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矿远景区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3.8.2.1 玉龙斑岩矿带北段铜钼多金属远景区

该远景区以产出玉龙铜矿最为著名。在远景区中划分出两个找矿靶区,即夏日多找矿靶区和恒星错找矿靶区。

(1)夏日多找矿靶区

异常区位于加达-夏日多背斜的东南倾伏端,出露有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形成中酸性小型斑岩体和岩脉,并伴生铜钼矿化和铅锌矿化。出露的地层有:上三叠统阿堵拉组为炭质页岩夹长石石英砂岩;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灰岩、钙质砂岩、砂泥质灰岩。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杂色页岩、砂岩互层、厚层状钙质粉砂岩。中三叠统夏日多组分布较广,有中酸性岩脉穿插。顶部为灰白色灰岩,砂、泥岩夹灰岩透镜体;中部钙质粉砂岩和页岩互层;下部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石榴子石矽卡岩和长英质角岩。古生界片麻岩分布于异常区中部,为斑岩体的直接围岩,揉皱现象明显,以绢云母化、粘土化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部分地段为绢云母化石英片麻岩)。在加达-夏日多背斜南东倾伏端,核部为片麻岩,斑岩体(vγπ6)侵入其中,两翼为上三叠统夏日多组,岩层倾角为3°~17°。

断裂规模较小,均分布于斑岩体附近,按走向分为NWW-SEE、NE-SW和近SN向三组。此外小断裂及节理,裂隙较发育。

主要为中酸性的黑云母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

围岩蚀变见钾化带,表现在夏日多岩体上,面积约0.8km2;绢英岩化带,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片麻岩地层,为夏日多岩体面积的3倍;矽卡岩化-青磐岩化带,分布于夏日多组地层中。

矿化以铜钼矿化、铅锌矿化为主。

铜钼矿化:分布于夏日多岩体及古生界中,含矿岩性为绢英岩、绢云母片麻岩,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次生矿物有铜蓝、斑铜矿、孔雀石、褐铁矿。

铅锌矿化:主要位于夏日多组地层的矽卡岩化地段,顺层产出,他形粒状结构,团块状、脉状构造,脉宽为0.2~2m。矿石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其次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通过探槽、剥土工程,揭露和控制了钼铜矿化体3处,铅锌矿脉6 条,钼矿(化)体主要为Ⅰ号,长约720m,宽约20m,平均品位为0.036%,其他均为规模较小的矿脉,品位0.02%~0.058%;铜矿(化)体仅有两处,均为矿脉,平均品位0.249%;铅锌银矿脉长约40~300m,宽约0.2~2m。平均品位分别为:铅 0.430%,锌 1.113%,银24.44×10-6

(2)恒星错铜多金属找矿靶区

恒星错位于昌都县妥坝区,地理坐标:东经97°40′32″~97°48′05″,北纬31°25′36″~31°31′57″,测区外30km附近有川藏公路经过。本区K,Rb,Th,B,W,Sn,Nb,V,Ti,Cr,Ni,Co等元素形成高背景,而Cu,Mo,Bi,W,As,Pb,Zn,Ag,Cd,Ba 等在高背景的基础上形成强异常带。微量元素组合的地球化学异常受区域地质构造、断裂和岩浆岩控制,宏观上构成了与玉龙成矿带相对应的NW-SE走向的条带状异常带。

测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T1m)、上三叠统甲丕拉组(T3j)、波里拉组(T3b)及第四系(Q)。

测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见有少量岩脉(图3-23)。

图3-23 西藏昌都恒星错实测岩浆岩地质剖面图

花岗斑岩为二长花岗斑岩(vγπ6),属喜马拉雅晚期,分布于测区的中部恒星错北部,面积约0.46km2,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为NW-SE向,岩石为浅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花岗闪长岩(γδ)分布于测区的西北部。灰白色、灰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常见花岗细晶岩和闪长玢岩脉沿该组节理灌入。

测区东北角发育一条北西向断层,区域上属于温泉-包涌断层的一部分。延伸方向约320°,断层面倾向北东,倾角约50°。

测区处马拥穹窿南东倾伏端。马拥穹窿北西向展布,核部为花岗闪长岩体,盖层为上三叠统甲丕拉组。

测区在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上,特别是外接触带发现较好的矿化。有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黄铁矿化。矿化沿岩体节理面或裂隙面进行,岩石破碎强烈。主要沿东西向节理矿化。

