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科数学的学习方法。

我是一名湖北的高三文科生。数学基础有点差,老师说如果课本上的都弄懂了,就差不多可以考100多分,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困难。现在时间也不多了,很担心数学成绩,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怎... 我是一名湖北的高三文科生。数学基础有点差,老师说如果课本上的都弄懂了,就差不多可以考100多分,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困难。现在时间也不多了,很担心数学成绩,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怎么学习文科数学,怎样把基础弄懂,以及怎么样拿到高分,谢谢咯! 展开
 我来答
米雄雄
2010-12-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准备工具:
  1.所有必考的数学书,我的是必修1-5和选修1-2。
  2. 一个笔记本,别太小,挑喜欢的买,当然里面都是非主流之类的图片就算了。
  3.08年数学高考卷,1套模拟卷,模拟卷里面10张左右就行了。
  过程:今晚去买好这些东西,然后把书找出来,抄定义,只抄三个大模块:1.函数和导数 2.三角函
  数和向量加解三角形 3不等式和线性规划。把定义和公式都抄了,定义你懂一样要抄中文意思,别怕累, 到这个时候怕累我无话可说啦。今天就把这三个模块定义抄完,然后把书上的练习题看看, 不会的去问明早问问老师或同学,别怕丢面子,别怕别人说你装,怕的话你也不学了,放弃吧,要明白你是为你的前途学习的不是为了别人的话学习的。。。 这里有个重点是一定要把三角函数的性质图像弄懂,看书上的例题就能懂个大概了,变换公 式也看个大概。 今晚抄完这些后,明早上就开始读吧,10分钟左右就行啦别浪费学文综时间。明天算第一天吧··
  第一天:1.早上读昨天的定义 2.下午把08年的数学高考卷里所有的关于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大题做一遍,当然就先做10题吧,如果一点也不会你别急,对着答案看,如果还不会就对着定义和答案一起看,如果还不会就去问老师同学吧,别在乎时间,一定要弄懂10题.3.做完试卷后把立体几何与数列的定义和公式抄本子上,重点是立体几何啦。
  第二天:早上抽点时间把之前抄的定义读几遍,然后再把昨天做的题读一遍,还是那句话,懂的话就快读,迷糊的就慢慢读 边读边想。下午把剩下的08年的数学卷子上三角函数 大题全做完,8道题左右吧,不会的问老师或同学,做完后把昨天的题再看一遍,看 下就可以了。
  第三天:这是一道坎,早上依然按之前的步骤走,下午就是把模拟卷上的三角题全部做完,估计难度大了些,坚持把,为了两周后的解放。第四天,早上同上,下午先把课本中没超过的定义全抄完,然后去做立体几何的答题,今天就学建系证明平行和垂直,要明白怎么建系是重点,同时把08年的高考卷上关于平行的全做完,不会的看定义和答案,为什么全做完呢?因为有的地方不考平行..所以你做的题不多的 记住不会的就慢慢看答案和定义吧 太难做不出来也没事
  第五天:早上同上,现在早上时间浪费了多了点 请注意别耽误了别的科目的学习时间 数学重点还是下午学的! 下午把高考卷中的垂直全看一遍,不用做也行,看完题目就看答案和定义,找里面的关系。 看答案要把它看懂哈,今天就干这些,累不累都坚持下吧
  第六天下午吧模拟卷子上的所有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于垂直做完,这次一定要做了,对着答案做也行,太难的就请教别人,还不懂就放弃吧。今天就做这些,
  第七天:这是第二道坎了,今天抽时间集中起来把之前做过的那辆答题全看一遍,别留盲点,立体几何还是先学会平行于垂直。
  第八天:早上还是背定义,题目读不读都行,下午把08年的概率题找出来,这次花费时间多些,哪怕是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不会的一定要问,概率比较抽象,集中起来做会段时间突破那个思维瓶颈的。一定要搞定08年的概率题呀,太难的就算了,做个15题左右你脑子还一点也不明白的话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欠缺,改做导数第一题吧 当然我相信大家都能成功的啦
  第九天:今天早上只把做过的概率题读熟悉,顺便把课本上关于概率的例题重新看看,下午同样把模拟卷子上的概率题全部做完,花费时间多少无所谓,短期内突破瓶颈 以后再做概率题你会发现变来变去就那几种解法。做完后多思考下,没办法,太抽象了···
  第十天:这是第三道坎啦,严格说你按我的方法做到现在你答题前三题基本上能得一大半的分了,当然立体几何里还有距离和体积夹角什么的这点等会再说。 这个时候要学会有的放矢,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背定义吗?现在他们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数学想考高分重点还是选择和填空,而这些基本上都是考基础的,所以今天就做5张高考卷子和5张模拟卷子的选择与填空。早读别忘了读定义哈,做题时候不会的话去看答案 还要对着定义想,不会的要弄懂,不过选择题后两题太难的话就先别做了,那个圆锥曲线的题型一定要懂 选择这个地方拉开差距的
  第十一天,量增多点,做10张高考卷子的选择题与天空题,高考卷比模拟卷简单的多,做完后去把立体几何中关于距离与夹角的题目找出来,先把答案抄上去在对着对着答案和定义,明白的话就读一遍,不明白去问同学啦。
  第十二天:这是最后一道坎啦,早上还是读定义和公式,去再买套10张左右的高考模拟卷子,就做5张卷子,把选择填空和那三个答题做一遍,答题还有不会的你应该开心,起码这是高考前不会,所以到这个时候心态是很重要的。当然太难的就不用看了,咱重点是抓基础分。
  第十三天,早上同上,下午把剩下5张模拟卷子做完,当然这个时候你能碰到那种你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选择题就过了 节省时间。今天速度要快些,因为要开始复习了,把08年的高考试卷复习边,就是大致看些哪些有还不是很清楚的。
