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些太子,为什么都要造反呢?
一朝的太子,在某些时候,其危险程度甚至大于上战场的将军。将军一般只要战胜敌人,就能胜利归来。而太子的兴败存亡,更多看皇帝的意愿。皇帝想让太子继续当下去,大家相安无事,皇帝想换人,太子或造反,或老老实实退位,让给自己的弟兄。
不分古今中外,只要有机会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座位,大多都会试一试,搏一搏。春秋的晋献公,也是一位雄主,可死后诸子争位,打断晋国的崛起之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更是被活活饿死,诸子正忙着抢那位子呢。
除了个别人,大多都是经历一番谋划、斗争之后,才拿下储君位子。始皇帝嬴政,他能当上太子,最后继承秦王,吕不韦出了大力,毕竟他的父亲子楚,也是靠吕不韦才登上秦王之位。
获取艰难,拿下后自不愿意轻易放弃,更怕别人抢走,只能死死握住,可以说,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都是皇权的威胁,外戚、士大夫、地方豪强,以及诸多皇子。
皇帝儿子们的威胁,远远大于其他人,皇子具有合法继承权,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要皇帝死了,皇子就能顺利继位。外人想夺权,大多只能通过武力,这不是一般的难。所以,皇帝最提防的人便是诸多皇子,尤其是太子。
有句话叫:皇家无亲情。但皇帝真的是狠毒之辈,为了权力不顾一切?我看不见得,人大多还是感情生物,会哭、会笑,有欢乐,也有痛苦。李世民的太子名叫承乾,简单理解就是继承乾坤,乾坤便是大唐天下。
太子的名字,代表李世民的殷切希望,这时候李世民对儿子的爱,谁敢说是假的?但随着太子一天天长大,李世民感到威胁,他自己就是兵变上位,也担心儿子们有样学样。怎么办?给太子树一个敌人。
太子为何会威胁到皇帝?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天然会吸引一部分,太子妃的家人,太子的老师,太子的近侍、侍卫等等,这些本来就亲近太子。还有某些不得志的官员、名士,也会投靠太子,想着成为潜邸旧臣,获取从龙之功。
哪怕太子什么都不做,身边也会形成一个以太子为首的利益集团,若再多做一些事呢?太子帮小舅子拿下一个官职,帮亲卫的亲戚打赢场官司,帮某人求情,太子也许是无心之举,但既然做了事,就落下“结党”的印象。
我们常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虽有点悲观,但对太子来说,却是至理名言。太子太过精明能干,皇帝就会多想:这小子是想早点上位?太子正值当年,皇帝却一天天变老,两相一比,皇帝心里只会更加难过、郁闷。
皇帝不高兴,太子就不会好过,当然更多的出于对“权力”的保护,生怕太子等不及,来个造反。李世民的做法就是培养魏王李泰。这做法,同当年李渊培养李世民,来抗衡太子李建成如出一辙。
扶持李泰前,太子的精力在皇位,有了李泰,他的目标只能是保住太子之位,皇帝李世民就轻松了好多。多方博弈,赢得总是那个场外拉架的人,下场的无论胜败,总是输家。
李泰步步紧逼,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承乾决定还是造反吧。李世民的目的在于压制太子势力,并非真的要逼反太子,但权力这种事,李世民只能管得住自己,还能管得了李承乾吗?
李承乾被废,李泰想,太子之位,总该轮到自己了吧?若李泰能清醒些,就会明白,他不过是另一个李承乾罢了。李泰同太子对抗期间,他的势力必然会增长,威望也随之提升,没了李承乾,李泰对皇位的威胁,直线提升。李泰的命运早已注定。
俩个哥哥相争,便宜了老幺李治。李治能从太子之位顺利“毕业”,占了年龄小的光——他比李世民小30岁。这一年龄差,足以让李世民从容布置。
一般活得久的皇帝,继位国君大多是幼子,年龄大的儿子,皇帝猜忌防范,活不到登基那一天。十六国后赵石虎立10岁的石世为太子,他说:“比其二十,吾已老矣。”对太子的防范,石虎可是一点不加掩饰。
汉武帝太子刘据,明着因江充等人的谗言,实际却是父子间彼此的不信任。汉武帝老想着太子会不会反,戾太子则想着汉武帝会不会加害自己。江充等人只是抓住父子间的裂痕罢了。
听到江充的谗言,汉武帝的第一想法就是——这孽子果然盼着我死呢。戾太子则是:父皇终于要对我动手了。俩人矛盾由来已久,自不会想着是江充的陷害。
曹操征战一生,也防着继承人带来的威胁,曹操直到217年才立曹丕为世子,这时候曹操已经62岁,距离去世的220年只剩三年。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也是曹操的有意纵容,正如李世民捧出李泰。
刘备和刘禅年龄差46岁,自没有威胁,反而因刘禅年幼,不得不将后世托付于诸葛亮。若诸葛亮是司马懿一般的人物,早没蜀汉什么事了。
有人曾说,孙登(孙权长子)不死,东吴就是另一番景象。我看不见得,孙登不死,恐怕会造成东吴更大的分裂。孙登年长,在乱世之初更容易获得权力,远不是其他弟弟们可以抗衡的。孙权若想动孙登,恐怕得再三思量(除非孙权不用孙登)。
孙和、孙霸之争,也是孙权有意为之,目的有二,一是限制继承人权力,一是打击国内世家势力。孙权此举,可谓狠辣。孙权的一番操作,他倒是安全了,可后代遭了殃。孙亮登基才10岁,孙权所托非人,造成东吴时局不稳,若非司马懿正稳固自身势力,想着篡曹,东吴恐怕就危险了。
皇帝提防太子,太子战战兢兢,早早建立的太子,若皇帝活得烧久,往往没什么好下场,赵武灵王废太子,汉武帝废太子,李渊废太子(平衡手段玩脱了),李世民废太子,李治废太子,李隆基废太子,朱元璋和朱棣也考虑过换太子,这是封建时代的通病,没法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