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结晶过程中结晶作用模型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矿物在岩浆熔体中晶出有以下两种可能过程:

(1)矿物与熔体连续再平衡,形成无环带晶体,即平衡结晶作用。用于描述平衡部分熔融的方程式(5.16),也适用于描述平衡结晶作用。

(2)分离结晶作用——矿物和熔体之间只有表面平衡。这种平衡包括两种情况:① 微量元素在晶体中扩散的速度比熔体中慢得多,来不及取得完全平衡,或者是矿物快速从熔体中晶出;② 第二种情况是微量元素在熔体中的扩散速度比矿物中慢得多。实际上岩浆结晶过程中微量元素在熔体中的扩散速率比在矿物中要快得多,或者矿物不断地从熔体中通过沉淀而被移出,以此来达到矿物表面与熔体的平衡。这种表面平衡可用雷利分馏定律(Rayleigh fractionation law)来描述:

地球化学

这就是分离结晶作用的数学表达式,式中的为微量元素 i 在熔体中的浓度,为微量元素 i 在原始熔体中的浓度,F 为原始熔体分离结晶作用后剩余的部分,它反映岩浆结晶的程度,F 从1到0表示从刚开始结晶到完全结晶(平衡部分熔融中 F 的含义与此刚好相反),Di 为微量元素在矿物和熔体之间的总分配系数,它由下式计算:

地球化学

式中:为结晶相α、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为微量元素i 在矿物α、β间的分配系数。

根据雷利分馏定律,以岩浆中微量元素某时刻浓度相对于母岩浆中该元素的原始浓度的比值为纵坐标,结晶程度 F 为横坐标作图(图5.2b),由图可见:

(1)凡是总分配系数(Di)<1的微量元素(即不相容元素),随F值从1→0(即结晶程度的增加),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熔体中富集程度增强。

(2)当 Di≈0时,,即微量元素 i 在分离结晶作用过程中几乎全部保留在残余熔体中,而不进入结晶相时,,也就是残余熔体中微量元素 i 的浓度与结晶度(F)的倒数成正比,这也是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微量元素 i 的可能浓集的极限值。换句话说,微量元素 i 随岩浆分异结晶,其浓度不可能超过原始岩浆中微量元素的浓度与结晶度(F)的比值。这是衡量某一岩体是否是岩浆分离结晶作用成岩机制的重要标志。

(3)Di>1时(为相容元素),微量元素倾向于在矿物中富集,并随着矿物晶体的不断析出,微量元素在残余熔浆中逐渐贫化。

湖南诺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3-07-19 广告
国内生产高性能合成石的主要有:* 劳士林合成石,由德国引进技术,产品具有高强度、高密度、耐磨性、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依索拉合成石,具有高强度、高密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SaiAo合成石,由台湾合成石公司生产,产品具有高强度、高密度...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湖南诺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