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数字猜成语“3333355555”“12435”“510”“3322”是什么?
看图猜成语是一种新型的文学类文字游戏,这道题的谜底分别是“三五成群 、 颠三倒四、 一五一十 、三三两两。”
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近义词: 成群结队 反义词: 风流云散、形单影只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群的分散
解释: 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例子: 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辈,见他又挑柴,又读书,~,把他嘲笑戏侮。(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
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近义词: 语无伦次、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七颠八倒 反义词: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有条有理、错落有致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 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一五一十 yī wú yī shí 简拼: ywys
近义词: 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义词: 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
解释: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例子: 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三三两两
拼音: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简拼: ssll
近义词: 稀稀拉拉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数目不多
解释: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例子: 时文林街一带已有歪戴呢帽的人~散在街上。(《闻一多全集·年谱》)
谒后语: 十个人排四队
谜语: 十;九四
“12435”:颠三倒四
“510”:一五一十
“3322”:三三两两
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释义]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语出]
明·余断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正音]
成;不能读作“cénɡ”。
[近义]
成群结队
[反义]
风流云散
形单影只
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语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
[正音]
倒;不能读作“dào”。
[近义]
语无论次
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七颠八倒
[反义]
有条不紊
井井有条
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井然有序
错落有致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释义]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小红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近义]
原原本本
一清二楚
滴水不漏
有头有尾
[反义]
含糊不清
一塌糊涂
有头无尾
三三两两(三三两两)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释义]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语出]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词:“袖手旁观初未说,两两三三而已。”
[近义]
三五成群;
稀稀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