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呢?
1、情报很多,矛盾重重。
其实,苏联斯大林在四月下旬就得到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了,但斯大林不相信那是真的。而且,苏联的情报口子来了很多情报,矛盾之处很多,这让斯大林做了判断,“德国进攻苏联”那不是真的。
一个领导人做了错误的判断,危机来临时,损失就大了去了。
当德国发动三路大军进攻苏联时,苏联没做什么准备工作,开始仓促应战。
一个慌慌张张,仓促应战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是奇迹。
这事,斯大林等人该承担责任。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苏联没有重视德国。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两个国家分头并进,瓜分了波兰。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法是盟友,而苏德也就此抱成了团。
在一般的判断下,如果德国向苏联开战,那就是完全孤立了,英法苏就会集体和德国对战了。不得不佩服小胡子的勇气,为了利益,为了永久的未来,兵行险着,撕碎“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开始了进攻苏联的脚步。
但是,在德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前,斯大林的判断是,德国不会撕毁协议,不会进攻苏联。“互不侵犯协议”的存在,麻痹了斯大林等人,这也是苏联判断德国不会开炮的原因。
但,协议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遇到希特勒这样的,只能说苏联人想得太简单了。
因为,苏联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这就导致了德国的迅速推进。
德国的优势太大,导致前期对苏势如破竹德国开展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相对而言,优势还是挺多的。
1、德国的装甲部队所向披靡。
德国的装甲部队很彪悍,能在西欧战场叱咤风云,德国靠的就是装甲部队的闪击战术。在早期苏德战争中,德国的坦克部队,继续发挥突出的作用,这让苏联人应付得很费劲。一句话,德国的装甲部队,优势明显,这对于苏德战争影响很大。
2、德国的单兵素质非常不错。
一战也好,二战也罢,论单兵素质,德国无疑是非常强的,这和德国国内的教育,以及德国的容克制度有关系,德国国内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传统,让德国兵源很优质,单兵素质非常强。这可以从二战的伤亡率看出来。尽管,后来的战争中,德国败了,盟军胜利了,但论起伤亡率,德国要比对手们更低。这是德国军队的优势。
3、补给线充分。
苏德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的补给非常充分,毕竟人家是有备而来。关键是,补给线也不算很长,这让德国人毫无后顾之忧。
对于战争,有一句话说的好,会看的看后勤,不会看的看战略,德国人在早期的后勤那是杠杠的,没有任何问题,这对德国迅速推进帮助很大。
基于德国军队的种种优势,早期能够快速推进,也是在情理之中。
1、明斯克战役
德国各集团军分三路攻向苏联,在明斯克,德国人正面突击,两翼合围,差点就让红军全军覆没,苏联将军巴甫洛夫一看情况不对,撤出明斯克,城市拱手让人。
这战役,德国是冯博克元帅,而对手是政客出身的巴甫洛夫,两人能力高下立判。
明斯克战役,苏联阵亡约30万人,俘虏了50万人,可谓惨败。而不久,斯大林直接下命令枪毙了巴甫洛夫等人。
2、斯摩棱斯克战役
这是继明斯克战役后的另一场大战役,是德国军队的继续东进。
在冯博克的统筹下,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努力下,德国历经两个月左右,拿下了斯摩棱斯克战役。苏联人阵亡了21万人,被俘虏了31万人。看得出来,德国人确实锐不可挡。
3、基辅战役。
这场战役非常有名,这是一场巨大的包围战,当德国人对基辅的红军即将形成包围态势时,当时的总参谋长朱可夫主张放弃基辅,而是保存有生实力,在莫斯科和德国对战。
但倔强的斯大林并没有听从这个主张,而是继续坚持对抗。
最后,德国歼灭苏联红军20万左右,俘虏66万人,仅有15000人逃出了包围圈,包括了赫鲁晓夫等人。
基辅战役,是德国策略的巨大成功,让苏联人震撼不已,这是德国在苏德战争中一场最辉煌的胜利。
所以,纵观苏德战争的早期战役,德国人的策略很成功,导致苏联人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