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最后没有成为明清的首都?
中国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长安自古就是帝王都,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西安是中国大都市中很古老的城市之一,十三朝的帝王都建都于此,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皆在此,历史上最强疆域最宽广的西汉、唐朝也都在此扎根,那为什么西安没有成为中国最终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呢?
先来了解下西安的变迁。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秦时,疆域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汉代长安就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取当地长安乡,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王莽称帝后,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到了隋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但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造新城大兴城。
之后,唐朝定都长安,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明时,西安的名称也就定了。明洪武二年,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明朝包括明朝以后都城就都定到了北京,而没有定西安,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以下:
一是清末开放口岸后,大多是沿海沿江一带,在洋人的带动下,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好,而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虽然农业发达,但在铁路的发展进步后,自然经济的西北一带,已经不是那么的得要了。
二是人口因素,西安对于当时的人口分布处于边缘,而又背靠大西北,人口稀少不如洛阳、南京、北京。
三是一些迷信说法,说到西安至明朝之始已无王气,说是明朝修建的西安钟鼓楼把王气挡住了。这些没有错,但也都是后人分析得出来的结论。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明朝太子朱标之死,西安便错过了成为帝王之都的机会。
现在的首都——北京,是自明朝开始一直作为中国的首都。如果不是因为皇太子朱标之死,明朝的首都就是西安了。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抚陕西,一方面想让他考察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当时,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又推荐以西安为都,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另一方面,时秦王朱樉以多过失,被召回京师,也要他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才让朱樉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患病了,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朱标病死了。太子去世后太祖痛哭不已,继承人的死亡,对于晚年的朱元璋是个非常大的打击,至此西安也就在朱元璋的心中成了一块不祥之地,迁都的事从此再也没有提过。
至于朱标是得了什么病,没有具体说明,根据清朝张廷玉奉命编撰的《明史》记载,正值壮年的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时患病去世,谥懿文太子。
西安目前已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