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一号》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空军一号》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戏剧性电影中的典范了。它讲的是“空军一号”飞机从俄罗斯返回时遭遇劫机,美国总统詹姆斯如何与悍匪斗智斗勇并解救人质的过程。片子高潮迭起,冲突不断;整体基调紧张刺激,节奏明快不拖沓。
片中共四个高潮点,第一个是总统詹姆斯在行李舱用备用电话与白宫通电;第二个是解救会议室中的人质;第三个是在机尾与绑匪头目搏斗;最后一个是结尾处成功逃离即将坠毁的空军一号。每次高潮的出现都经过了明确完整的开端与发展,例如第一次高潮开端是总统制服看守会议室的绑匪,发展是躲过绑匪搜查来到行李舱到高潮与白宫取得联系。第二次开端是切断飞机燃油供给线路,发展是向白宫发传真到高潮成功解救人质。每一次冲突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物的主动带入,例如总统发现电视机上播放的美国橄榄球比赛,冰箱里被打破的牛奶罐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物总能令詹姆斯总统急中生智。导演惯用特写镜头表明将人物带入的人和事,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悬念植入,并且从主角的视角出发可以令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与主角共进退的感觉。最巧妙的是第三高潮与劫匪头目的搏斗看似是本片高潮中心,而实际上则是将高潮中心后移到第四高潮点,既总统成功脱离失事飞机,从而总收全局情节并更好地强调戏剧性与影片主题,既有总统的“空军一号”才能称得上是“空军一号”,也即总统才是一切战斗力的核心;当总统登上“自由24号”时飞行员说的“自由24号更改名称,现在它是空军一号!”这句话充分点题。
影片以抓捕俄罗斯恐怖组织芮狄将军的热开场奠定全片基调,阐明本片将以紧张激烈的动作为主。之后总统在克里姆林宫的“绝不向恐怖分子妥协”的宣言除了说明人物性格外,也为之后绑匪以人质两次要挟总统的情节埋了伏笔,第一次是以接待员米雪的死要挟总统,逼他就范;第二次则是以总统妻儿的死要求他释放片头抓捕的芮狄将军。面对要挟,总统是否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绝不妥协”呢?第一次没有,而第二次则答应了绑匪的条件,这说明总统也是人,而不是如人们想象中政客的冷漠无情,呼应了开端部总统爱开玩笑以及与女儿逗趣的描写。与空军一号上的主情节线平行的是白宫副情节线,代表“绝不妥协”强硬派的国防部部长与坚持协商的副总统形成戏剧冲突,一个威逼利诱副总统签署罢免总统的协议坚决不答应释放芮狄将军的条件,一个即想解救人质又不想与绑匪妥协嫣然就是空中冲突的白宫版。最后空中总统既解救人质又及时收回释放芮狄将军的命令与副总统拒绝签字以及向媒体澄清总统“没死”的事实两相呼应,阐明影片主题即美国政府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坚决斗争到底的立场。
在本片提出的哲学性问题中,“绝不妥协”的问题值得思考,用一架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换取一个芮狄的生命或是一个总统的生命到底值不值?这有点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当中七人组成的搜救小分队换取一个瑞恩到底值不值的问题。前者不仅人质得到解救而且总统成功击败绑匪,后者则是七人小分队全部牺牲,代价惨痛,而前者则给人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相比起来显得不真实,没有说服力,这是本片的不足之一。同时绑匪头目对总统女儿说的“你父亲西装革履,用导弹杀人”也值得反思,恐怖分子明目张胆的杀人行为令人不齿,那么一些政客将战争冠冕堂皇地冠以“捍卫人权”的名号就可以被宽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