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设宰相,为什么后来的内阁首辅,比其他朝代宰相的权力还大?
明朝的内阁首辅本身并没有直接处理政务的权力,内阁并不是国家法定的机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向皇帝提供建议,首辅就相当于秘书长,属于皇帝的近身侍臣。首辅权力比宰相还大,本身就是一种变异的现象,不符合明朝的机构设置。接下来,我么就一起看看明朝的内阁首辅。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史上的丞相专权,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宰相制度,并要求以后的子子孙孙都不得设立丞相。但是,宰相被废,却导致所有的政务集于皇帝一人之身。为了应对这种现象,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让一些大臣在宫廷内的武英殿和文华殿当值,向皇帝提供建议。因此,内阁并无实权,只是一个非法定的秘书机构。但是到了嘉靖和万历皇帝时期,内阁首辅的权力不断扩大,甚至凌驾于六部之上。像张居正、高拱、严嵩等内阁首辅都被称为“权相”,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嘉靖皇帝以后,内阁首辅统领六部以成为常态,位列六部之上。尤其是万历皇帝时期,因为万历皇帝年幼继位,所有的朝政大事都由他的老师张居正把控。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本没有权力直接发号施令,但张居正却可以直接统领六部,内阁权力发展到了顶峰。而且很多的内阁官员本身就拥有官职,权力更大。
整个明朝是没有宰相的,首辅是代皇帝行事,属于一种特殊的产物。实际上,首辅并无实权,也没有能力行宰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