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孔子在教学方面的贡献有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接纳任何谦虚学习的学子,让很多平民都有学习知识的机会,而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主张三醒悟身,不断的反思检讨自己,而不是从别人身上找错误,这也为他后来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埋下了伏笔。
第一,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周朝初期还实行着一定的奴隶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封建统治,在此之前只有那些有势力的人才能学到知识,孔子却打破了这种桎梏,让更多的穷人可以通过学习而翻身,他周游列国,虽然没有得到国君的赏识,却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发扬光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在学习的时候,他也主张学以致用和学而时习之,这是因为有些知识你即便现在学会了,也有可能会忘记你如果学会了不加以运用也等于白学。
第二,孔子主张德才兼备,在学习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志向,上报国君下惠民众,也即是说,如果一个人空有才能却没有品德,那么他最终只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毒瘤,成为剥削人民的帮凶,但是反之如果一个人空有品德,却没有能力,那么他也无法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无知而帮倒忙,所以孔子非常注重品德和学习之间的调和,在学习之余经常反省,也即是现在常说的不忘初心,只有立身正,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坚持。
第三,孔子的学生问他可有一言足以行之终身者乎,孔子的回答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这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多从自身寻找毛病,也能避免很多事端,这是一种对待他人宽容,对待自己严格的思想,能够促使人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