通过对原区域地球化学异常HS-64乙1进行1:5万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表明区化异常进一步分解为两个元素组合好,异常规模大,异常圈闭的综合异常(HS-64甲1、HS-64乙1),该异常形态清晰,异常强度大。

其中HS-64甲与恒星错斑岩型铜钼矿体范围相吻合,异常为Cu,Mo,Pb,Zn,Ag的组合异常,其最高值分别为2785.5×10-6,112.6×10-6,473×10-6,500×10-6,1.2×10-6,异常规模大,异常面积约为16.5km2。异常套合好,组成以Cu,Mo异常为中心,Pb,Zn,Ag异常围绕其外的典型斑岩铜钼矿异常组合特征。异常特征见4.4.2.1节图4-9。

土壤测量结果表明,圈定的 Ht-甲 1 异常长约 600m,宽约 150m,异常面积0.09km2,异常元素由Cu,Mo组成,异常范围与矿化斑岩体范围一致,Cu,Mo元素的异常套叠良好,Cu的异常范围略大于Mo。异常中心Cu,Mo的最高值分别为:3812×10-6,7657×10-6。异常位于花岗斑岩体的接触带上,在该异常区内分布有Ⅰ、Ⅱ号矿化破碎带,并发现矿化体。

Ⅰ号矿化破碎带:位于测区中部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外侧的破碎带分布,呈东西向延长约1km,宽10~70m,由TC1探槽控制。地表见孔雀石化、蓝铜矿化,原生金属矿物见黄铁矿化、黄铜矿孔雀石。以星点浸染状、稀疏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石Cu品位0.066%~0.76%,平均0.19%;Mo品位0.0035%~0.074%,平均0.0171%。矿化均匀,属于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

Ⅱ号矿化破碎带:位于Ⅰ号矿化体的北侧,近于平行呈东西向展布,矿化体长约200m,宽约50m,产于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的破碎带中,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矿石Cu平均品位0.514%,Mo平均品位0.0235%。

3.8.2.2 各贡弄-马牧普碱性斑岩型铜金银多金属远景区

(1)概述

各贡弄矿区位于贡觉县阿旺乡东南17km之各贡弄冲沟上游,地理坐标:东经98°35′16″~98°35′22″,北纬30°25′20″~30°27′07″。

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中石炭统骜曲组(C2a)、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T1m)、下第三系贡觉组(E2g)以及第四系(Q4)(图3-24)。

仅分布于矿区北东侧山坡。为一套断陷盆中形成的紫红色河湖相沉积,即有名的“贡觉红层”,主要有紫红色砂页岩、砂砾岩、砾岩和泥岩组成。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矿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地层呈单斜产出,产状多数为170°~220°∠45°~70°。仅局部层间软弱岩石存在小褶曲。矿区内的主要构造为断裂构造,有三组:近SN向、NWW向和近NEE向。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两个岩浆活动,喜马拉雅期的岩浆活动与本矿区的成矿关系密切。

燕山期岩浆岩出露于矿区东北角,面积约5km2,称吓者雄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尚未发现矿化,前人测得Rb-Sr法年龄102Ma,相当于早白垩世晚期。

喜马拉雅期的岩浆活动分两个阶段,早阶段呈岩体产出,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晚阶段呈岩株产出,岩性有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矿区共见四个小岩株,其中较大的为从本、狼阿有者岩株(图3-24)。矿区南部出露有弄洼优者岩体。

弄洼优者岩体 出露于矿区南部弄洼优者山脊一带,可能为一个复式岩体。地表呈长条椭圆状,长轴近东西向,面积约为10km2。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见绿帘石化,与矿体围岩接触带上绿帘石化较强,未见矿化。该岩体与矿区内的斑岩株可能为同源,为喜马拉雅期早阶段产物,在与矿体围岩接触部位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斑岩体。

从本岩株 出露于从本东峰顶及东南边坡,海拔4700~4900m,地表形态呈葫芦状,多以倒石堆出露,其面积约0.17km2。岩石主要为花岗斑岩,其次为斜长花岗斑岩,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少量电气石化,见有黄铁矿化。具有较强的绢云母化,弱的帘石化。沿节理、裂隙充填有硅质脉和细小的黄铁矿。

