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赵匡胤如何对待读书人就知道!宋代朝史:宋朝文人为什么地位高?
“不得杀害读书士子,即便是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能治他们死罪剥夺他们的生命。”这是赵匡胤死前留下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宋太祖对读书人的重视程度有多高。为了营造文人从政的宽松环境,宋太祖立下遗训,历代皇帝也是恪守古训,尊重文人。
要知道,武将出身的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也是出于武将兵变夺权才成就的,也深知骄兵悍将难以降服,难以控制,因此登基后对武将也是十分顾虑。
自唐朝灭亡以后,50多年间,就经历了五个朝代更迭,各路军阀凭借武力叛变,胡作为非,武将军阀割据,搅得天下大乱,人心不得安宁。赵匡胤登基后,鉴于前史,对武将割阀叛变的顾虑从未减少过。
考虑到自身登基也是由于兵变成就,为了解除开国将领的兵权,便策划了广为人知的”杯酒释兵权”,让一众开国高级武将回家养老去,目的就是为了削减开国武将在军中威望,打击高级武将,维护军队秩序,稳定军心,避免高级将领手握兵权发兵叛变。
在宋太祖赵匡胤心中,觉着过分器重武将,便是对皇权巩固不妥一种举措。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治理江山,守住帝业,需要人才,既然不能重视武将,生怕武将兴风作浪,难以驾驭,那么就会对文人有所偏倚。
宋初,相传有位宰相,名为赵普,只读过半本论语,竟被选为朝廷宰相,因为建议宋太祖使用前蜀用过的乾德年号不自知,而后被发现,引发了赵匡胤感叹,“宰相应该要用读书人!”可见在当时,朝廷百官对知识的缺乏,也让赵匡胤意识到知识治国的重要性了。赵匡胤决心启用文人治理国家政事,文人地位一下子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