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能造出20万吨的航母吗?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中的核心舰艇,美国海军尼米兹级在建造的过程中,吨位增加到了10万吨,正式成为了超级航母,不过,虽然现在常常会有20万吨航母甚至是100万吨航母的说法,但是,目前美国海军的航母规模世界最大,且航母吨位也是最大的,也就是最新的福特级航母,排水量已经到了11万吨左右,远不足20万吨,为何不造更大的航母呢?
但是现实是比较残酷的,因为以现有的条件来看,想要制作一艘20万吨级的航母,虽然完全有可能实现,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还是美国的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不过11.2万吨。和人们预计的20万吨相差了将近8万吨左右,但竟然现在人们的知道技术以及经济实力都能够达到20万吨的标准,为什么一直以来就没有制造这么大的航母呢?
不过令英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被日本反超。当时日本航母的建造计划要比英国晚一些,但由于日本的“凤翔号”要更早完工,因此英国的“赫尔墨斯号”也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后来随着各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航母拥有国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而在这些航母拥有国中,美国的航母建造水平以及速度无疑要领先于其他国家,但令人们感到惊奇的是,近年来有一个国家仅用了9个月,就成功造出一艘航母,比美国的速度还要快一些。对此俄罗斯方面提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究竟是什么人给了该国技术支持呢?
其实在整个船舶行业中,航空母舰的吨位并不算大,目前20-30万吨的游轮很常见,还曾经建造过满载排水量高达82万吨的科诺克·纳维斯号(海上巨人号)超级油轮,其全长达485.45米,宽度达到了58.9米,吃水深度达到24.5米,载重高达56.5万吨,是一艘妥妥的巨轮,仅载重能力已经相当于数艘航母了。
在这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制造价格上。我的制造本身就比较昂贵,不论是航母的零件设计还是它的一些重要零件来说都是非常花钱的。而越是大吨级的航母,制造它的价格是成倍数上涨,而并不是加减这么简单。现在光是制造一艘万吨级的航母就需要花费非常多的钱,如果想要制造20万吨级的航母,那么在制造金额也将会突破天际。
据悉土耳其在短时间内建成的这艘航母名字叫做“阿纳多卢号”,它是一艘轻型航母,整体排水量只有3万吨左右。或许从吨位上来看它与美国的航母相去甚远,但这艘航母的航速却能够达到29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国家在了解了“阿纳多卢号”的相关数据之后也表示,这与其说是一艘航母,倒不如说是一艘战舰。而土耳其方面也曾明确表示过自己研制这款航母的初衷是为了练兵。
理论上来讲要造出20万吨航母并不是不可能,航母从出现开始经历了早期的商船、运输船改装,到轻型、中型再到大型航母,百年航母发展史截止当前最大号的就是11万吨级美国“福特”号航母。
大家都知道武器装备的研制更应该考虑效费比,吨位越大的航母能带来越多的舰载机数量、海上自持力也越久。但是相对应的动力装置要求也越高、配套航母战斗群舰艇数量更庞大、造价也更高,同时带来的后勤保障难度也直接提升。看起来有利有弊,最终结果主要看各国定位,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大的巨无霸。
首先造价太高吃不消,当前11万吨级的“福特”号航母造价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再加上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以及配套航母作战群和舰载机,完全可以用天文数字形容。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维持11艘航母战斗群已经是相当吃力,更不用讨论其他国家是否有这种实力。
其次是否真的有建造20万吨级航母的必要性?海洋是各大国战略争霸对象,需要强有力的军事手段维护是必需的。但是就目前各国军力水平来看,一支10万吨级的美国航母携带近百架舰载机再加上配套舰艇,对付一个中等国家完全不存在问题。而且日常巡逻、威慑、施压以及轮换的需要,都注定航母成为使用率很高的舰艇。
因此大国保持多艘中大型航母才是真正高效费比的需要,而不是一切为了更大更好看,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二战末期德国鼠式坦克。战斗全重达188吨装备一门128mm主炮和一门75mm同轴副炮,虽然从数据看完全是无敌的存在,但超重的身材造成越野能力极差,基本没有实战的可能性。