狼阿有者岩株 出露于狼阿有者北东山脊边坡,标高在4600~4800m 之间。地表形态呈椭圆状,多以倒石出露,面积约为0.13km2。该岩体具有三期侵位:第一期为花岗斑岩。长石斑晶均已蚀变,其轮廓有一定的定向,绢云母化较强。第二期为斜长花岗斑岩。硅化、绢云母化明显,节理、裂隙充填硅质脉和细小的黄铁矿。以上两种岩性基本与从本岩体相同。第三期为二长花岗斑岩,分布于岩体内带,硅化、绢云母化明显,节理、裂隙面上见有黄铜矿、黄铁矿和少量方铅矿。

隐爆角砾岩 是斑岩岩浆多次阵发性的灌入击碎早已凝固的侵入体或围岩形成的。矿区隐爆角砾岩的产出形态主要呈角砾岩筒,其次呈宽窄不等的角砾岩脉。角砾岩筒产在矿区近南北向的隐伏断裂和近东西向的层间破碎的交汇部位,空间上与斑岩株关系密切。角砾岩脉产在近南北向隐伏断裂两侧的围岩中,空间上与斑岩脉关系密切。矿区内出露的角砾岩筒有3个:从本、狼阿有者和扎弄马洞。

图3-24 各贡弄金银多金属矿点及外围地质矿产略图

1—下第三系贡觉组红层;2—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砂板岩夹灰岩;3—中石炭统灰岩;4—喜马拉雅期石英二长斑岩;5—隐爆角砾岩筒及编号;6—燕山晚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7—含Cu褐铁矿体;8—含Pb、Ag锰铁矿体;9—金银多金属矿化带;10—从本岩体蚀变范围;11—断层及编号;12—压扭性断层;13—灰岩;14—大理岩;15—推测早期背斜轴及倾伏方向;16—实测背斜轴及倾伏方向;17—实测向斜轴及扬起方向;18—地层不整合界线;19—实测及推测界线

围岩的蚀变 表现为角岩化、大理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

(2)矿床特征

各贡弄Cu、Au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在斑岩体内部形成斑岩型Cu矿体,在岩体外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Cu、Au多金属矿体,下面按斑岩型矿体、矽卡岩型矿体分述其有关特征。

斑岩型铜矿体

矿区通过ZK4、ZK5证实,从本、狼阿有者岩株为含矿斑岩体。

A:从本矿(化)体产出形态与从本岩株相似,为一筒状,地表呈葫芦状,面积约0.17km2,ZK4中151~286m为铜矿(化)体。矿化岩石为花岗斑岩,铜矿化不均匀,呈细脉浸染状,与高岭土化关系密切。由于ZK4 深度不够,主矿体尚未揭露。已揭露矿体Cu平均品位:0.785%,厚度很小。探求333+334级铜资源量2.88万吨。

B:狼阿有者矿体产出形态与狼阿有者岩株相似,为一筒状,地表呈椭圆状,面积约0.13km2。ZK5中207~350.73m为铜矿(化)体。矿化岩石为二长花岗斑岩,铜矿化均匀,呈浸染状,与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关系密切。ZK5 中矿体未揭穿,已揭露厚度为143.73m。Cu平均品位:0.49%。探求333+334级铜资源量45.03万吨。

矽卡岩型矿(化)体(似层状)

A.青磐岩化+矽卡岩化带内的矿体(Ⅰ号蚀变带)

该蚀变带走向NWW,西端直接与从本岩体相连,矿体是含矿岩体和热液沿层间破碎带侵位交代而成。共圈出六条矿体。在地表总体以Au、Ag矿体为主,均不见铜矿化。矿体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赋矿岩石为一套强蚀变的以矽卡岩为主体的蚀变岩。该蚀变带内地表由于第四系覆盖太厚,地表工程难以达到地质目的,但从整个矿区地质特征分析,矿体在走向上是稳定的,通过PD2,PD3,ZK2,ZK3 等工程证实,矿体在倾向上仍有延伸,Au,Ag,Cu矿化在深部有增强的趋势,特别是Cu矿化。目前,PD3中可以圈出Cu,Au矿体两条,Cu品位为0.5%~1%,在深部与ZK3中的铜、金矿(化)体相连。

①号Au矿体由L1,TC1,L4,TC8,TC4控制,深部由PD2、PD3平硐控制。矿体倾向210°,倾角65°左右,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体长度300 余米,平均厚度8m,金平均品位5.8g/t。

