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的一个师团有多少人,相当于中国什么编制
2017-07-20
展开全部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
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后扩编成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 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成立时间为1888年-1915年,是日本永久性常备师团)。
除了近卫师团外其它16个甲类师团都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从1939年后大量甲种师团陆续调往东南亚、太平洋与美国作战。其中第三师团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二战”结束一直留在中国战场的甲种师团。
二等乙类师团;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18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乙类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作战师团,战斗力不及甲类常备师团。
有70个乙类师团在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战场向国军投降。另有20个乙类师团调往东南亚、太平洋对美国的作战。
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师团以内的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师团番号)。(这类师团均在是1943年底新增后备作战师团)
丙类师团多为新兵,战斗力较弱。大部分是保卫日本本土而战留在本国。但在二战结束时依然超过30多个丙类师团在中国华北、华南、华东战场向国军投降。
四类丁类师团:是110师团与300以外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这类师团成立时间1939年后期,多为新编或者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这种丁类师团专门为扫荡占领区,针对占领区的扫荡与治安,战斗力很弱。到战争结束时超过20个丁类师团都在华北、华东战场向国共军队投降。
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后扩编成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 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成立时间为1888年-1915年,是日本永久性常备师团)。
除了近卫师团外其它16个甲类师团都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从1939年后大量甲种师团陆续调往东南亚、太平洋与美国作战。其中第三师团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二战”结束一直留在中国战场的甲种师团。
二等乙类师团;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18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乙类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作战师团,战斗力不及甲类常备师团。
有70个乙类师团在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战场向国军投降。另有20个乙类师团调往东南亚、太平洋对美国的作战。
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师团以内的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师团番号)。(这类师团均在是1943年底新增后备作战师团)
丙类师团多为新兵,战斗力较弱。大部分是保卫日本本土而战留在本国。但在二战结束时依然超过30多个丙类师团在中国华北、华南、华东战场向国军投降。
四类丁类师团:是110师团与300以外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这类师团成立时间1939年后期,多为新编或者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这种丁类师团专门为扫荡占领区,针对占领区的扫荡与治安,战斗力很弱。到战争结束时超过20个丁类师团都在华北、华东战场向国共军队投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