现如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船只,是新加坡的巨轮,排水量80多万吨。以现有的条件来看,想要制作一艘20万吨级的航母,完全有可能实现。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还是美国的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不过11.2万吨。和新加坡的巨轮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现在的舰艇不再是追求以前的巨船巨炮了,而是更加追求高机动性能和高科技含量。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建造20万吨级的航母。20万吨级的航母并不比10万吨级的航母优越多少。但是建造成本可不是1+1=2那样来计算,而是成倍数上涨。保养费用建造材料光这些就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够出得起的。一艘尼米兹级航母造价已经是100亿美元了,更不要提造一艘20万吨级的航母所要的造价了,估计200亿美元是造不出来一个20万吨级的航母的。
最关键的是航母的船体硬度、柔韧度。军用舰艇需要至少达到30节的航速,而且还要能够适应急速转弯时所承受的应力。20万吨级的航母体积和长度都有所增加在海上来一个急转弯,怎么想想怎么笨拙来着,如果不能做到高机动那么大型航母无异于敌方导弹的活靶子。而且航母的船体做大,那么它出故障的几率也就更大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需求。现在10万吨级的航母,除了美国需求比较大,其他国家都对10万吨级航母没有那么高的需求,就算有也养不起。所以更不要说制造一个20万吨级的航母了。现在美国搞的大型航母排水量10万吨,看着挺大。但在整个舰船领域,它并不大,民船、货船、商船、邮轮、油轮,几十万吨很普遍,目前最大的船80万吨。
一方面,航母加大,增加了钢材的成本。一方面,直接砍掉四部弹射器,又减少了一大块成本。增加的是简单廉价的钢材部分,减少的是复杂高端的设备部分。钢材虽然量大,但弹射器高精尖,总价也不便宜。两下相抵,航母的成本不会增加很多。
滑跃起飞只是甲板做了个仰角,没有活动部件,这部分的成本约等于零,没必要省。以山东舰为例,它是能实现歼15满载起飞的。有些人觉得歼15不能满载起飞,还是咱们之前讲的,拿印度人的思维考虑中国的事。造了一款航母不能满载起飞?只有印度人能干出这事,在中国不可能。山东舰6.5万吨,长度其实是够的。
但没有弹射器,起飞跑道浪费的空间大,这会导致载机数量少。想达到同样的舰载机数量,还得再加大:15万吨足够。而15万吨的航母,设计合理的话,完全有可能取消拦阻索。降落甲板足够长,末端也来个仰角,不就停下来了嘛。拦阻索又是高科技、高成本、高风险设备。美军曾经发生拦阻索崩断的事故,9名水兵的腿被齐刷刷的削掉。
这么大的航母也只能采用核动力。都采用核动力,速度、机动性能还是差不多。单纯的比较性能,价格,肯定是15万吨滑跃起飞的航母更好。但它有个弊端,咱们得先理解美国为啥要把航母的体重控制在10万吨,他为啥不造更大的。
因为再大,有些地方过不去。美国的航母要全球部署,要随时准备干涉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的事物。这就要求他必须走最近的路,快速部署,快速到达,不能绕远。而有些必经之地,运河、海峡,能通过的最大船,就是10万吨。再大了,就得绕远。商船几十万吨,它不打仗,不着急,可以按计划走大路。航母不行,美国的航母不行。
现在的舰载机大多是弹射起飞、拦阻降落,起降的时候,机身冲击力非常大。这就要求把舰载机造的非常结实粗壮。但这样一来也就增加了死重,作战半径缩短,载弹量减少,机动性变弱。取消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战斗机可以设计的更轻变,飞得更远,装弹更多,也更灵活。着急了,空军的战斗机也可以直接上。
现如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船只,是新加坡的巨轮,排水量80多万吨。以现有的条件来看,想要制作一艘20万吨级的航母,完全有可能实现。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还是美国的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不过11.2万吨,为什么不造20万吨的航母呢?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船舶,“诺克·耐维斯”号油轮,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0万吨,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PreludeFLNG船,排水量高达60万吨。随便从各个国家的油轮中找一找,都能找到排水量二三十万吨的。都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大得多。凭借中国目前发达的造船业,打造一艘20万吨的航母,可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专家却对此提出了否定意见。10万吨级的航母已经是目前航母发展的极限,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航母都不可能超过这个范围,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吃水深度和航速。