  第十四天,哇塞···终于熬完啦,放松心情吧,不用做题了,多看看之前做过的错题,相信你这两天能找到些数学题的规律的。 这里有点要注意, 答题平时我只让你做前三,但是读熟定义的同时,后面的数列 导数第一问基本上高考你能做出第一问的,我想大家基础应该都不是太差吧,训练过程中严格按我的方法,不求快,不求多,不求段。 你一定会成功的,这个时候别乱投医了,抓住一个方法就快点干吧,打完了,累死了。最后祝大家高考顺利 加油
百度网友58ad885
2010-12-21 · TA获得超过35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5万
展开全部
要解出一道难题,学生需要依次拥有四方面的能力:①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概念;②掌握基本运算技巧;③建立题目和知识间的类比关系;④掌握常用解题技巧。
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不一定可以很快就拥有。对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长短不一的时间来提高和完善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毕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习题,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不够或不熟练时,就难以完成题目。学生无法做出题目时,不能只是一味对着题目苦苦思索,而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哪方面还有不足,根据自己的不足,使用适当的方法去提高相应的能力。
①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数学上的某个知识点,可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某一类问题而引入的,但与具体问题不同的是,数学知识更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概括了一大堆问题后,抽象出来的产物,并以一系列的符号、公式或定理作为数学语言上的存在。学生要理解相关知识点,就需要在大脑中构建合理的知识图式,把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联系起来。
前面提到的数学学习进程中,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用一两遍快速阅读,只阅读概念定义和公式结论,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方面的能力。这一两遍快速阅读,相当于是预习,应在教师正式讲解之前一两个月就实行,如果能辅以同学间的讨论或父母老师的点拨,效果会更好。这样等到正式学习时,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和定义了。
②掌握基本运算技巧。数学公式或定理本身其实就是运算法则,因为常用而被概括出来,在公式和定理的引入、证明和推导中,包含了一系列最基本的运算技巧,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
数学学习进程的中间阶段,在阅读内容中增加阅读公式的推导,并对公式进行抄写,在公式抄写的后期,可一边抄写,一边在心中推导公式,根据公式之间的联系把所有知识贯穿为一个整体。这些学习方案即是为了获得第二方面的能力,同样地,方案需要在正式讲授之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实施。等到老师讲解时,就可对已经预热的知识起到归纳和补充作用,同时还能解答一些存在的疑问,基本的运算技巧也就了然于胸了。
③建立题目和知识间的类比关系。知识由一些有代表性的具体问题抽象出来,其最终目的是再回到实际中去解决更广泛的具体问题。但具体问题千变万化,学生必须能够在具体问题和知识点间建立正确的类比关系,选择和组合相关的知识点,列出相应的算式,才能解出题目,否则即使对相关知识点已熟练理解和掌握,也不一定就能解出具体题目。
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你问学生基本的概念和公式,他对答如流,解一些只需要运算或变换的题时,他也能轻松完成,但在解实际应用题时,他却列出错误的等式,甚至有时连式子都列不出来,这就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能力在知识和题目之间建立起正确类比关系的缘故。
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这里我介绍一个方法:“读题而不解题”。在学习数学教材的中期阶段,可在快速阅读中,增加对例题的阅读但不去看具体的解法,或者增加对课后习题的阅读。这种只看题但不看解法,也不去解题的做法,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没什么用,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曾设计过一个实验:她给实验参与者布置了22种任务,一半任务让参与者顺利完成,另一半则中途打断,让参与者停下来去干别的事情,允许完成和不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出现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蔡加尼克要求他们回忆刚才都接受过哪些任务。结果,参与者对中途被打断的任务记得更牢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性有一种追求完整的倾向,任务被中断使人们感到“不完整”,为了体验完整的感觉,人们会不时出现“将任务完成”的想法,从而使得记忆效果更好。
