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山带物质组成的研究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造山带内的物质组成是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物质记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层研究。建立造山带内地层序列和进行正确的地层序列对比是阐明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大面积1:5万区调填图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新的地层单位,如秦岭造山带内的佛坪杂岩,大别造山带内浅变质岩层等。对原有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解体和清理,重新建立不同类型的构造地层柱、构造岩石柱,对其时代归属和属性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如秦岭地区对“刘岭群”的解体,大别山地区对“大别群”、“宿松群”的解体等,这为重新认识造山带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地层学资料。

2)蛇绿岩研究。蛇绿岩是造山带研究中争议较多且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残存在造山带内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组合,是否能代表洋壳,并作为判别板块碰撞缝合带的标志备受关注(张国伟等,2001)。通过对蛇绿岩的系统研究(R.G.Coleman,1965;马鸿文,1993;张旗等,1996),多数人认为蛇绿岩可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不能真正代表大洋岩石圈残片。蛇绿岩有无代表洋壳层序,以及运用其岩石化学特征,不能作为确切判别是否属于洋壳的标志。应当根据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上下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构造变形等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其物质来源及可能形成的构造环境。特别是其形成时代与构造变形特征,对判别与造山带形成是否相关,尤为重要。

3)花岗岩研究。花岗岩作为陆壳熔融,以及幔源、壳幔混合产物,广泛分布于造山带内,且形成于各个地质时期。其形成、运移、就位过程,不仅是地球圈层中物质运动和交换的产物,也是地幔动力学和岩石圈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造山带形成息息相关。通过对其岩石学、地球化学、形成年代、侵位机制、成因类型等研究,可以查明其物质来源和壳幔物质交换形式,而且可以探索其形成就位与造山带形成演变关系,地壳生长与大陆增生方式(邓晋福等,1996;肖庆辉等,2002)。

4)变质岩研究。变质岩是造山过程中构造应力与区域地热流共同对不同原岩改造的结果。p-T-t轨迹是造山带形成过程中温度、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反映。不同的p-T-t轨迹反映了不同类型造山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别(韩郁菁,1993)。变质岩中的矿物组成与结构构造,是变质变形过程中构造应力状况和运动方向的显示,通过对变质岩中定向组构的研究,可探索造山带动力学问题。如大别山及张八岭地区早期矿物生长线理与拉伸线理的确定等,对揭示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依据。

5)地球化学研究。造山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在秦岭地区(张国伟等,2001)运用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对造山带内岩石圈和地壳的化学组成,构造地球化学分区,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与地球化学示踪,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判别,同位素测年技术,以及在大别山地区运用H、He等同位素研究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折返机制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张本仁等,1999;郑永飞等,1999),并为今后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展示了很好前景。年代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SHRⅠMP方法测年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