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的重要性

 我来答
新东都17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619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4万
展开全部
中高考语文政策又变了!家有7-16岁孩子的,请务必花3分钟看看

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和高考改革政策放出后,“语文难”成为高考定势。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更抛出惊人消息: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种种迹象表明,以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语文将成为未来教学的重中之重。

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也说:今后高考主要考 语文,英语要考两次, 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甚至有网友大呼: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

之所以说“得作文者得语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从目前的高考语文卷面分值看,总分150分,而作文占比40%。

其次是长时间以来学校、家长以及考生对于写作的忽视。想想我们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老师画框架,学生套模式,然后顺其自然造名言,编故事。

以至于考生十年寒窗苦读,最后还是不会写作文。

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再回头看看2018年的作文题目:

全国一卷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全国二卷是“二战”期间战机防护问题;

上海卷谈“被需要”,江苏卷谈“生命”,北京卷就更奇妙了,“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和以“绿水青山图”为题,两者二选一;

……

仅仅从作文题目上看,再用之前的老办法显然是不行了,况且改革方向来看,未来学生不光要会写作,还要会写诗、写小说、写散文等等。

而且写作靠积累靠正确的引导,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成的。

当然做父母的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从孩子写日记开始,一直很上心,每天一字一句盯着孩子“完美”完成作业。

还买了大堆的参考书《作文大全》《满分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诸如此类的,让孩子多读、多看、多写、多背。

可尽管如此,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没有大的提升,依然“流水账”,依然“跑题”,依然“不知所云”。

时间长了,父母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能力不行。

其实不然,所有未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术业有专攻,针对问题针对解决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都是985院校毕业的,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去辅导班”,引起了网友们地热议。

有个高赞回答说:

如果一个老师教了十年六年级,虽然他也许只是普通的师范毕业,但是,他一定比清华北大甚至是哈佛剑桥的天才更懂六年级。

因为只有他自己把六年级的内容全部吃透了,他才能教会那些学生。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父母是何方神圣,而是方法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知识渊博的人,都能成为老师。

写作文也是一样,一般来说孩子并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不知道如何运用文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如果他们能接受到正确的引导,慢慢掌握文字驾驭能力,那么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升。

比如最基础的造句会写得越来越惊艳:

妈妈工作很忙碌,生活很辛苦。

平淡无奇。

换种写法:大海忙碌着谱写波涛,他没有时间和沙子交谈。

家里的锅生锈了,妈妈说晚上去超市买个新的。

乏善可陈。

换种写法:讲话太多舌头就会生锈,梦想太少心灵就会生锈。

小明弯腰,把垃圾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

索然无趣。

换种写法:柳枝弯腰,她想看看春雨写给大地的情书。

如果再多加练习,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也不是啥问题,可以看看下面写“过年回老家过春节”的作文片段:

我自幼便温养在上海这个慈母般的怀抱里,享受着它的一切供给。可它终归不是我的故土。每年返乡的时日并不多,记得最真切的往往还是那顿特殊的年夜饭。

尤其是奶奶亲手熬制的鸡汤,成为记忆里最有温度的美味佳肴,于我而言,那是“年”最本初的滋味。

纯熟的文字,老道的用语,真挚的情感,流畅的表述,这放在高中作文中也毫不逊色!

你能猜出这是几年级学生的作文吗?

答案是6年级!

但他并不是天才儿童,也并非出自文学世家,而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接受专业的训练是掌握一门技能的前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