只读题而不解题,大脑可以了解知识的应用范围和要解决的问题,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但是,大脑没有得到解法,也被抑制去思考解法,于是产生“不完整”感,大脑会有 “将题解出来”的渴望,从而自发形成一些对接下来学习有帮助的联接。在下一遍的阅读中,增加阅读解题的内容,就会对题目解法有更深的感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更容易在知识和题目间建立联系,从而正确解答出题目。
④掌握常用解题技巧。教材中介绍完相关知识点后,会有一些例题作为演示。但一些复杂的难题,常常需要组合多种解题技巧和多个公式才能解出。另外,尽管数学题目从表面上看是千变万化,但其实可以归为几个大类。最初做习题时,对于表面有差异但其实是同类的题目,学生会觉得遇到的是新问题,要用的解法是新的解法。但在熟练掌握知识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和解法,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这种在学生的大脑中从杂乱无章到归纳有绪的感觉,并不是通过老师对各种解法详细讲述并分类,学生就能明白的,而是需要在学生接触大量的题目之后,老师再进行归类,学生才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题海战术流行的原因。然而,接触大量的题目,并不一定需要长年累月地用笔和纸来完成习题,学生也可以直接阅读习题和解法,或者可以 “心算解题”。
在学习的后期阶段,学生选择的阅读内容可以是教材上的例题,也可以是带有解法的例题集,在阅读例题时,同时阅读其解法。如果有看不懂的解法,在这一题做上记号,跳过此题继续往下看。在第二遍以后的阅读中,重点阅读带有记号的难题。对于没有记号的题目,是上一遍看懂了的,在这一遍看的时候,可以试图用“心算”的方式去解题,如果不能,再略看一下解法。对于不带解法的习题,也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在心里构思如何解,若解不出来,就做个记号,跳到下一题,等到全部阅读完毕后,再回头去攻克带记号的题目。在“心算解题”时,不需要演算出详细的运算和数值,而是在心理构建出解题的思路即可。
学生用纸和笔演算习题时,全部心思都放在当前这道题上,做下一道题时,又沉浸在下一道题中,忘了刚才做过的题。因为每道题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不容易看出题和题之间的关系。而在阅读习题和心算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习题和解法,就更容易看出题和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某些题归于一类。归类完成后,看到同类的题目,只需要在心里稍微一惦念,就可想出解法,甚至看题之后,根本不去想解法,因为知道肯定会做,于是直接跳到下一题。因此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精力,接触到比题海战术更多的习题,同时更能对各种习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整体的认识。
但是,仅仅是阅读解题和心算解题,而不在纸上实际动手做,是不行的,这好比仅仅在大脑中构思一篇文章,却不把它写出来,是难以提高作文水平一样。所以,在每次阅读习题和心算解题之后,都要抽一两道步骤较繁的难题,在纸上写下解题答案。大脑内的思维常常有点天马行空,而写在纸上的步骤,则必须规范严谨,前后一致,简省得当,使其他人一看就能明白。这些都需要通过亲自动手练习,才能慢慢达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2-21
展开全部
我建议多做题,不得不承认题海战术还是很有效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很多。但如果是长时间,除了大量做题之外,你还需要对你的错题有所了解了,因为你如果总是在一个地方不会,做再多你还是不会写,等于做无用功。我建议你可以在你总是错的题型上找几个典型的例题,不管怎样把它搞会,因为数学考来考去题型变化不会太大,就算高考创新,顶多一两题,基本题型一定要会写。建议你舍弃压轴题,压轴题都是给那些状元们做的,如果你连压轴都会做,就不用担心数学考不好了,你如果舍弃压轴题,就可以有多点时间写前面,我觉得像选择题那样的,有的直接就用些带入的方法就可以做出来,而且价值量高,你可以多花点时间在小题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546021158
2010-12-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其实就是记熟公式。然后题海战术,做多了自然知道解题思路,另外就是多点反思和总结。不懂得反思和总结,题海作用也不高。
我高考的时候对于数学是这样要求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要100%对,宁愿花多点时间,因为选择和填空相对来说是很简单的(结果我是全对)。而计算题前3题也要90%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到这里。应该有100多分了。剩下的题就要看你自己平时的总结了,因为剩下的我是不太会做了,也没什么时间做了。当时我考了107分。如果你要求是100多分的话。
不知道现在改革改成什么样了。我是08年高考的文科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aa371411869
2010-12-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万
展开全部

其实数学主要是靠灵活·,有些东西你不能死记硬背,公式虽然很多,但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比如很多人会混淆交集和并集两个符号,可以通过画图找到字与符号相识的地方···加深记忆,就简单多了。

老师说书本弄懂并不是叫你只看书,她的意思是书上有的例题变个思维,变个方法,你还是做得出,那才是真正懂了这道题,那确实可以考很多分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