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度
1个回答
2018-07-08
展开全部
计算速度准确率兴趣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素养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小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十分重要。老师在每次考试之前会给学生下达命令:这次考试谁在计算上丢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计算题真的是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拦路虎吗?学生为什么对计算如此畏惧呢?笔者结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计算速度与准确性方面进行探讨与反思。
一、明确计算教学的脉络,以算法多样化为载体,夯实基础
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计算的侧重点。低年级以整数加减法为重点,退位减法是难点;中年级整数乘、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其中试商、调商是关键,小数点对齐的算理学生要明确,结合情境掌握简便运算的定律、规律,是学生理解定律、规律的来源,挖掘计算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是艰巨的任务;高年级学小数除法最耗费老师精力,最能磨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如何结合数的特征,进行灵活简便而又准确的计算。如果在每一学段,我们都能根据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算理,用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计算的在创造过程,实现从算法多样化到最算法最优化转变,夯实学习基础,那么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反馈、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他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亲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教学9加几时,我结合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个小明帮爸爸妈妈算一算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情境图:冬天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了9棵大白菜,妈妈买来了7棵大白菜,小明家现在有多少棵白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7,接下来就9+7=?的算法进行探讨。
学生相互交流算法,这样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把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植入了学生大脑。顺其自然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算法,而不是被强迫地吸收,也不是硬性的记忆。如果每一类型的计算,我们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尊重个性,引领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就会很扎实。
二、以建立数感为突破口,加强口算练习,提升计算速度
数感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就计算教学而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把估算意识纳入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教材在二年级就充实了估算教学,而且每涉及计算教学时总伴有估算教学,目的何在?就在于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数的敏锐感觉,提高计算准确率。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计算题时先要估算,整数、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先估算一下结果是几位数,再估算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再计算,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在一次次的估算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其次,小学阶段的计算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九九乘法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口算练习。如学习乘法口诀时,课上可以让学生开火车、我当小老师、抢答比赛、激流勇进等形式,练习正着背,倒着背,横着背,竖着背,斜着背,看得数想口诀,个位是4的口诀有几句,十位是2的口诀又有哪些?得24的口诀有几句?课下把口诀与孩子们爱玩的跳皮筋、跳绳、玩卡片等游戏结合起来边玩边背。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看见分数想小数,看见小数说分数。
还有,教师要及时引领学生记忆一些特殊数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如因数是11的乘法用“两头拉中间加”的方法,如24×11=?把2和4拉开做积的百位和个位,2和4相加的和做积的十位即264,那么类似一个数乘22、33、44……的计算时也就比较简单了。哪些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因数是25、125的积的特点);几个特殊质数11、13、17、19的倍数;个位是5的数的平方数的算法;1至20各数的平方;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中的特殊数(分母是2、4、8、20、25、50等数转化成小数是多少一定要记住,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3.14乘1至9的计算结果。掌握这些常用数的计算方法,能更好的转化计算技能,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三、以习惯养成为平台,提升计算准确率
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和有效训练,及时总结比较各种计算之间的联系,理顺各种计算的算理与计算顺序以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准确率。
1.做计算题也要像解决问题一样审视题目,有计算的策略,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适时地把简便计算运用到自己的计算中去,往往是题目要求用简便计算时学生才用简便方法,不要求就想不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简便计算,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简便计算就是为了用,因为简便才用。
2.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在反思中找出错误原因。在计算教学中,老师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于一些错误的算法关注不够,如果能将这些错例拿出来,让做错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不仅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全班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方法及算理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以后,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了除法竖式的写法,练习时发现学生对竖式的写法还存在疑惑,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把学生的计算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想的?在猜想中改正错误,学生在质疑和辨析中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错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反思中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反思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每周学习结束后,把计算中的错误整理到错题记录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每一次考试以后,学生都要在试卷上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找出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积累。教师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分析错误原因,开展典型问题讲评,评价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天长日久,学生就学会了客观地看待自己,好习惯就逐渐地养成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提高。
一、明确计算教学的脉络,以算法多样化为载体,夯实基础
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计算的侧重点。低年级以整数加减法为重点,退位减法是难点;中年级整数乘、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其中试商、调商是关键,小数点对齐的算理学生要明确,结合情境掌握简便运算的定律、规律,是学生理解定律、规律的来源,挖掘计算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是艰巨的任务;高年级学小数除法最耗费老师精力,最能磨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如何结合数的特征,进行灵活简便而又准确的计算。如果在每一学段,我们都能根据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算理,用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计算的在创造过程,实现从算法多样化到最算法最优化转变,夯实学习基础,那么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反馈、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他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亲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教学9加几时,我结合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个小明帮爸爸妈妈算一算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情境图:冬天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了9棵大白菜,妈妈买来了7棵大白菜,小明家现在有多少棵白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7,接下来就9+7=?的算法进行探讨。
学生相互交流算法,这样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把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植入了学生大脑。顺其自然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算法,而不是被强迫地吸收,也不是硬性的记忆。如果每一类型的计算,我们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尊重个性,引领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就会很扎实。
二、以建立数感为突破口,加强口算练习,提升计算速度
数感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就计算教学而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把估算意识纳入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教材在二年级就充实了估算教学,而且每涉及计算教学时总伴有估算教学,目的何在?就在于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数的敏锐感觉,提高计算准确率。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计算题时先要估算,整数、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先估算一下结果是几位数,再估算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再计算,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在一次次的估算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其次,小学阶段的计算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九九乘法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口算练习。如学习乘法口诀时,课上可以让学生开火车、我当小老师、抢答比赛、激流勇进等形式,练习正着背,倒着背,横着背,竖着背,斜着背,看得数想口诀,个位是4的口诀有几句,十位是2的口诀又有哪些?得24的口诀有几句?课下把口诀与孩子们爱玩的跳皮筋、跳绳、玩卡片等游戏结合起来边玩边背。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看见分数想小数,看见小数说分数。
还有,教师要及时引领学生记忆一些特殊数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如因数是11的乘法用“两头拉中间加”的方法,如24×11=?把2和4拉开做积的百位和个位,2和4相加的和做积的十位即264,那么类似一个数乘22、33、44……的计算时也就比较简单了。哪些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因数是25、125的积的特点);几个特殊质数11、13、17、19的倍数;个位是5的数的平方数的算法;1至20各数的平方;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中的特殊数(分母是2、4、8、20、25、50等数转化成小数是多少一定要记住,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3.14乘1至9的计算结果。掌握这些常用数的计算方法,能更好的转化计算技能,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三、以习惯养成为平台,提升计算准确率
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和有效训练,及时总结比较各种计算之间的联系,理顺各种计算的算理与计算顺序以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准确率。
1.做计算题也要像解决问题一样审视题目,有计算的策略,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适时地把简便计算运用到自己的计算中去,往往是题目要求用简便计算时学生才用简便方法,不要求就想不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简便计算,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简便计算就是为了用,因为简便才用。
2.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在反思中找出错误原因。在计算教学中,老师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于一些错误的算法关注不够,如果能将这些错例拿出来,让做错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不仅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全班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方法及算理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以后,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了除法竖式的写法,练习时发现学生对竖式的写法还存在疑惑,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把学生的计算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想的?在猜想中改正错误,学生在质疑和辨析中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错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反思中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反思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每周学习结束后,把计算中的错误整理到错题记录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每一次考试以后,学生都要在试卷上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找出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积累。教师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分析错误原因,开展典型问题讲评,评价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天长日久,学生就学会了客观地看待自己,好习惯就逐渐地养成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