些“古怪”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有失面子,所以对一些爱质疑的学生敬而远之。这必然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就逐渐衰退,质疑能力就大大降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思想,创造力很差,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来,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背离的。
  古语云:“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教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促使学生正确地质疑问难。具体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现今的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贴近社会生活和实际。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广开思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好奇、好问、困惑、矛盾等心理特点,采用小组讨论争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和争辩,鼓励学生提出相互矛盾或两难判断的问题,然后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达到异中求同,形成一个紧扣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全面性的问题链,最后教师统筹解决,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的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在某个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各抒己见,谈谈这些做法的优缺点。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词和新词、词组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在课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遇到的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便学会了质疑的方法,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教师,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质疑氛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让学生知道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但在质疑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简单问题,这时,有些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可笑,而有些学生则也有同感,只是不敢提问。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通过这种做法,学生的质疑兴趣会越来越浓。而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并加以引导,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提问,即使有些质疑是错误的,我们也要做好积极的引导。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另外,对一些本质矛盾隐蔽得较深的问题,教师可精心设计质疑的情境,让矛盾暴露得明显一些,促使学生找准质疑的方向。
  总之,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