航母在海中的吃水深度只能维持在10米的样子,多一点都不行。因为吃水深度一旦超过限制,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航道和运河航母都将无法通过。对于美国这样在全球部署军力的国家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世界上80%以上的军港和一般民用港口,航道和泊位水深不超过15米。而11万吨级的尼米兹航母的吃水已经接近12米,能接纳航母的军港和泊位,已经不多。维多利亚港号称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但辽宁舰或美国航母访问香港,并不能直接开进维多利亚港,水深和泊位宽度都很难接纳航母,只能停靠在青马大桥附近,人员通过摆渡船上岸。
除了港口和近港航道,世界上很多天然海峡的航道,例如马六甲海峡,水深也是很浅的,马六甲部分主航道的水深只有不到20米,而且每年都要花费巨资,人工深挖航道防止过往船只搁浅,费用巨大。
航母目前的行驶速度要求是30节,因为这是大多数军舰的航速范围,航母要想实现战斗力,需要一整只航母编队协调配合,如果让其他军舰等着慢悠悠的航母,黄花菜都凉透了。所以美国航母目前只做到了10万吨多,这还是在强大的核动力推动下实现的航母极限。
不论军船还是民船,不论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发动机也不能造得无限大,船上除了发动机,还要有货仓和其他有用的空间,因此船舶的功率不能无限提高。要想造出20万吨以上,最高航速35节以上的船舶,至少20年内是做不到的。未来即使造出来,也没有哪个国家用得起。
钢铁的强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船做得无限长。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超过500米长的巨轮,因为船长超过500米,就已经接近钢结构自身的应力极限,这么长的舰艇,一旦遇到三角浪折断龙骨,或船体变形太大而迅速丧失使用价值。
以目前人类的技术可以造出20万吨的航母,但是从实际效用讲,建造20万吨的航母导致航母的作战效能显著下降,影响其战斗力,所以建造20万吨的航母也就没有必要了。
一般来说,一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与它的吨位成正比,吨位体积越大甲板机库也就越大,同时可以携带的舰载机就越多,而且更“抗揍”!航空母舰的诞生已有近百年,但吨位最大的就只是11万吨的“福特号”航母,当然这并不说明人类建造不出来20万吨的航母!
中间福特级航母
目前,人类建造的20万吨以上的船舶多不胜数,而其中最大的一艘是1976年日本建造的“海上巨人号”超大型原油运输船,长度达到了458米,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2万吨,吨位相当于“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8倍!
这艘40年吨位就达到82万吨的超大油轮,足以说明人类是完全有能力建造吨位在20万吨甚至以上吨位的航空母舰的,但是建造20万吨航母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建造难度,包括所能达到的战斗力却不一定符合现代海军的需求!
30万吨的双体航母设想
首先是建造难度,虽然目前人类的技术可以建造20万吨级的航母航母,随着长度和吨位的增加,其结构重量和纵向受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对结构强度要求也会更高,整体建造难度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建造成本;目前一艘11万吨的“福特级”航母的造价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那20万吨的航母造价可能就要翻倍了!
然后是动力问题,大型民用船舶的航速要求并不大,最大速度一般都在15节左右,但航母就不一样了,因为作战的需求最大航速一般需要30节甚至以上;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母的动力总功率有26万马力,而平常50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功率却通常不足10万马力,所以再建造20万吨的航母的话,动力系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超大型浮岛式航母
另外,两艘10万吨的航母战斗力加一起远大于一艘20万吨的,目前一艘“福特级”航母甲板的长度为330多米,即便将吨位增加到20万吨其长度也不会超过360米,甲板面积不会翻倍,而且最多也只能增加一条弹射器,整体性能提升只有10%左右,所以战力远低于2艘10万吨的航母!
最右侧是200万吨的冰航母
其实,美国早就作出过评测,虽然航母的吨位越大越不容易被击沉,但9-11万吨的航母“性价比”最高!
综合来说,1艘20万吨的航母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大幅度增加,但建造出来的战斗力却不如2艘10万吨的,哪个国家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