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1和3.0的区别,usb3.1有什么优点

 我来答
态度要端正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1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万
展开全部

一、usb3.1和3.0的区别:

1、最大理论带宽不同。

USB3.1标准于2013年7月发布,最大理论带宽相比USB3.0时翻了一番,达到10Gb/s(Super Speed+)。

2、编码方式不同。

USB3.1编码方式从此前USB3.0的8b/10b换成了128b/132b,带宽损耗率从20%大幅下降到3%左右。

3、传输速度不同。

比起原生的USB3.0,第三方的USB3.1解决方案最高的存取速度还是能高出原生USB 3.0达到60%以上。

二、USB3.1的优点:

1、让手机更快充电。

2、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3、支持显示输出。

4、通用性。

扩展资料:

USB 3.1 Gen2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USB 3.0(即USB 3.1 Gen1)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

USB 3.1 Gen2兼容现有的USB 3.0(即USB 3.1 Gen1)软件堆栈和设备协议、5Gbps的集线器与设备、USB 2.0产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USB3.1

雪V歌
2018-07-05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雪V歌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采纳数:78696 获赞数:222922
泉州兴瑞发公司2015-2017最佳优秀员工。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从测试结果来看,USB 3.1接口的实际性能要比USB 3.0高出不少,连续读写速度在500MB/s到600MB/s左右,最高成绩甚至可以突破700MB/s。而USB 3.0接口方面,其连续读写速率大概在300MB/s到400MB/s左右。

虽然USB 

3.1标称的接口理论速率是10Gbps,但是其还保留了部分带宽用以支持其他功能,因此其实际的有效带宽大约为7.2Gbps,理论传输速度应该可以达

到900MB/s,因此认为,现在的USB 3.1接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至少应该达到800MB/s的水平。

关于USB3.1现在已是大家讨论的焦点,USB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USB 3.0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而相关的USB3.1产品也陆续走入人们的视线,其中尤其以为传统主机端设备提供扩展接口的主板最为活跃。虽然Intel到下一代 100系芯片组中仍不会提供原生的USB3.1支持,但就像以前USB3.0一样,在尚未有原生方案之前,都是以整合第三方的主控芯片提供新接口。

USB3.1标准于2013年7月发布,最大理论带宽相比USB3.0时翻了一番,达到10Gb/s(Super Speed+)。USB3.1编码方式从此前USB3.0的8b/10b换成了128b/132b,带宽损耗率从20%大幅下降到3%左右,换算之后带宽同样超过了1.2GB/s,这也意味着在真实使用中USB3.1的极限传输速率有望接近1GB/s。

虽然像过去的升级一样,USB3.1同样带来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并修复了此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但人们谈论更多的都是随USB3.1引入的全新Type-C接口。与苹果的Lightning接口相似,Type-C接口取消了曾经的防呆保护设计,因此不分正反均可正常插入使用,免去了辨识插入方向的麻烦。


USB3.1 Type-C的另一个大卖点就是对移动设备充电能力的的增强。USB 3.1接口下的供电最高允许标准大幅提高到了20V/5A(仅限于Type-A/B),能够提供达100W的供电输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标准为12V/3A,36W的充电能力已经足够一些轻薄型笔记本的使用,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弃MagSafe而采用Type-C作为充电接口的重要原因。

功能上USB 3.1 Type-C还引入了全新的Alternate Mode(交替模式),这意味着Type-C接口和数据线能传送非USB数据信号。目前Alt Mode已经能够支持DisplayPort 1.3和MHL 3.2规范,而USB-IF同时也在寻求对其他的功能标准的支持,除了视频接口,像以太网等其他接口同样也可以被Type-C支持。

USB3.1与USB3.0传输速度对比

目前虽然仍没有原生的USB3.1支持,但是比起原生的USB3.0,第三方的USB3.1解决方案最高的存取速度还是能高出原生USB 3.0达到60%以上,整体性能并没有令我们失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7-04-20
展开全部

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

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

与USB 3.0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

usb 3.1有三种连接介面,分别为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及Type-C

Type-A(Standard-A)(左边)和Type-C(右边)

Type-B(Micro-B)

USB的频宽从1.0版本(1.5Mbps)、1.1版本(12Mbps)、2.0版本(480Mbps)到3.0版本(5Gbps),速度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而面对将来的需求,新的USB 3.1介面将把频宽再翻倍,提升至10Gbps,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编码率也再度提升。

电力供应规范

相比USB 2.0的5V/0.5A,USB 3.0提供了5V/0.9A电源。但人们任然希望更强的供电能力,于是USB 3.1(SuperSpeed+)将供电的最高允许标准提高到了20V/5A,供电100W。

usb3.1有什么优点?

总得来说新的USB3.1以下五个优势。

  1. 超高理论带宽下快到飞起的读写速度

    理论上USB3.1端口的带宽为10Gpbs,当然实际速度肯定是离理论值还差很远,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在实际测试中达到800M/s的超高读写速度。

  2. 超薄接口或将带来便携电子设备新一波超薄化狂潮

    老式USB端口长1.4厘米、宽0.65厘米的尺寸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便携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厂商日益迫切的超薄化需要了,而USB3.1Type-C长0.83厘米、宽0.26厘米的尺寸显然又在轻薄这点上上了一个台阶。手机端接口从最开始的Mini USB升级到Micro USB后已经成了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也间接地推动了智能手机超薄化的第一波浪潮,再到如今尺寸超薄的USB3.1 Type-C,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新一波便携电子设备又将掀起一波“没有最薄只有更薄的浪潮了”。

  3. 双面插拔显著改善使用体验

    这次USB3.1Type-C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在于,双面插拔不分正反的设计极大的改善了一直以来USB数据线糟糕的使用体验。相信很多安卓用户要开始感叹一声,终于闭着眼也能给手机充上电了。

希望能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秦君殇儿
2019-12-23 · TA获得超过28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9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68.5万
展开全部
一、usb3.1和3.0的区别:

1、最大理论带宽不同。

USB3.1标准于2013年7月发布,最大理论带宽相比USB3.0时翻了一番,达到10Gb/s(Super Speed+)。

2、编码方式不同。

USB3.1编码方式从此前USB3.0的8b/10b换成了128b/132b,带宽损耗率从20%大幅下降到3%左右。

3、传输速度不同。

比起原生的USB3.0,第三方的USB3.1解决方案最高的存取速度还是能高出原生USB 3.0达到60%以上。

二、USB3.1的优点:

1、让手机更快充电。

2、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3、支持显示输出。

4、通用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7-04-20
展开全部
USB 3.1接口的实际性能要比USB 3.0高出不少,连续读写速度在500MB/s到600MB/s左右,最高成绩甚至可以突破700MB/s。而USB 3.0接口方面,其连续读写速率大概在300MB/s到400MB/s左右。
USB3.1 Type-C的另一个大卖点就是对移动设备充电能力的的增强。USB 3.1接口下的供电最高允许标准大幅提高到了20V/5A(仅限于Type-A/B),能够提供达100W的供电输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标准为12V/3A,36W的充电能力已经足够一些轻薄型笔记本的使用,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弃MagSafe而采用Type-C作为充电接口的重要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