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戏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若追溯源头,中国民族戏曲萌芽的非常早,从先秦时期的巫的祭祀,历经汉代俳优、百戏,唐代歌舞戏、参军戏等,一直停留在歌舞和滑稽戏的表演层面,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直到宋、金时期,宋杂剧兴盛,大型说唱艺术——诸宫调也日渐成熟,中国戏曲才真正开始形成。诸宫调将不同宫调、曲牌的音乐组合到一起,唱白相间,具备了以音乐来歌唱讲述故事的功能,宋杂剧的脚色体制要比此前的滑稽戏更丰富多样,这两种形式慢慢融合,从说唱的第三人称叙事体逐渐转变成了表演的第一人称代言体。到了元代,元杂剧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了。元杂剧《西厢记》便是从《西厢记诸宫调》发展而来。元杂剧体制是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这种体制也是受说唱艺术的影响。
事实上,元代的戏曲有南北之分。由于宋金时期,南北分治,南方的民间歌谣小调与说唱艺术结合,逐渐形成了南戏,南戏偏于俚俗,各个脚色均可演唱,不像北杂剧有严格规范的体制,当时虽不受文人士大夫重视,但却颇受下层民众喜爱,流行于东南沿海。北方的北杂剧主要是宫廷、寺庙、民间音乐结合而成,以大都为中心,发展势头较猛。关汉卿便是活跃在大都的杂剧家,其《窦娥冤》便是家喻户晓的代表性作品。元杂剧的艺术成就比较高,也有其社会因素。元代等级森严、民族压迫严重,社会矛盾比较尖锐,加上科举废除,大量文人无用武之地,投身到元杂剧的创作当中,谋生的同时也一泄心中愤懑。
发展到明清时期,北杂剧衰落,南戏发展起来,中国戏曲又逐渐打破了元杂剧这种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的体制,发展成了更为自由的传奇戏。传奇戏不受一本四折的限制,可长可短,且剧中不再是一人主唱,各个脚色均可演唱。最初的南戏流行在南方的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声腔,主要有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余姚腔等。后来,明代魏良辅改良昆山腔,将南北音乐加以融合,创造出了格调新颖、字正腔圆、流利悠扬、细腻婉转的“水磨调”——昆曲,并加入了更丰富多样的伴奏乐器,使之更具有感染力。自此,昆曲便迅速流传开来,受到了上层的喜爱和重视,渐渐发展成了“官腔”、“雅部”,其他声腔被贬为“花部”遭到压制,于是,明清大量的传奇戏剧本都是昆曲剧本,比如《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
清代中后期,在民间发展的地方戏再次勃兴,地方诸腔又与昆曲再较短长。直到康熙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南腔北调汇集一城,各大声腔之间相互竞争和学习。以唱吹腔、二黄为主的徽班,集各家所长,吸收秦腔、汉调、昆曲等声腔最终催生了京剧这一新的大剧种,其他地方戏也仍在各自基础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