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北伐时期,明明是魏国占据优势,为何诸葛亮要进攻?
诸葛亮在辅佐刘禅时,看到蜀国民众渐渐恢复生机,国内经济也发展起来,于是写了一篇出师表上奏刘禅请求北伐,出师表体现了北伐的目地跟意义。在得到刘禅的批准后,来年开春诸葛亮就动身北伐。这次北伐,魏国占尽优势,但是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选择北伐呢?主要是因为魏国虽然占尽优势,但真的对抗诸葛亮却有不足;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想在生前完成刘备的大业。
魏国选择防守放弃进攻
其实在诸葛亮北伐之前,魏国就想攻打蜀国,而且真的有进军试探过。但是蜀道行路艰难,又恰逢魏国进攻的时候下雨,栈道都被摧毁了,魏军只好无功而返,曹真也在此后病逝。诸葛亮趁机大破郭淮与费耀。由此可以看出,魏国是想直接攻打蜀国的,但是被诸葛亮抓住机会直接击溃了。连防守都不能与诸葛亮抗衡,更别谈进攻了。
诸葛亮急于完成蜀国大业
蜀汉政权是由刘备一手建立的,作为汉王朝延续的象征。这就是正统,而曹操通过叛国建立魏国政权,这就相当于乱臣贼子,视为不正统。俗话说汉贼不两立,蜀国作为正统,他要向天下宣布自己的存在,宣誓自己的立场和帝位,所以蜀国跟魏国是必然的对抗。而且诸葛亮与刘备情义深厚,刘备临终前,不仅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将蜀国的江山,蜀国的使命也一并交给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不得不北伐战魏。
蜀国等只会等来惨败
很多人批评诸葛亮的北伐,原因是北伐失败了。但是如果我们置身历史就会明白北伐的必要性。他要恢复中原,这是任何一个正统政权维系国家存在的必然性。魏国可以等,等来繁荣昌盛,而蜀国等,就只能等来死,所以诸葛亮不得不博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