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区二维地震资料初步解释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4.1.5.1 反射波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1)反射波识别
根据已知地质资料,确定时间剖面上各组反射波及其地质意义。
TQ波:来自新生界的反射波(图4.5),波形特征明显,能量强,全区可连续追踪。
T3波:来自3#煤层顶、底界的反射波,波形特征明显,能量强,全区可连续追踪,是解释3#煤层构造及煤层赋存状况的主要依据。
(2)反射波对比
标准波:能量较强,可全区连续追踪,将TQ、T3,波作为对比解释的辅助波(图4.5)。
波的对比:TQ波主要采用强相位追踪、结合该地层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进行对比;T 3波的对比则采用强相位追踪与波组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然后沿不同方向测线进行闭合追踪。对比以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为主,构造解释参考相应的叠偏时间剖面,并且在时间剖面上对代表不同地质层位的反射波层面分别标出(图4.6)。
4.1.5.2 预测区二维地震断层解释
一般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为同相轴的消失、错断、扭曲、分叉强弱相位转换及振幅变化,根据这些现象来进行剖面对比和断点的解释。
图4.5 预测区地震反射波初步解释
图4.6 大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显示(L3测线)
(1)大断层的解释
落差较大的断层在时间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明显错断,并且纵向上多个反射波错断(图4.6)。
(2)小断层的解释
落差较小的断层在时间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反射波同相轴的扭曲、能量突变等特征(图4.7)。
图4.7 小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显示(L1测线)
(3)断点组合
把相邻剖面上有一定延展规律的性质相同、落差相当或有规律变化的断点组合起来,建立空间地层的构造格架,最终建立3#煤层地震反射层的断裂系统。
4.1.5.3 预测区断层发育特征
(1)预测区3#煤层底板断层发育概述
根据地震资料反映,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近南北向以及北西向3组断层,预测区构造格架如图4.8所示,具体情况如下:
北东向断层:DF1断层、DF2断层、DF3断层、DF1支断层、济宁支断层。
近南北向断层:嘉祥断层、嘉祥支断层、济宁断层。
北西向断层:DF4断层、DF5断层。
图4.8 预测区3#煤层底板构造解释成果图
全区共解释断层10条,其中落差>100m的4条,落差介于50~100m的6条(表4.3)。
表4.3 预测区断层解释综合成果
(2)预测区断层特征描述
A.DF1 断层
位于测区的东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东南,倾角70°,落差350~ 650m,区内延展长度约8.0km,有2条地震线穿过,2个断点控制,均为A级断点,属于可靠断层(图4.9)。
图4.9 DF1断层地震波特征
B.DF1 支断层
位于测区的东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50~100m,区内延展长度约7.5km,有1条地震线穿过,1个断点控制,为B级断点,属于不可靠断层(图4.10)。
图4.10 DF1支断层地震波特征
C.DF2 断层
位于测区的东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50~100m,区内延展长度约7.5km,有2条地震线穿过,2个断点控制,均为A级断点,属于可靠断层(图4.11)。
图4.11 DF2断层地震波特征
D.DF3断层
位于测区的东部,正断层,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北北西,倾角70°,落差0~100m,区内延展长度约12.5km,有3条地震线穿过,3个断点控制,均为A级断点,属于可靠断层(图4.12)。
图4.12 DF3断层地震波特征
G.嘉祥断层
位于测区的西部,正断层,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南东东,倾角70°,落差大于500m,区内延展长度约9.0km,有2条地震线穿过,2个断点控制,均为A级断点,属于可靠断层(图4.15)。
图4.15 嘉祥断层地震波特征
H.嘉祥支断层
位于测区的西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0~50m,区内延展长度约3.8km,有1条地震线穿过,1个断点控制,为A级断点,属于较可靠断层(图4.16)。
图4.16 嘉祥支断层地震波特征
I.济宁断层
位于测区的东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大于600m,区内延展长度约7.5km,有2条地震线穿过,2个断点控制,均为A级断点,属于可靠断层(图4.17)。
图4.17 济宁断层地震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