矿体在地表以各贡弄沟一分为二,南东段由L1、TC1、L4 控制,矿体长150 余米,厚度8.00m。1990、1992年分别在L1露头捡块取样金品位38.3g/t、5.67g/t,L4露头捡块取样金品位28.0g/t,58.5g/t,4.80g/t,Cu5.21%。1999年施工的TC1号探槽最高金品位23.20g/t,地表平均品位10.43g/t。深部仅有PD3 平硐控制,品位在3~6g/t范围内。在磁黄铁矿发育地段,目估可能含Co,Ni。北西段地表由TC8,TC4控制,长150余米,厚7.20m,金平均品位1.13g/t,深部仅为金矿化体。

②号Au,Ag矿体:地表由TC3、TC5、TC4控制,深部由PD2,PD3控制。矿体倾向南西195°,倾角65°,呈北西—南东走向,矿体长230 余米,平均厚度6.0m,平均品位Au3.01g/t,Ag231.93g/t。

矿体在地表以各贡弄沟一分为二,南东段由TC3,TC5 槽控制,为Ag矿体,长120余米,矿体厚度4.90m,Ag平均品位278.75g/t。

深部由PD3平硐控制,矿体为金、银矿体,平均品位Ag159.28g/t。

北西段深部由PD2平硐沿脉及穿脉控制,矿体长110余米,矿体厚度9.8m,平均品位Au3.92g/t,Ag185.10g/t。

③号Cu,Au矿体:地表由TC3槽控制,深部由PD2,PD3 平硐控制。矿体倾向南西185°,倾角58°,呈北西-南东走向,长220余米,厚度4m,平均品位Cu 0.54%,Au 1.37g/t。

矿体地表以各贡弄沟一分为二,南东段地表由TC3槽控制,为金矿体,长120m,厚度4m,金品位1.43g/t。

深部由PD3控制,矿体为Cu,Au矿体,厚度4.5m,金平均品位1.76g/t,Cu0.91%。

北西段由PD2控制,长度约100m,厚度4.5m,金平均品位1.32g/t,Cu平均品位0.54%。

④号Au,Ag矿体:目前仅在各贡弄沟北西段仅有TC4—2控制,深部PD2号见有Cu矿体和Au,Ag矿化,推测矿体可向南东延伸。现控制长度为60m,厚度4.15m,金平均品位1.13g/t,Ag平均品位109.75g/t。

⑤号Au,Ag矿化体:仅作了少量工作,矿化较连续,深部PD3平硐内仅为矿化体。

⑥号Au,Ag矿体以TC24、TC26控制,推测矿体继续向南东延伸,推测长200m,厚6m,平均品位Au1.43g/t,Ag103.32g/t。

⑦号矿体:以TC24,TC26控制,矿体长约80m,厚1.2m,Au平均品位2.24g/t。

在该蚀变带求得333+334级Au金属量2.76吨。

B.Ⅱ号蚀变带内的矿化体

Ⅱ号电气石化、硅化蚀变岩带地表见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1999年在该带取捡块样,Au3~4g/t。2000年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取块金样20 件,经野外块金分析,其中计量800共2件,100~800共10件,其余8件计量<100。据块金分析、极少的化学分析及地表黄钾铁钒、水流沉积的铅钒,推测该矿化带以Au矿化体为主,可能存在Cu、Au矿体,深部有可能存在Au、Cu、Pb多金属矿体。

弄洼优者Cu,Au矿体

该矿体为Cu,Au多金属硫化物矿体,产在矿区南部马拉松多组上段的灰岩层中,矿体上、下盘为厚层状粉砂岩(已角岩化),矿体与围岩界线截然(图3-25)。矿体长约200m,宽42m,厚30余米,产状235°∠60°,似层状,总体受该层位控制,矿体在南东向继续延伸约250m至岩体,矿体北西端延伸至灰岩下部。

图3-25 弄洼优者Au,Cu多金属矿实测剖面图

赋矿岩石为矽卡岩,矿化主要呈浸染状或团块状。据TC51、TC55 刻槽取样分析结果,平均品位Cu2.73%,Au12.26g/t,Ag100.00g/t,其中Au最高品位89g/t,Ag最高品位为456g/t,Cu最高品位6.44%。

由于矿体出露标高为4950m的山脊,而接近矿体的岩体出露标高为4800m,因而可以推测矿体的斜深至少有100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